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鋼索上的梅克爾》親中、反中?北京如何滲透內部分歧的德國

國際

英國皇家三軍研究所(RUSI)資深研究員坎普訥(John Kampfner)日前發表《俄國、中國在德國》報告,他指出「德國正位於一場新冷戰的前線」,中俄儘管策略不同,但都想在德國擴大政經和意識形態影響力。

莫斯科最終目標是「侵蝕西方人對自由民主的信念」,而北京則是在這個過程中,壯大自身政經實力,確保本國長期安全。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對俄立場強硬,對中則多番考量雙方貿易關係利弊,坎普訥明言2021年她卸任總理時,將是攸關德國未來的轉捩點。

根據坎普訥,德國將面臨足以決定他自己、歐洲和西方未來命運的3大重要事件,即11月美國總統大選、年底基民盟(CDU)新黨魁選舉(通常黨魁即為總理候選人),以及明年德國國會大選。

 梅克爾任總理15年訪中12次 

報告指出中俄相當了解德國制度的弱點,尤其是政治結構,他們攏絡菁英,將這些人為自己發聲以影響特定決策,同時提高他們在德國政商界及社會的形象。

俄國在這方面佔有感情與歷史淵源優勢,他支持近年快速成長的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和極左派「左派黨」(Die Linke)、拉攏資深政客,例如德國前總理施洛德(Gerhard Schröder)。

2014年他為俄國占領克里米亞(Crimea)辯護,之後於俄德北溪(Nord Stream)管線協會和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擔任要職,被稱為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在國際的首席遊說者」。此外,前布蘭登堡邦長普萊澤克(Matthias Platzeck)、前外交部長嘉布瑞爾(Sigmar Gabriel)等人也都是俄國盟友。

另一方面,德國眼中的中國逐漸從「市場」轉為「競爭者」。

坎普訥表示德國政府對中態度分歧,梅克爾和經濟部希望「經濟優先」,外交部與內政部則比較強硬。例如2019年9月梅克爾訪中時並未公開談及香港和新疆,數日後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與前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在柏林會面。

「梅克爾表現出對獨裁政權抱持警戒的模樣,她顯然也看見中國如何侵犯人權,……然而她仍致力在『表達關切』和『商業利益』之間取得平衡」坎普訥說。

中共鎖定收購德國敏感工業

德國經濟為出口導向,得利於中國開放市場,至今大部分人仍相信「愈與中國貿易,中國就會變得愈開放、民主」。

北京為了達到「2025中國製造」,過去5年鎖定收購德國中小企業,光2016年的收購案就價值110億歐元,該年中國冷氣製造商「美的」(Midea Group)併購德國機器人大廠「庫卡」(Kuka),引發爭議。

德國工業聯盟(BDI)指中企在國家補貼下,能以高於市價的價格收購德企,這已構成「市場扭曲」。

後來德國立法限制收購敏感工業,例如非歐盟國家入股超過10%時政府有權審核,並以此擋下中企收購半導體設備廠商愛思強(Aixtron)和電網公司50Hertz。

德國內部分歧也反映在是否採納華為5G技術,2019年10月梅克爾逕自宣布不會排除任何企業參與5G建設競標,引起國會強烈反彈,一名資深議員指她「害怕經濟報復」、受到車廠施壓。

德國電信公司(Deutsche Telekom)已使用華為技術多年,德國網絡零件有75%是產自中國。(圖片來源/wallpaperflare)

有鑑於德國經濟嚴重依賴對中出口,兩國貿易若縮水,確實會重創德企。

例如福斯汽車(Volkswagen)全球收益超過一半來自中國,2019年4月福斯前執行長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對新疆大規模逮捕一無所知;賓士(Mercedes-Benz)母公司戴姆勒集團(Daimler AG)為Instagram廣告引用達賴喇嘛道歉。

