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加入流感疫苗市場 董事長林全:為台灣公衛防疫盡一份心力

醫療保健

秋冬將近,台灣即將進入流感高峰季節,10月5日公費疫苗即將開打,東洋藥廠也搶進市場,將供應全台5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及9.5萬劑自費流感疫苗。

東洋董事長、前行政院長林全23日也出席流感疫苗記者會,離開行政院長位子,林全已經鮮少在公開場合曝光,昨天為自家疫苗站台,用行動力挺防疫的行動,可說相當難得。

林全表示,今年是東洋成立60周年,而今年同時也會面臨到流感和新冠肺炎同時的威脅,「這兩者都是對呼吸道感染有非常致命的威脅性,東洋有幸在今年從國外引進流感疫苗,希望為台灣公衛防疫盡一份心力。」林全也透露自己每年都有施打流感疫苗,希望大家不只保護自己也保護身邊的人。

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狀表現與流感相似,兩種疾病都一樣會出現發燒、疲勞感等症狀,不過還有哪些徵兆可以區分?國際正積極研發新疫苗的同時,國內核可2種不同培養方式的流感疫苗,即過去一直施打的「雞蛋培養疫苗」和今年首次引進台灣的「細胞培養疫苗」,兩者又差在哪呢?

國外研究:合併染流感的新冠確診者病情惡化

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小兒感染權威黃立民先指出,流感病毒的感染者以鼻塞、流鼻水、咳嗽、發燒等一般上呼吸道症狀為主,「但新冠病毒感染後,還會出現下呼吸道症狀,部分個案還可能出現嚴重的肺炎與呼吸衰竭等。」他表示,新冠肺炎與流感兩者治療方式不同,但由於症狀表現類似,若病患大量湧入醫院,容易因診斷不易,造成醫療資源浪費與延誤就醫。

黃立民表示,新冠肺炎與流感兩者治療方式不同,但症狀表現類似。(攝影/趙世勳)

黃立民也提到,在今年1月12日至2月21日新冠肺炎爆發期間,中國武漢同濟醫院進行了單中心回溯性研究,並在發表論文《The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infection of SARS‐CoV‐2 and influenza viruses in patients during COVID‐19 outbreak》發現,307名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中,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合併感染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的狀況十分常見。 

研究也指出,307名新冠確診案例中,超過5成患者同時感染流感;合併感染A型流感有153人(49.8%)、合併感染B型流感有23人(7.5%)。而合併感染B型流感的新冠肺炎確診者更易出現疲勞、淋巴細胞減少,引發嚴重表現。黃立民表示,儘管所有新冠確診患者接受相同治療程序,合併感染B型流感的新冠確診者,30%會有病情惡化現象。研究中還進一步指出,對新冠肺炎確診者來說,不同類型的流感病毒可能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症狀,意味對新冠確診者進行流感疫苗接種有其必要性。

黃立民也指出,由德國及法國進行的一項研究,結合歐洲4個國家的調查數據顯示,每名新冠肺炎患者約有能力傳染另外2人;若患者本身如同時罹患流感,新冠傳染能力可增加2-2.5倍。義大利也有研究論文發現,在流感疫苗施打率高的地區,新冠肺炎死亡率較低。巴西的研究數據指出,近10萬名新冠肺炎確診者當中,若有接種流感疫苗,其新冠重症住院需求降低了8%、呼吸器維持需求降低了18%,且各年齡層死亡率皆低於無接種流感疫苗者,其中10-19歲的差異最大,死亡率降低了17%。黃立民指出,加拿大上個月發表的研究論文顯示,當社區流感疫苗接種普及率提高到90%時,新冠狀病毒確診案例的累計數量將減少23%、交叉感染的病例則減少92.9% 。

流感疫苗「細胞培養」v.s.「雞蛋培養」差在哪?

不過,細胞培養的流感疫苗跟雞蛋培養的流感疫苗差在哪呢?哪個效果較好?

