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破假新聞 放亮罩子辨細節

書摘

假新聞不是今天才有,也不會因為社會愈來愈重視假新聞,它就突然消逝。民眾不能只期待專業媒體負起責任,個人也有相應的社會責任,最基本該做的是「放亮罩子」、「耳聰目明」地觀看所接觸到的每一則影音,才能終止假消息亂竄,停息它們造成的傷害。

那麼,該如何辨識真假呢?坦白說,非常困難!以下提供幾個建議,也許可以提醒大家留心。

(1)留意「攝自網路」的影片

新聞媒體如果引用了網路上的影片,通常只會簡單地標示「攝自網路」、「來源:××社團」,但不見得每則使用這些素材的新聞,都有詳實查證。因此,對於這種新聞必須保持較高的懷疑。

一般而言,新聞中若有明確指出資料來源與提供者時,比較容易從這個對象或單位的社會公信力來分辨其真實性。例如,長期關心臺灣黑熊的「臺灣黑熊保育協會」提供了黑熊被射殺受傷的畫面,其可信度就比沒有具名的網友提供的畫面來得高。

有時,同一個影片來源被不同媒體同時使用,並不代表它一定可信,因為媒體競爭激烈,相互監視與跟進是常態。但不同電視臺在使用這些影片素材時,查證的過程與方法也不盡相同,或許還是可以幫助我們釐清事情的真相。

(2)注意受訪者在事件中的角色

大部分的影音新聞一定有訪問,因為有了受訪者的說法才能使報導完整。遇到有疑慮的新聞時,可以檢視新聞內容是否有採訪事件關係人、關係人在新聞中如何發言、與此事件是否真的有關係。

很多媒體為了趕時間偶爾會便宜行事,採訪較不相干的路人、鄰居等,完成「有採必訪」的形式。這些事不關己的人常常是聽記者轉述,或只看記者以手機當場播放的影片就發表意見,殊不知,若新聞的前提(經常是「網路影片」、「網路傳言」)有問題,後續任何依此假設進行的採訪,都可能有問題。

(3)對事件的評論應保持懷疑的心態

新聞內容經常夾帶評論,有些來自受訪者,有些則是記者個人的觀點。媒體原有公共論域的本質,使各方意見均能在此平臺上發表。

但是,在爭議性議題持續發酵時,閱聽大眾常傾向於只看與自己意見相同的新聞,再將這些內容透過社群圈轉傳擴散。於是,同溫層效應愈來愈大,另類觀點就此隱沒在最底層,或被視而不見。

如前所述,偏頗新聞也帶有假新聞的本質。我們如果經常在同溫層中聽到同一種聲音,這種偏頗新聞所形成的偏見,就會影響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長久下來對社會多元發展並無幫助。

同樣地,在接收到非專業媒體所製作的網路影片時,若發現影片對於公共議題的評論帶有情緒、標籤式的批判,也應持保留的態度。

(4)官方消息不見得一定正確

我們在查證時,向來習慣向官方機構核實,因為我們相信政府具公信力,但政府也有可能因某些政治因素而隱匿真相。

政府現在雖然在官網上特別成立「即時新聞澄清專區」,遇到重大事件時,官員也會以即時連線公開談話等方式澄清疑慮,但官方言論非萬能,當權者有時也常利用權力來達成非關公益的政治目的。因此,政府也有可能只說了部分事實,而非全部事實。

(5)重大突發事件多方比對

重大事件發生時,正是假消息容易流傳之際。一般新聞工作者面對這種複雜情境,在查證上往往倍感困難,出錯的機率極高,誤用假消息的可能性也不小。

業界曾經發生某臺使用了網友上傳A颱風造成淹水嚴重的照片,後來被其他網友指出其實是B颱風的災情。關西機場事件也是一個顯例。

第一線的新聞工作者都遇過查證困難的事件,閱聽人能做的是多方比對不同媒體的報導,同時留意更新資訊(一般而言,新聞媒體會在查證後更新原來的錯誤報導)。此外,重大事件發生時,各式網路影片也會暴增,如果無法分辨真假,最好先持保留態度。

(6)留意網路影片片段的標籤化

假消息常帶有特別目的,前面章節已提出一些引用網路影片重新扭曲、詮釋的例子。

我們經常在社群媒體看到一些短片,影片本身呈現的一般性事實(例如有個男子在公車上做危害公共衛生的事),被上傳者賦予了特定的標籤(例如中國大陸居心叵測),那麼這樣的影片就可能是移花接木、刻意製造出來的。

又如,在街頭運動中常見警察打人、抗議民眾攻擊警察的畫面,被有心人士刻意扭曲、重新編排剪輯,畫面雖是真的,但真相卻可能是變造的。

若對這些畫面有疑慮,那就重看一遍,或許可以找出一些判斷的蛛絲馬跡。我們可以仔細想想它的敘述邏輯是否合理、訪問內容有沒有問題、受訪者出現在這樣的內容中是否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