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李總統的近身觀察》特殊人生際遇成就大格局 超前部署治國如烹小鮮(四)

政治人物

(作者張榮豐為前國安會副秘書長,李登輝總統長期幕僚)

我從小唱國歌對艱澀難懂的「夙夜匪懈」一詞,總是一知半解。直到近身觀察李總統,終於明白是指國政24小時,不可有一刻鬆懈。

但他總是舉重若輕,治國如烹小鮮。主要是他處理國務目標明確,審慎佈局後果決行動。他對幕僚每季提供的「台灣/中國/美國未來事件表」、「未來情勢研判報告」等,都會仔細閱讀。如有必要則善用國安會提早布局,因此國安會常被戲稱時鐘比各部、會快2-3年。

面對國政夙夜匪懈,國安會時鐘比各部會快2-3年

以1996年的台海危機處理為例,1995年10月2日,針對隔年三月的第一次總統直選,李總統要求幕僚及國安會做好應變計畫。 11月8日幕僚人員研判對岸於隔年3月5日宣布在台海軍演的機率極高。1996年2月1日,幕僚完成應變計畫草案,李總統批示2月7日召開高層會議,確立應變計畫。

由於提早布局,在我方冷靜因應下,李總統以高達54%得票率當選第一屆民選總統。中共在企圖未能得逞後,不得不以「軍演從來不是為影響某人選情,是為了打擊台獨勢力」、「美國航母被解放軍潛艦嚇退100浬」的文宣,作為下台階。

2000年李總統卸任前與國安會主要成員合影,照片第一排右一為本人,右二殷宗文秘書長、右三丁懋時前秘書長、右四李總統、右五連戰副總統。(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處理國政不能「差不多」,重視田野調查、統計數字

李總統認為處理國政不能「差不多」,一定要有統計數字或堅實的調查作基礎。他曾和我分享在農復會的農村調查經驗,與在愛荷華大學田裡,測量、統計各品種棉花纖維的往事。他還建議我閱讀後藤新平在台灣所做的「台灣舊慣調查」報告。

他頗認同後藤「用腳做研究」的精神,也同意其觀點,即:「一般人民生活中不一定遵守成文法,反倒是許多長久演化而成的舊習慣,才是規範人民行為的真正準繩。如不了解舊習,就不能指望政策會順利推行」。

傾聽農運領袖意見,針對訴求提解方

1988年520農運過後,李總統立即要幕僚及民間友人到農運領袖及重要幹部處,傾聽意見;並由幕僚、農業專家、農委會等,針對訴求研究解決方案後,請農運人士到他寓所用餐並親自溝通。

針對農運人士關切的問題,他依:可馬上辦理、必須編列預算,以及有待立法通過等三部分,來回應訴求。餐後李總統親自陪他們在寓所外的草坪餵羊、閒聊,並提議農運人士赴日、韓考察農業及農民組織。

熱愛學習,隨時追求新知識

李總統曾談到擔任政務委員期間,參加時任行政院長經國先生主持的會議時,會預先將模擬的會議結論寫下,最後再和經國先生的裁示比對。剛開始落差很大,經過一段期間的學習,差異已經不大。

我問他落差在哪裡?他說:「剛開始,我只是單純地從專業角度考慮,而忽略該決策所涉及的政治與社會...等面向的因素」。

2000年李總統特別在卸任前,和我在他辦公室合影。(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另外,有天下午他突然問我,你懂混沌理論(Chaos Theory)嗎?我說我不懂,他略失所望問:「那你懂哪些有趣的數學理論?」我介紹了我和費景漢教授如何使用線形圖(Liner Graph)理論來建構中國經濟模型,以及運用拓璞(Tology)原理分析情報。他聽得饒有興趣,要我幫他找一、二本這方面的入門書給他。

孰悉台灣風土民情、產業分布、歷史典故

由於他當過政務委員、台北市長、台灣省主席,加上在農復會豐富的田野調查經驗,所以對台灣各地風土人情、地方病、產業分布、歷史典故瞭若指掌。

有次陪他南下高雄,在專機飛過桃園上空時,他特別考我,為什麼桃園是埤塘最多的地方,到底有多少埤塘?大致如何分佈?真把我這桃園人考倒了;最後他從地形、年雨量分布、河流、土質等特點,如數家珍的告訴我答案。

特殊的人生際遇成就大格局,為人民留下豐富資產

李總統由於特殊的人生際遇,擁有看似乎集矛盾於一身的豐富閱歷:「南人北相」──身高183公分的南方人,講流利閩南話、日語、英語的客家人;是曾參加過中共外圍組織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道地的台灣人,卻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在日本、台灣受教育,又是留美的康乃爾博士。

22歲以前是日本人,對中國滿懷憧憬,實際和中國只有在青島驚鴻一瞥的接觸,日後卻受蔣經國栽培,成為中華民國總統。

他這一生特殊的際遇,成就了他的大格局──眼光前瞻、有戰略高度、用人涵括各政治光譜;因此留給台灣人民豐富的資產。

(本系列文章感謝前總統辦公室主任蘇志誠先生提供資料與斧正,文責由作者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