黃立民表示,整體而言,細胞培養的疫苗跟雞蛋培養的流感疫苗效果差別不大,「在性質上的差別是,細胞培養的疫沒有經過雞蛋,在臨床上就不需要顧慮到有些病人是嚴重雞蛋過敏的人不能打疫苗。」

他指出,以前嚴重雞蛋過敏的人打完疫苗,可能要在醫院仔細觀察,「甚至有人用慢慢增加量的方法,但很麻煩。現在有細胞培養疫苗,就不用做這件事,問疫苗史的時候也比較簡單一點,不需要去問有無雞蛋過敏。」

至於安全性,黃立民表示目前看起來兩者也是差不多的,「有效性在有些情況下,細胞培養疫苗會稍微佔優勢一點,因細胞培養疫苗從細胞出來的,蛋白質的醣化會比較接近正常人流感病毒的醣化狀態;雞蛋培養出來的醣化狀態,有時候會跟流感病毒真正的醣化狀態不太一樣,所以免疫效果有時候細胞培養的疫苗效果會好一些,但大致上看起來兩者效果還是非常接近的。

台灣目前有800萬劑流感疫苗,其中細胞培養和雞蛋培養比例約各佔多少?

黃立民表示,台灣目前還是以雞蛋培養為主,「可能3/4的疫苗以上還是雞蛋培養的,細胞培養應該不到1/4,不過這個比例以後應該慢慢會改變,如果國人可以接受細胞培養的疫苗,同時細胞培養疫苗的來源比較可以確保的話,將來市佔比也會慢慢提高。」

細胞培養疫苗一劑約1500至2000元

問到為何罹患流感,可能會提高新冠肺炎的罹患率?

黃立民解釋,「因為罹患流感後,細胞表面會增加ACE2蛋白質,剛好ACE2是新冠病毒的受體,這些細胞碰到新冠病毒,新冠病毒進入這些細胞的效率就會提高,效率提高新冠病毒的繁殖會變好、病毒量會增加,病人從呼吸道排出去的病毒量會增加,感染效率就會提高、汙染環境的量也會比較高。」

他進一步解釋,「流感病毒可以幫助新冠病毒在體內繁殖的,國外數據也顯示,本來只感染新冠肺炎沒有流感,平均一個病人傳給2-3個;如果感染新冠又感染流感,平均是一個病人傳給4-5個,這個差距非常大。」

那麼為何打流感疫苗對降低新冠肺炎有幫助?

黃立民表示,因為打了流感疫苗,冬天就比較不容易重複感染或是雙重感染,「不雙重感染時,這個病人本身新冠的嚴重程度會降低,因為病毒量不會這麼高,所以病情會減輕;再來排出去的病毒量也會比較少,所以傳染給別人的效率也會降低,對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有好處。如果同時感染,本來是一個傳5個,單獨的話是一個傳2.5個,所以等於是降低50%。」

根據8月底出爐的網路調查顯示,今年流感疫苗民眾的施打意願從數據顯示,固定每年都會去打疫苗者佔44.31%,今年雖新增了12.59% 施打者(以前沒打,今年會打),但以前和今年都不會去施打者,仍有3成之多。

東洋將供應自費流感細胞培養疫苗,董事長林全(右)出席記者會表示希望為台灣公衛防疫盡一份心力。(攝影/趙世勳)

問到目前台灣仍有3成民眾不太接受打流感疫苗,是否會成為防疫破口?黃立民認為的確有可能,「但很少有疫苗是百分之百的人口都願意打的,我們是希望接種率越高越好,國外是建議如果可以到9成更好。」

黃立民也分析105年度至107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施打狀況,特別指出以「50-64歲」施打率最低,107年度更僅有18.1%,而「3歲以上至入學前幼童」施打率則連續3年下降。他提到,流感併發重症案例中有98%未接種疫苗,因此常自認身強體壯「50-64歲」與長時間待在幼兒園等人口密集的空間「3歲以上至入學前幼童」,兩大族群皆可能成為家庭群聚感染的破口。 

診所家醫科醫師表示,目前公費沒有提供細胞培養疫苗,且細胞培養疫苗費用較高,一劑約1,500-2,000元,屆時開打後民眾是否願意自費施打,仍是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