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小鬼36歲「主動脈剝離」逝世》台大醫:9成都是高血壓引起...「一件事」預防

醫療保健

藝人小鬼黃鴻升本月16日驚傳在北投自家浴室猝逝,享年36歲,震驚演藝圈及許多粉絲。18日法醫解剖後,經紀人透露死因是「主動脈剝離」釀成血管堵塞。

主動脈剝離(Aortic dissection)是一罕見但致命的心血管疾病,發生年齡常見於40到70歲間,根據統計,每年大約100萬人中有5到30人罹患此疾病。誠品創辦人兼董事長吳清友、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第一任金管會主任委員龔照勝,皆因主動脈剝離辭世。

究竟哪些因素會誘發主動脈剝離?有什麼症狀?出現哪些前兆可以自我檢測甚至預防呢?

主動脈剝離9成都是高血壓引起

關於會誘發主動脈剝離的因素,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接受《信傳媒》電訪時指出,「主動脈剝離9成都是高血壓引起的,只有1成是馬凡氏症侯群,就像是吳清友這樣。」

黃瑞仁解釋,馬凡氏症侯群的特徵包括從小就比別人高、手長腳長(註:手臂指距與身高的比例大於1.05,肢體對軀體的比例大過於常人),「馬凡氏症侯群還有一個特徵,就是眼睛裡面的水晶體會移位,所以從小視力就會比較差,如果有這些症狀就要跟心臟科醫師討論,要檢查一下是不是馬凡氏症侯群。」

他進一步解釋,馬凡氏症侯群主要是因結締組織較鬆垮,「我們的動脈系統裡面有內層、中層跟外層,馬凡氏症侯群患者就是中層這個結締組織比較鬆,所以導致主動脈剝離,因為沒辦法承受身體那麼大的血壓,像吳清友就開了3次刀,最後還是因為主動脈剝離猝死。」

除了馬凡氏症侯群為先天不可控因素,黃瑞仁表示,一般在門診衛教比較常強調的是「高血壓一定要好好控制!」黃瑞仁還舉一位當醫師的朋友,「他大概20年前就有高血壓找我看,但後來自己就沒吃藥,有一天他就主動脈剝離,後來也是沒有辦法救回來離開了,即使是醫師很多人對高血壓也沒有很注意。」

黃瑞仁指出,高血壓的併發症在腦部容易造成腦血管破裂、腦出血,「對心臟的話就是兩大疾病,一個是心肌梗塞,高血壓病人會增加心肌梗塞的風險,對主動脈最大的危險就是造成主動脈剝離。」他也提到,高血壓的病人可能導致慢性腎病變,嚴重的話也可能造成腎衰竭,並強調「現在高血壓的用藥都很好,幾乎可以說沒什麼副作用,所以一定要嚴格控制高血壓。

醫:主動脈剝離痛跟生產疼痛指數幾乎一樣

那麼主動脈剝離會出現哪些症狀?

黃瑞仁指出,主動脈剝離的症狀非常特別,「正常的主動脈不管是高血壓引起,或是馬凡氏症候群引起的主動脈剝離,剝離的那一剎那,那個是血管撕裂的疼痛。」

黃瑞仁進一步說明,血管的裂痛都是身體裡面最疼痛的等級,「如果給病人疼痛指數1分(輕微)到10分(嚴重),我們一般講生小孩的痛可以打9-10分,主動脈剝離有救回來的病人形容那種痛大概也都是9-10分。

第1大特徵病人會說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痛過,就是發病的當下就非常痛;第2大特徵是,因為我們主動脈從解剖結構來看是從胸前繞一圈到後背,從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到降主動脈,因為血液從左心室打出來,所以最危險就是升主動脈裂開、主動脈剝離,就會從前胸痛到後背,病人形容是全身冒冷汗快要虛脫的狀態,因為可能從來沒這麼痛過。」

「第3大特徵是這種主動脈剝離的痛,就是撕裂的那刻就是大痛,病人如果有活過來有機會到急診,到急診處的時候等於都是劫後餘生、都痛過了,他不會持續再一次的痛。」

黃瑞仁形容,主動脈剝離的痛跟心絞痛不一樣,「心絞痛病人可能這次血管要塞不塞,病人會痛,血流通了後又緩解了,過幾分鐘血管收縮又堵住了又痛起來,然後又緩解。那像心肌梗塞或心絞痛的病人,一般形容大概是6-7分。」

醫師指出,主動脈剝離的疼痛指數跟生產幾乎差不多。(圖片來源/akizou@photoAC)

至於小鬼猝死,有醫師提到有可能是因先天性多囊腎合併彈性纖維異常與高血壓,造成急性胸主動脈剝離猝死?

對此黃瑞仁表示現在還不敢確定小鬼有無多囊性腎,可能是猜測,「但如果他有腎臟病家族史,比較常見的還是會有高血壓問題,因為腎功能不好就容易有高血壓。」至於多囊性腎,「我們叫做顯性遺傳,的確台灣有些病人會有多囊性腎,但普通身體檢查做超音波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來腎臟是否有水泡,不過這還是屬於比較少見的病,一般臨床醫學來猜想,如果家族有腎病變的話,也還是不能確定他的腎功能如何,這個都是猜測。」

不過黃瑞仁表示,能確定的是腎功能不好容易有高血壓,「那36歲有高血壓也不算少見。」那麼主動脈剝離會馬上休克或死亡嗎?他指出,「若患者是撕裂的那一刻裂得太嚴重、整個主動脈破裂就會當場死亡,像吳清友和江丙坤就是這樣。」

如何預防主動脈剝離?

提到主動脈剝離高危險群,黃瑞仁表示主要是高血壓病人,「年紀的話一般都是中年、40歲以上較多,36歲真的是比較年輕一點,但是我也碰過27歲高血壓引起的主動脈剝離,他也是因為沒有控制好高血壓。」他也提到,如果是馬凡氏症候群造成的主動脈剝離又不一樣,「有些20歲就發病了,那是因為先天體質的問題。」

秋冬也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主要時節,要如何預防主動脈剝離?馬偕紀念醫院總院副院長、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葉宏一表示,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血壓突然增高,其他危險因子的控制包括:

1.三高控制

2.飲食、運動控制:運動以肢體伸展為主,包括快走、慢跑,重訓容易讓血壓突然升高,對於本身有高血壓的患者應盡量避免,但不管何種運動,運動前都要做好足夠的暖身

3.菸、酒、檳榔都要避免

4.穩定服用藥物,若要停藥一定要跟醫師討論,千萬別擅自停藥

關於主動脈剝離出現哪些前兆,民眾可以自我檢測?

黃瑞仁表示,「其實沒辦法,只能控制血壓,因為不像心絞痛有些預警,主動脈剝離發生的那剎那可能就離開了,有點類似像腦中風這樣的概念,腦血管破裂其實也沒辦法預測,所以高血壓病人一定要把血壓控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