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好股市才會漲?花了30年台股終於打破12682魔咒

資本市場

這是台股近33年來的月線圖,花了30年的時間,今天終於又「爬」回到1990年台股歷史高點12682這個位置了。

這個數字就像是魔咒一般,從2000年以來,每次只要台股接近萬點,市場上就會開始有人喊:「台股要挑戰12682了」!只是每次市場喊得越大聲,最後總是落空,喊了這麼多年都快要變成「狼來了」,不過就在快要沒有人相信台股能打破這個魔咒時,這一個星期以來卻出現戲劇性變化,今天挑戰魔咒成真,但為什麼用「爬」這個字?因為這條打破魔咒的路走了30年,而且過程走得很崎嶇。

打破兩岸關係好台灣經濟才會好的迷思

30年真的是一段漫長歲月,台灣經歷了三次政黨輪替,拉長時間軸來看,會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台股加權指數與兩岸關係的走向,隱約中似乎有哪麼一種「連動關係」,而這個連動關係與外界一直認為「兩岸關係好,台灣經濟才會好」的「方向」相反。

過去台灣民眾有個迷思,大多數人普遍認為:「台灣如果自外於中國,台灣經濟必黯然無光,外資必棄台而去!」但從歷年台股走勢來看,事實恰恰相反。

資本市場本來就是資金堆砌起來的,投機漲勢過後能不能持久,支撐的就是基本面,如果一個市場資金長期處於失血狀態,股市要好也是很難,攤開台股30年K線走勢來看,反而是兩岸關係緊張,台灣的股市表現就會好。至於兩岸關係緊張為什麼台灣經濟、股市會好?套一句前第一銀行老董事長、也就是前國策顧問黃天麟先生說過的話:「因為資金去中國比較少,錢不流出去,台灣經濟自然好!」

台股在2千年以後反覆打底數次,2016年之後一路走多頭到現在。(圖片來源/網路)

錢進中國,不只人才流失也養大紅色供應鏈

從時間比較久以前的李登輝總統時代來說,1992第一次辜汪會談,當時兩岸關係空前的好,那時台灣經濟則是最不好的時候,股市跌到3、4千點,1996年,李前總統訪美爆發台海危機,李前總統在當年9月宣布了戒急用忍政策,兩岸關係進入緊張狀態,到了1999年7月李前總統提出「兩國論」,兩岸關係也再度緊張,但那時候台灣股市卻兩次飆到1萬多點,而那一段時間,是台灣電子業(電腦時代)第一次的輝煌時代。

一直到2千年中國、台灣加入WTO,台灣雖然是民進黨的陳水扁執政,但朝小野大,加上美國老大哥當時的政策就是要「前進中國」,台灣不管是傳產、或是鴻海、廣達、仁寶、明基、華碩等科技產業都加速投資中國,科技大廠出走就是下游一大串的供應鏈跟著一起走,當年深圳、昆山、蘇州、吳江等台灣科技業者在珠三角、長江三角洲的造鎮計畫是一個接著一個蓋,廠是擴得一個比一個還要大。

這樣的資金大量出走到中國投資,台商出口創匯製造了中國經濟榮景,台灣不只資金流出、人才也失血甚至連關鍵技術都落到中企手中,而這一切到馬政府時代ECFA又進入另一波高潮,一直到兩岸要簽服貿協議達到高峰,十幾年的時間,台商在中國的佈局也養大了中國自己的「紅色供應鏈」,到2014年終於爆發太陽花學運,而這個資金持續往中國跑的趨勢,一直到2016年蔡政府上台才開始出線轉變。

「台灣之光」台積電帶領台股爬回12682

2016年,蔡英文上台,美國也換上川普當總統,這中間最大關鍵在於川普上台之後,美中關係的轉向,以及中國在習近平上台後政治上「寧左勿右」、經濟上「國進民退」的轉變,接著美中貿易戰開打,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到今年的武漢肺炎疫情爆發、香港國安法,國際局勢迅速的變化讓兩岸關係空前的「冷」,卻讓過去「只出不進」的台灣資金開始回頭投資台灣。

當資金不再往外跑甚至還回流台灣,台股終於在2020年的今天由台積電帶動,重新「爬」回到12682。

現在回頭看,真的要感謝當年李前總統「戒急用忍」政策限制了半導體產業到中國投資,之後當時還是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面對科技界排山倒海的壓力,最後以「該廠商12吋晶圓廠在台量產為前提,搭配三座晶圓廠為上限」有條件開放8吋晶圓赴中國投資。

後來中國的2025計畫,決定砸重金大舉發展半導體業,不只大手筆蓋晶圓廠也大舉挖台灣半導體的人才,如果當時對半導體赴中國投資完全不設防,那半導體關鍵的製程、重要的技術可能早就被中國給偷光、抄光了,當然也不會有今天即將挑戰全球前十大市值的「台灣之光」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