福斯、賓士、西門子都怕中國不開心

一名德國執行長抱怨,中國「社會信用制度」讓當地和外籍員工愈來愈不願在企業內部報告提出可能涉及批評中國的評論,因此總部從中國子公司收到的報告也愈加不可信。

但不要說是員工,德企自己也會「龜縮」。

梅克爾2019年訪中時德企準備了一張清單,希望她轉達他們對開放投資市場、強迫技術轉移等事的疑慮,然而當她向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時,德企卻沒有站在她這邊。

「批評中國政府沒有幫助」西門子執行長凱颯(Joe Kaeser)甚至表示,如果德國人的工作取決於德國如何處理一些爭議議題,那他們最好實際點,不要引起爭執。

德國西北部的杜伊斯堡(Duisburg)是萊茵河、魯爾河匯流處,地理位置絕佳,然而採礦與鋼鐵業沒落後,其失業率是全國平均兩倍,它渴望並歡迎中資進入。

在歐亞火車連結下,杜伊斯堡成為一帶一路的歐洲門戶,2014年習近平曾特地拜訪此地,杜伊斯堡市長則說這裡「就是德國的中國城」。現在杜伊斯堡被打造成智慧城市,其數位基建使用的當然是華為設備。

官媒可信度不佳,北京改向德媒買「業配文」

在媒體滲透方面,俄國大喇喇地製作有關移民的假新聞,利用bot機器人散播不實資訊,有時還會跟美國極右派合流。

相形之下中國的作法更低調細緻,例如2018年《新華社》和德國最大通訊社《德新社》(DPA)合作「新華絲路」時事通訊報導一帶一路;而從《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到《商務日報》(Handelsblatt)皆曾刊登中共的「業配文」。

北京非常清楚,與其由中國官媒發布,不如花錢買業配文刊在權威國際媒體上,或者直接與它們合作,以提升可信度。

此外,2017年12月德國聯邦憲法保護局(BfV)發現,中國情治單位利用社群媒體蒐集德國官員和政治人物個資,也偽裝成獵人頭、顧問、學者或智庫等身分接觸超過1萬名德國民眾。

至於德國受到的駭客攻擊,多是來自俄國,今年5月當局才通緝一名叫巴丁(Dmitriy Badin)的男子,據稱他是俄國軍事情報局(GRU)軍官,涉嫌在2015年入侵德國政府及政黨的網路竊取資料,包括梅克爾國會辦公室。

坎普訥指俄國雖是主力,但近年來自中國的網路攻擊也不斷增加,且尤其針對企業。

坎普訥表示,中俄看來並未合作滲透德國,但確實從彼此的行動中得利,而美德、法德分歧與英國脫歐,都讓中俄有機可趁。(圖片來源/Kremlin)

漢堡大學、波昂大學擬關閉孔子學院

中國在德國涉及的組織犯罪多是竊盜商業機密,不像甚至會從事政治暗殺的俄國,例如2019年8月車臣分離主義者甘戈什維利(Zelimkhan Khangoshvili)在柏林遭謀殺,咸信是克里姆林宮所為。

比起明目張膽的暴力,中國更擅長用軟實力滲透德國,這裡有近20家孔子學院,2017年德國車廠奧迪(Audi)甚至贊助一家孔子學院成立。

然而,孔子學院的風險漸為人知後,德國自民黨議員勃蘭登堡(Jens Brandenburg)呼籲各校關閉學院或停止合作,一些大學已計畫響應,包括漢堡大學和波昂大學。

2019年美國《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揭露,德國有230個團體與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有關,負責監控反中人士、消弭對北京的批評;中國也透過鉅資贊助德國大學、研究計畫和獎學金,以控制學術自由。

中俄滲透行動如此微妙,連德國情治單位也很難證明其影響力及可能後果。

「我們正處於『自我懷疑』的論述競爭」一名情治官員告訴坎普訥,他們有時得費好大一番功夫,才能讓政治人物和公務員認真看待他們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