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潰爛2年好不了...三總靠「間質幹細胞」治療糖尿病患!安全性、費用一次解析

醫療科技

「我的腳部常流血,都是乾了凝固才知道......但細胞治療只用幾個月,到現在快2年多都沒再復發。」糖尿病患的退休軍人王先生,腳底傷口3年都沒治好,因為常滲水、腳嚴重水腫,求診於三總外科部部主任戴念梓,經過清創仍因傷口太深沒有好轉,王先生希望接受自體脂肪間質幹細胞移植治療,加速傷口癒合。

54歲的病友李先生深受糖尿病困擾20年,左腳趾頭已截肢,因腳部的傷口2年都好不了,出門一定要綁腳,且不耐久站、無法提重物,甚至失去賴以維生的廚師工作。後來接受自體細胞臨床試驗治療,到現在1年多都沒再復發。

三軍總醫院細胞治療中心於2018年12月14 日舉行揭牌啟用典禮,成為全台首家整合及執行最新細胞治療的醫學中心,在衛福部於2018年9月6日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後,三總也積極呼應《特管辦法》國家政策,與訊聯生技合作的自體脂肪「間質幹細胞」,移植慢性及滿6週未癒合困難傷口細胞治療計畫,成為我國第一項、也是目前唯一獲衛福部核可、列入常規可收案執行的自體細胞治療傷口申請案。

究竟「間質幹細胞」能應用在哪些治療上?安全性如何?費用又是如何?

間質幹細胞能治療糖尿病傷口、肺損傷

三總院長蔡建松指出,間質幹細胞(MSC)今年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很重要的關鍵是在COVID-19爆發,間質幹細胞療法在COVID-19研究中顯示出潛力。

三總醫療副院長、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鄭書孟表示,間質幹細胞具有分化、抗發炎的特性,能修復損傷或病變組織、器官,為患者爭取時間與病毒對抗,全球已有40多件運用細胞治療的研究案如火如荼進行中。

鄭書孟解釋,「因為幹細胞有無限可能,現在很多是從臍帶血來的,幹細胞還有分化各種組織細胞的能力,因為他們都有特殊的標誌,利用特殊的培養方式,去發展特定的細胞產生,不管是心肌細胞、皮膚上細胞,或是肺部的細胞,至於現在心臟部分發展的就是心衰竭和心肌細胞的部分。」間質幹細胞不只用在肺損傷、肺纖維化、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修復治療,還能治療困難傷口。

戴念梓也指出,治療慢性傷口以往取皮、補皮,病患要受很多罪,「自體細胞治療可多次使用、減少手術次數並減少麻醉的深度、免排斥、過敏少,符合人性的先端醫療趨勢。」他提到,尤其脂肪間質幹細胞可分化成為皮膚細胞的一部分,「能活化傷口附近殘餘的組織細胞,促進細胞再生及血管增生,加速傷口癒合、調節免疫能力,也期待在未來,如果不幸再發生有大量大面積皮膚創傷的病人,可以立即應用最先進的細胞治療技術。」

糖尿病患的退休軍人王先生,腳底傷口3年都沒治好,後接受三總自體脂肪間質幹細胞移植治療,加速困難傷口癒合。(攝影/陳稚華)
鄭書孟表示,間質幹細胞具有分化、抗發炎的特性,能修復損傷或病變組織、器官,為患者爭取時間與病毒對抗。(攝影/陳稚華)

細胞治療安全嗎?

戴念梓進一步指出間質幹細胞治療過程會思考的問題,「我們給患者細胞就會思考,是不是每次給、多次給?但如果今天細胞是注射到體內去,有可能留存在體內的時間比較長,就不需要一直注射,這是我們的考量。」

至於治療多久時間?

戴念梓表示因人而異,「有人可能要分3階段、有人6次治療、也有12次治療,因為細胞治療以療效來說,還是要因人而異,所以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況,要看這個細胞治療有沒有看到進步,如果今天使用一次覺得有進步,但還沒有完全好,但你覺得自己可以持續進步,那就不用再治療了;如果有進步但覺得還不夠,那可能就要再加強。」

關於安全性,戴念梓指出,因為目前用的是自體細胞,「自體細胞多用幾次理論上沒有危險性的問題,如果今天是異體、別人的細胞,1次、2次、3次用太多,有人就會認為有感染的疑慮、基因變化造成變異,或是產生癌症等。」他提到,自體細胞原則上是安全的,「但是必須考慮到當中培養放大使用的東西,所以現在國家管制非常嚴格,所有操作的人要符合資格,使用的所有東西都必須要認證是有安全來源的,不會造成汙染。」

不過以糖尿病治療來說,也有人好奇目前糖尿病的藥物,包括像糖尿病的傷口藥膏,是否就能達到治療的效果?

戴念梓表示,一些糖尿病的藥膏原則上還是目前新藥開發大家所重視的,「因為糖尿病病人數量是很高的,而且可能做手術不是百分之百最佳的選擇,到最後可能還是會截肢,但這跟手術不是真正關係,重點還是病人本身傷口的嚴重程度,還有很多身體的狀況,所以如果有糖尿病這些藥膏、藥物,當然一般民眾一開始就會想要使用。」

但他提到,很多藥物開發考慮的是提供一些生長因子或促進傷口抗發炎等功能,「有沒有效果還是針對臨床試驗的結果,沒有一款藥能說百分之百治好。」

訊聯與三總產學合作臨床細胞試驗多年,建置的間質幹細胞庫可供應全球130萬人次。(攝影/陳稚華)

間質幹細胞治療費用?醫:取決細胞數量

關於間質幹細胞治療費用為何?

戴念梓表示,一次療程裡面可能會有1次或2次的細胞,「剛開始費用比較高一點,因為成本比較高要20萬,如果第2階段可能就是15萬,接下來第3階段可能10萬。」他提到,治療不同疾病理論上要看使用細胞的數量決定。

台灣近期《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規劃再延長10年,預計將帶動生醫產業力拚上兆產值,範圍原已包含細胞治療、再生醫療,新修版更預計加入新冠疫情後的國家策略生技產品。蔡建松提到,三總的細胞治療將在病毒威脅的時代扮演關鍵治療的角色。

「在我們查得到的資訊中,三總這次是亞洲第一將困難傷口癒合納入常規治療的細胞治療案,相當具有代表性!不僅長照族群、意外傷患、重大手術人口,逐年攀升的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族群也受惠。」訊聯董事長蔡政憲博士表示。

訊聯與三總產學合作臨床細胞試驗多年,建置的間質幹細胞庫可供應全球130萬人次,足以長期提供三總發展細胞治療及臨床研究,以及國際防疫所需,在這波疫情也輸出日本、泰國、巴拿馬協助醫療外交,並期待與三總合作的細胞治療應用,能嘉惠更多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