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不在身邊渾身不對勁 你的孩子是手機遊戲成癮族?醫:4問題評估

醫療科技

現代人出門可以忘記帶錢包出門,但手機忘了帶可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也因為手機方便攜帶、功能多,也使得現代人不論大人小孩多少都有「手機成癮」問題,而「手機遊戲成癮」更是近年來出現的文明問題。

2016年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Pokemon GO)在台灣掀起一股手機遊戲的熱潮,「抓寶」幾乎成了全民運動。好處是讓原本足不出戶的玩家願意走出家門,卻也發生邊騎車邊玩手機的情形,增加交通事故的潛在風險,引起社會憂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8年最新版的《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中,正式將「遊戲成癮症」(Gaming Disorder)歸類為精神疾病,並將過去使用的「網路成癮」聚焦在「網路遊戲成癮」上,針對沈迷於遊戲內容的行為進行相關研究。

不過要怎麼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成癮了呢?有何評估標準?

如何知道是否有「手遊成癮」?醫:4問題評估

「手機遊戲最容易吸引我們,可能也是現在最好玩的事情之一,臨床上很常看到因為完手機遊戲造成長久以來眼睛酸澀、肌肉痠痛等不適感。因為手機攜帶方便,很容易讓我們不自覺把手機拿起來滑一下、看一下,這很容易造成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或學業上的分心。」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學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 兼任主治醫師林煜軒,先指出。         

其中,網路遊戲成癮中的「手機遊戲成癮」類型值得關注,其判斷成癮的主要因素包括「過度沉迷,產生負面影響」、「耐受性」、「戒斷症狀」,也與傳統上的「成癮行為」相當類似。        

為了解成癮評估方式進而解決這個問題,林煜軒發展出全球第一套智慧型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Problematic Mobile Gaming Questionnaire, PMGQ),量表共分為標準版(共12題)與簡式版(共4題)2種版本,這套自陳式評估量表將提供手機使用者針對最近3個月接觸手機遊戲的情形進行自我評估。研究發現,若是簡式版本的得分高於10分以上,就需注意可能有手機遊戲成癮的情形。

在每項敘述選擇1(極不符合)到4分(非常符合),若總得分10分以上,就需要謹慎評估是否過度沈迷於手機遊戲。這個評估量表的問題包括:

1.我曾因長時間玩手機遊戲而眼睛酸澀,肌肉疫痛,或有其他身體不適。

2.我常常原本沒有打算玩手機遊戲,卻會忍不住拿起手機來玩一下(滑一下)

3.在過去的3個月裡,我感覺需要更常玩手機遊戲,或玩更久的時間才覺得我玩夠了

4.如果不能玩手機遊戲,我會覺得靜不下心,感到很煩躁。

遊戲成癮評估量表,判斷成癮的主要因素包括「過度沉迷,產生負面影響」、「耐受性」、「戒斷症狀」,若得分超過10分以上就需要注意成癮風險(圖片來源/國衛院提供)

滑手機成癮度?研究:「次數」比「時間」更重要

林煜軒研究團隊針對全國10,775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學生做大規模調查,當中的113位高中生由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進行診斷性會談,以驗證手機遊戲成癮量表與專業人士評估結果的一致性。

關於這份調查研究的信效度如何?林煜軒表示,這次研究的信度部分是採用「再測信度」,先針對前測將近100人發放問卷調查,2週後再測一次,「發現這2週的測驗結果是高度一致的。」至於效度部分是用效標關聯效度,找醫師和心理師跟他們進行深度訪談,去比對這個東西和訪談結果符不符合。

研究結果也發現,屬於手機成癮情形的使用者,除了使用手機的時間明顯較長以外,在手機遊戲的消費意願也跟著提高。林煜軒指出,研究進一步發現,在不同年齡層的學生中,手機遊戲的消費意願呈現明顯的差別,國小學童為21.4%,國中生為36.3%,而高中生則高達42.2%,皆明顯高於一般學生的手機遊戲消費情形,值得家長與師長多加關注。        

林煜軒也提到,要判斷使用者是否有手機遊戲成癮的跡象,除了以手機使用時間來判斷之外,使用者是否出現成癮的典型反應也是評估的重要指標。他建議,民眾可以運用這套評估量表來提早發現手機遊戲成癮的潛在族群,同時搭配由林煜軒研究團隊自行研發的手機程式「Know Addiction」來瞭解手機使用時間的具體情形,並透過該程式的自動提醒功能,讓使用者進行手機使用的健康管理。

