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變相成為各國種族競爭 台灣疫苗開發能力決定國力

武漢肺炎

國光生技的武漢肺炎(新冠病毒)疫苗開發終於在17日獲衛福部通過開始人體實驗,在台大醫院啟動一期人體臨床試驗,股價馬上反應利多,也帶動其他未達到人體試驗標準的疫苗廠,例如高端的股價上揚,雖然看起來只是一個人體試驗的開始,但別低估了疫苗在這一波全球種族競爭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美國的Ana Santos Rutschman助理教授稱之為「疫苗民族主義」。

根據WHO統計,目前全球約有180個新冠疫苗研發團隊,但多數在臨床前階段,進入人體試驗階段的僅約二成,台灣的國光生技算快,美國聖路易斯大學(Saint Louis University)的Ana Santos Rutschman學者提出警告,掌握疫苗資源的國家優先給自己國民施打,使得開發中國家面臨國力淘汰的問題。

武漢肺炎對全球造成的公共衛生危機,衍生出一個更嚴重的問題,Rutschman助教授點出因財富條件不均而導致健康機會不均等的問題。

疫苗全球供給不足,產生國力排擠效應

先前美國參議員曾比喻,篩檢就是GDP成長力,因為把有生病和沒有生病的人區分出來,才能讓沒病的人專心的生產,疫苗也是一樣,現在全球許多國家感染人數動則以數十萬、百萬人,只有完全免疫、健康的國民,一個國家的勞動生產力才不會受挫,5、10年以後,疫情嚴重的國家和不嚴重的國家之間的國力就會存在明顯的差距。

國光生技是國內第一家獲准人體試驗的武漢肺炎疫苗開發廠,讓台灣在全世界180個候選疫苗開發進度中可以算是排名前2成內的國家。(攝影/鄭國強)


例如,如果南韓的疫情相當嚴重,即便未來三到五年,還是提心吊膽疫情是否復發,影響各個產業、層面的發展,而和南韓在同一產業的競爭國家,如果疫情控制良好,那麼就會逐漸超越南韓。

目前大部分專家認為要每個人要打兩劑疫苗才能獲得足夠的免疫力(中國醫藥集團宣稱年底上市一人要打兩劑),估計全球將需要120億至150億劑疫苗,大約是世界目前總疫苗產能的兩倍。Rutschman表示,全球疫苗生產能力每年達64億劑,但是僅限於單劑。這意味著,全球需求大於供給,掌握疫苗者有話語權。

疫情發生三五年後,各國健康情況大不同

問題是,疫苗生產的時間與數量的分配並非平等,在美國,疫苗的定價可能導致平均所得較低的拉丁美洲、黑人裔的健康問題比其他族群惡化。

若從全球供給來看,美國、德國等先進國家享有製造、配給的優勢,其他開發中國家因此國力排名更往後退一步。換句話說,各國之間的疫苗開發競賽,也是一種國力競賽。

首先,先進國家政府都編列預算支持開發疫苗,例如美國政府資助16億美元給美生物製藥公司Novavax,我國行政院已編列約188億元特別預算,除了補助疫苗研發及臨床試驗的20億元、「因應疫情準備金」53億元外,另有「疫苗採購預算」115.5億元。

在國際合作部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領導人,包括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都表示,應公平分享成功的COVID-19疫苗。7月,澳洲和其他164個國家都加入了由WHO的全球疫苗聯盟GAVI和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發起的「COVAX」計劃,該計劃旨在到2021年底交付20億劑COVID-19疫苗。

國家貧富差距因為肺炎,演變成國民健康差距

「代表世界60%人口的國家已經簽署了這項倡議,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簽署了這項倡議,而且我們已經看到許多情況下,政府試圖獲得優先於其他國家的機會。」Rutschman指出,這也意味著,那些有能力預訂疫苗的國家將首先獲得援助,而較貧窮的國家則錯過機會、被迫等待數年。而且,過去就發生過這種情況。

2007年,印尼發現儘管是當時H5N1禽流感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但它仍無法購買H5N1流感疫苗。這是因為其他幾個富裕國家已經組織了預先購買協議,印尼政府一氣之下停止與世界衛生組織分享病毒株做為報復,這是典型已開發國家幾乎買下了所有H1N1流感疫苗庫存,排擠了開發中國家。

她指出,疫苗對其它疾病也發生排擠效應,例如因為各國全力投資資源在武漢肺炎疫苗生產,而使得其他常見兒童傳染病疫苗的生產受到排擠,武漢肺炎疫苗的生產成了其他疾病的機會成本。不論何種排擠效應,都產生對一個國家的國民健康與勞動力打擊的問題。

疫苗研發能力,就是台灣的國家競爭力

「疫苗和5G能力一樣,是一個國家的國力、關鍵競爭力。」美國華盛頓特區律師、現任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陳禹成教授表示,這場疫情一定牽動各國的國力排名、國際影響力,因為它造成的衝擊將是好幾年的事情。

他建議,對台灣政府來說,短期內可以協助美軍醫療船在台灣海峽周圍的活動、補給,雙方在衛生議題合作,甚至成為美軍在南海軍事行動的醫療支援夥伴。中長期來看,美國欲邀請台灣另組世界級的跨國衛生組織,這是台灣很好的機會。再來是發展國內的高階醫療技術,例如幹細胞等,都是台灣可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