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辦大型群聚活動有什麼危險?德國用「人體測試」直接辦演唱會找答案

武漢肺炎

歌手周興哲月初因為在台北小巨蛋舉辦萬人演唱會,登上美國時代雜誌,讓台灣優異的防疫表現再次登上國際版面,在疫情當下,世界上少有國家能像台灣一樣舉辦大型演唱會,多以線上演唱會取而代之,疫情近日復燃的德國卻在上周六(22)日一天之內舉行3場演場會,更有趣的是,這演唱會的目的是為了做實驗。

1400人是德國近期大規模的群聚活動,參與者的有嚴格規定

德國哈雷-維滕貝格大學(Martin Luther University of Halle-Wittenberg)研究人員,為了找出在疫苗出現以前,如何安全舉辦演唱或其他室內大型活動的方法,舉辦了一場名為「重啟-19」(Restart-19)的演唱會。

這場演唱會在德國萊比錫(Leipzig)舉行,約有1400人參與,雖然不到原本的研究設定的目標4000人,但這場活動已經是德國近幾個月來最大的室內活動之一。

在演唱會開始前48小時,每位參加者必須接受武漢肺炎(COVID-19)的檢測,陰性者才得以參加,活動中參加者必須在入場前先量體溫,入場後戴口罩與配戴追蹤裝置,並用螢光消毒劑消毒雙手,除了讓研究人員知道參與者彼此親密接觸的頻率,也方便觀察哪裡最常被人們觸摸。

研究的目的在知道危險在哪裡

3場演唱會,進行3種不同模式的實驗,第一,模擬在疫情發生之前的情境,沒有任何社交距離的要求;第二,採取適度的疏導,增加社交距離;第三,嚴格執行社交距離,每人距離1.5公尺。

該研究負責人、臨床傳染病學系主任莫里茲(Stefan Moritz)表示,該實驗的目的在明確指出,大型現場表演的哪些要素,將對參與者有最大的健康風險。他說,「我們知道演唱會上,人與人的接觸是有風險的,但我們不知道發生在哪裡,是在門口嗎?是在露天看台嗎?」

因此,此次實驗還包含在每場演唱會會有一次中場休息,參與者會可在這期間使用洗手間或到外面的攤販排隊購買食物,而研究人員也會記錄這些行為。另外,針對科學界揣測多時的氣溶膠傳播,研究人員也會利用機器觀察空氣的運動。

德國疫情重新燃起,參與者其實心裡也會怕

這場實驗花費約99萬歐元(約新台幣3436萬)結果預計在10月下旬發表,是否能對舉辦大型活動做出貢獻還有待觀察,但這樣的想法已經啟發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澳洲、比利時、丹麥都正在計畫類似的實驗。

德甲伯林聯盟俱樂部(Union Berlin)上週也宣布,它已申請許可舉辦3000名球迷的測試比賽,並建議以武漢肺炎篩檢陰性取代體育場原本的社交距離規定。

而這場實驗也並非沒有受到批評,像是近期德國疫情復燃,在舉辦演唱會前一周,德國每十萬人新增10.5例,是2個月前的2倍多,恰巧22日又是近期疫情的高峰當日新增2034例確診,不少人都對這場演唱會的安全性提出質疑,而這也是參加人數遠低於實驗目標的原因之一。

演唱會期間,觀眾得全程配戴口罩。(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而有趣的是,或許是民眾對於疫情也有所擔憂,《華盛頓郵報》就觀察到,其實民眾第一個模式(毫無限制)的情況下,應該是最接近疫情前演唱會的模樣,但並沒有引起觀眾熱情,一名觀眾就表示,要不是知道所有人篩檢結果都呈陰性,否則他會坐立難安。

直到下午,觀眾才有所放鬆,在嚴格禁止社交距離的場次,雖然人們被禁止跳舞,但有些人還是悄悄站起來跳舞,且隨著站起來的人越多,人民也越跳越起勁。不過,莫里茲說,對於民眾戴口罩與使用消毒水的狀況感到滿意。

何美鄉讚:這就叫做科學實驗精神

在疫情之下,各種大型活動都仿佛被掐住喉嚨,為了保持社交距離,太少參與者主辦單位無法獲利,但在過度擁擠的空間下,又使參與者暴露在病毒威脅之中,成了兩難。

參與演出的歌手Tim Bendzko說,「這是他們幾個月來首次獲得觀眾的掌聲」、「氣氛非常好,幾乎就像是一場真正的音樂會」,但他知道,不能奢求要像以前一樣恢復娛樂活動,「我們都被要求並需要做出一些妥協。」

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在臉書發文表示,德國人知道,以原地踏步的方式來阻擋疫情他們永遠都無法前進,所以他們做了一個跨出第一步的嘗試。「這叫做科學實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