這項研究成果刊登於2019年10月國際網路心理學頂尖期刊《網路心理學、行為與社群網路》(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林煜軒表示,這項研究的代表性意義,包括過去做了很廣泛的網路成癮又講到遊戲成癮,到這個研究把它聚焦在手機遊戲成癮,「這符合全世界不管是美國精神醫學會或WHO他們的潮流,事實上WHO也是在2018年時提出遊戲成癮,把它納入精神疾病,我們也是非常快的在他們做完這件事情後,就有一個很客觀可以評估的量表,也發展成手機程式。

林煜軒研究團隊研發出全球首款精算「手機使用量」的APP。(圖片來源/國衛院提供)
此篇研究刊登於2019年10月國際網路心理學頂尖期刊《網路心理學、行為與社群網路》,第一作者潘元健(右1)及第二作者邱于峻(左1)。(攝影/陳稚華)

若是沒有這個量表,出現哪些症狀或是一個禮拜玩多久就算成癮?

林煜軒表示,手機遊戲玩多久有時候其實不是重點,「因為手機上面的內容很多,一般人也很難做一個估計,會建議下載這款app,他可以全自動幫你自算每天滑手機的時間、次數和各種app所佔的時間。」他指出,「花時間越久、成癮程度可能會越高,但如果要說超過幾分鐘算是成癮,這個會比較困難。」

林煜軒也提到,這款app還有一個價值,「就是過去的研究發現,用手機的時間其實比起滑手機的次數,次數比時間可能還要來得更重要,因為次數可能會造成你的分心。」他舉例,就像工作50分鐘休息滑手機10分鐘,跟工作5分鐘就休息滑手機1分鐘,滑手機的總時間是一樣的,「但次數越多,造成分心和負面影響會比較多。」

林煜軒指出,過去的研究也發現,用手機的次數比時間可能還要來得更重要,因為次數可能會造成分心等負面影響。(攝影/陳稚華)

如何改善手機成癮症?

問到如果有手機成癮症的人,有何改善方法?

林煜軒表示,臨床上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成癮者可能會認為自己沒有成癮,「但周邊的人都覺得有,希望這款app也能成為化解溝通衝突第一步,讓安裝此app的人也會知道自己使用狀況。如果手機自動推播提醒功能沒用的話,會進一步尋求醫師協助。」他也表示這款app適用每個年齡層。

至於針對有手機成癮小孩的家長,該如何從旁協助?林煜軒表示,會請家長也協助思考除了手機遊戲外,生活中還有什麼好玩的事情?「盡量不要只是遊戲,多想想及多培養會帶給小孩快樂的事情。」

如果比較嚴重患者的又有哪些具體治療方式?

林煜軒表示,其實具體治療方式要更仔細的去評估個案在遊戲裡面獲得的滿足和成就,以及他在現實生活中所缺乏的是什麼。「這問題很常處理,但問題層面涵蓋有點大,就像有人失戀了問要怎麼處理,也要根據個案感情的狀態,了解個別化是什麼樣的情境。因為每個個案狀況不一樣,治療策略也會有所不同。」

他也提到會開發這個app以及這個量表,就是因為發現一開始都有一些共通的問題,「第一是大家不了解『成癮』的樣貌,有這個量表就可以了解其實成癮的重點。再來就是沒有一個好的、客觀的紀錄評估工具,如果有這樣的工具,能提升臨床上一開始對這些問題的瞭解程度。」林煜軒進一步提到,「其實對於這種手機、網路成癮,藥物都是沒有效果的,都是要花非常多時間做深度的心理治療。」

問到手機成癮的狀況跟其他精神疾病是否有相關性?

林煜軒表示,其實任何東西都可能產生相關的心理疾病,「常見的憂鬱或焦慮都有可能,但比較不太想講說是憂鬱症或焦慮症,因為有的人是最近考試考不好,暫時可能會滑手機紓壓一下,所以臨床上在處理時會注意到他是否還有其他心理困擾。」

他提到,通常也會對一般家長建議,「千萬不要看到小孩過度玩手遊就叫他們要戒斷,叫他們戒除有時候心理的問題並沒有解決,這樣其實反而是沒有效果的,甚至他的心理問題可能會加重加劇。一般來說這種手機遊戲或網路成癮,比一些已知的精神疾病相較之下是稍微輕微些,所以通常會先處理他的憂鬱焦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