從上證指數寫下2年半新高 看出台灣投資人賭性有多堅強

投資理財

今年7月才剛經過兩周,短短8個交易日陸股隨即展開強彈,上證指數累計近一個月就上漲了近15%(截至10日收盤為止),尤其上證指數不但已經超越了年初疫情爆發的低點,7月9日盤中更寫下近2年半新高,堪稱是疫情以來漲幅最大的市場。

證監會出手嚴查場外配資

尤其7月初以來,A股的融資餘額卻罕見大幅增加,約從1兆1千億增長至1兆3千億,短短幾天內就融資餘額快速增加了2千億人民幣。

但就在近日巨額資金搶進之後,中國證監會祭出嚴查場外配資,就猶如非法的地下錢莊,不禁讓人想起2015年陸股到達牛市高點之際,當時證監會也同樣祭出嚴查場外配資,造成行情從此一蹶不振。

一名長期操作陸股ETF的國內基金經理人則觀察,2015年當年A股的融資餘額已經是增加到2兆多人民幣的瘋狂程度,使得證監會嚴查場外配資,但這一次官方在A股融資餘額增加2千億人民幣就出手,速度遠比2015年當時還來的更快。

同時,中國官媒《中國證券報》要求投資人理性投資,國家支持的基金則削減持股,才讓陸股稍微降溫,上證指數10日收盤下跌1.95%來到3383.32點,成交量依舊有7032億人民幣,連續6個交易日成交量皆站上5000億人民幣。

上證指數創2年半新高,這時候可以追嗎?

只是近期中國北京才剛剛歷經二波疫情來襲,又遭遇三峽大壩洪水災情、強推《港版國安法》事件,在眾多利空因素下,但上證指數卻仍舊寫下2年半新高,漲勢相對強勁。

啟發投顧副總李永年分析,除了中國政府採取相關措施激勵股市之外,《港版國安法》上路對於中國股民的感受是「回歸祖國」,確實頗有「慶祝行情」。除此之外,陸股在7月份之前,比起其他股市的位階仍相對低,具有補漲空間。

一名陸股ETF基金經理人則觀察,自從2018年中國與美國兩大強國交手多回合之後,加上疫情、美國制裁華為事件等,中國的決策層早已體認到用便宜價格來占有出口市場將會越來越艱難,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眼下正傾全力地推動5G。很明顯地,中國是打算以內需來取代出口。

「我們認為短期是看多,但是長期來說,東西賣不出去也是事實。」他認為,上證指數近期的大區間約落在2400~3600點,但包括近期的疫情爆發、封城、三峽大壩等利空事件也僅讓上證指數稍稍打破2700點大關,如今隨著中國疫情好轉、經濟活動逐漸恢復,「我們預估短期的區間應該會落在3100~3400點,換句話說,現在上證指數仍處於相對高點,應該還會修正,因此不建議投資人追高。」

台灣投資人賭性堅強,偏愛高槓桿ETF

這一波陸股漲勢也連動到,在台股交易、連動陸股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也同樣是市場買盤的追逐焦點。

觀察盤面上ETF成交量前十大排名當中,就有2檔是連動陸股的ETF,分別是元大滬深300正2、富邦上証正2,其中元大滬深300正2已經連續7個交易日單日成交量皆達10萬張以上,10日成交量則微幅下滑至近9萬張,不過仍居單日成交量最大的第3名;至於富邦上証正2的單日成交量也有1.5萬張左右,同樣擠入前十大單日成交量排行中。

有趣的是,這2檔陸股ETF同樣都是具有2倍槓桿效果的投資商品,隨著這一波陸股瘋漲,更能展現出台灣人的「賭性」實力。

「會買2倍槓桿的人,基本上是賭性堅強的這群人,只要這個市場波動性夠大的話,他們就會進去操作。」市場人士分析,2倍槓桿商品屬於短期操作策略,只能短進短出,不適合長期持有,更不適合投資素人購買。

李永年則認為,一般散戶布局陸股ETF通常有個不正確的觀念,比方說,大部分投資人買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經常會先看該檔的基本面,但其實不對,應該是先看陸股的基本面、再看技術面等,以「陸股來做陸股ETF」,但現在陸股要崩盤不容易、要大漲不容易,反而不建議投資人追高,畢竟中國股市在11月美國大選之前仍面臨美中關係冷戰的干擾因素,勢必還會對外資流入中國市場寫下一大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