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李登輝辭世》蓬佩奧、安倍悼沒有他就沒有民主燈塔 前AIT處長楊甦棣肯定他的貢獻

政治人物

國際媒體紛紛報導前總統李登輝於30日逝世,31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表示其貢獻讓台灣「變成我們今日所見的民主燈塔」,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公開哀悼李登輝,指他為台日友誼貢獻甚深。

前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楊甦棣在《台北時報》撰文追悼李登輝,儘管李執政時兩人立場時有相左,但楊仍肯定「李作為台灣民主領導人展現的高度,讓後繼總統陳水扁、馬英九和蔡英文都欠他一份情」。

而對於李過世,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僅表示「台灣獨立是一條死路」,重申國家統一與復興是歷史潮流,任何人或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

沒有李登輝,就沒有民主燈塔台灣

「他終結了長達數十年的獨裁政權,展開一個繁榮、開放的法治時代」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推特代表美國向台灣獻上最深哀悼,肯定台美會基於共享的民主與政經價值,進一步增進合作。

「李登輝為台灣帶來自由、民主和人權等普世價值,為台日關係打下基礎」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為李祈求冥福,「他一直對日本懷抱特殊情感,許多日本人也對他感到十分親切」。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李登輝與許多日本政治人物關係良好,當年也是他放寬日本流行文化禁令,加強與東京的關係,並於2007年訪日時拜訪靖國神社。

楊甦棣直呼李是他「多年好友」,李退休後楊仍常去他藏書豐富的外雙溪住處拜訪,每次李總是親切接待、話語機敏,兩人交談時在中英文間不斷轉換。

李、楊二人對兩岸的看法時常相左,楊對李1999年發表的「兩國論」強硬表態,被控是代表華府對李下指導棋,日後他也不避諱出言批評李的政策,希望台灣能對中國更開放。

老對手楊甦棣眼中的「哈日族」

儘管如此,楊在悼念文中稱讚李是「奉獻又謙遜的基督徒,善盡自己在俗世與精神上的責任」,他還透露李多次對他表示,退休後想去佈道。

在楊的眼中,李是一個有時有點「笨拙」的「哈日族」(Japanophile),但就是李打破了先前國民黨獨裁者「做到死」的惡習,他很榮幸2000年能以AIT副處長身分參與台灣首次政權和平轉移。

「他將受到獨裁統治箝制的島嶼,變成亞洲最有活力、最繁榮的民主國家之一」《紐約時報》這麼評價李登輝;1992年該報曾稱讚在他的努力下,「蔣介石、蔣經國嚴密統治下的警察國家,現在已是中文世界最民主的社會」。

2018年5月《紐約時報》專訪李,當時布吉納法索剛斷交、世界衛生組織(WHO)大會拒絕台灣出席,正在推動台灣成為正式國名的李直言中國未曾改變,他要「吞噬台灣主權、終結台灣民主,最終達成統一」。

《紐約時報》指出,儘管他1995年訪美、1999年兩國論深深觸怒北京,發動官媒大舉攻擊他,「反而讓李在台灣變得更受歡迎」。

「兩國論」震撼彈是在《德國之聲》投下

李登輝舉世聞名的「台灣與中國是特殊國與國關係」,正是他1999年7月9日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提出,《德國之聲》回憶他簡直是投下一顆「政治炸彈,幾乎已在宣布獨立邊緣」。

當時香港剛回歸兩年,澳門也將重返中國懷抱,李登輝自然也談到「一國兩制」,他指出這一制度在語意上本身就十分矛盾,有違基本民主原則,而且否認中華民國的存在。

港媒《華南早報》則在報導中凸顯李的爭議性,例如其親日立場「廣受北京還有其他亞洲國家批評」,尤其是在釣魚台主權紛爭和拜訪靖國神社。

此外,「黑金政治」與背棄國民黨也撼動台灣政壇,讓「本土」與「親中」陣營愈選兩極,有礙台灣政治與經濟發展。

但《華南早報》也引述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者Wang Kung-yi,指李比其他後繼者更有遠見,對蔡英文影響甚深,早在1993年就推出「南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