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患者染新冠肺炎...死亡風險高5倍!台大醫:做好「這件事」避免雙重夾攻

醫療保健

「我最近常常容易感到好累、總是喘不過氣來,這都是心臟衰竭造成嗎?」

隨著人口老化,台灣心臟衰竭發生率逐漸增高,每10萬名人口約有300人罹患心臟衰竭。心臟衰竭常引發高住院率及高死亡率,根據「心臟衰竭登錄計畫」統計資料顯示,全台每年約有逾7萬名患者因心臟衰竭住院,其中更高達32.3%的患者出院後於半年內會再次住院。

不過,今年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許多病患為避免前往醫院而自行取消回診,但對於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擅自停藥將產生致命風險。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指出,「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率約3.1%,而罹患新冠肺炎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率則為整體死亡率的3-5倍!」

目前新冠肺炎仍在世界各地延燒,全球多個研究機構皆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將更容易轉為重症或死亡。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於3月刊登的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病患前3名合併症分別為高血壓占31%,心血管疾病占14.5%及糖尿病占10%。

而根據衛福部今年6月公布的資料顯示,心臟疾病又是台灣108年10大死因第2位,近2萬人死於心臟疾病,而心臟疾病又與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息息相關,許多國人身懷「三高」卻未必規律就醫或用藥,導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面臨極高的死亡風險。

該如何讓心血管患者,避免慢性病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夾攻」?

心臟衰竭5年死亡率達50%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自今年2月爆發後,黃瑞仁指出,醫院看診人數明顯看到變化,「門診人數約減少15-20%,急診人數更減少30%,雖然疫情趨緩後,看診人數漸漸回升,卻仍比過去減少10%左右。」

黃瑞仁表示,心血管疾病患者若沒有妥善用藥控制,可能會面臨冠狀動脈破裂、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心臟衰竭等情況,甚至威脅生命,「尤其心臟衰竭5年死亡率高達50%,缺乏治療的情況下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歐洲心臟雜誌》的研究也指出,新冠肺炎中有高達4成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也有2成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黃瑞仁呼籲,「心血管疾病患者務必要規律就醫,與醫師持續控制病情,以降低患者面臨傳染性疾病時的重症和死亡風險。」

「心臟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引」減少病友死亡風險

有鑑於心臟疾病為台灣常見疾病之一,國健署自107年起開始推動《國家心血管疾病防治第一期計畫》,期望提升台灣整體健康狀態,同時降低心臟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致命威脅。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趙庭興也分享,2019年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也發布《2019年心臟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引》,期待未來心衰患者可以在完善的治療之下,減少住院或死亡的風險。

趙庭興指出,已開發國家中約有1-2%的成人罹患心臟衰竭,而在70歲以上的人口中,心臟衰竭的比例則提高至10%。「台灣360萬的老年人口中,預計有高達36萬位心臟衰竭患者,且隨著台灣的老年人口持續增加,心臟衰竭對於台灣國民健康的威脅也隨之遞增。」

由於2013年美國心臟協會(AHA)公布的治療指引強調,心臟衰竭治療應以患者為中心的照護,透過患者主動積極地參與自己的治療過程,患者將有更高機會接受照護內容、進行自我管理並遵從醫囑。

怎麼知道心臟衰竭有多嚴重?

在台灣,平均每25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而其中致死率最高的便是「心臟衰竭」。但要怎麼知道心臟衰竭有多嚴重呢?

黃瑞仁指出,心臟是人體的中樞,因此與許多疾病息息相關,患有心臟疾病患者、三高或有心臟疾病家族史的人,都是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他表示,通常會依照「美國紐約心臟協會標準委員會」的分級(NYHA classification),來判斷病友心衰竭的嚴重程度:

第1級:從事一般的體能活動都不會不舒服。

第2級:輕度的日常活動不受限,但稍微劇烈一點就會喘、胸悶、疲倦。  

第3級:從事輕度的日常活動就會不舒服,但休息會改善。

第4級:即使是休息狀態下也持續感到喘、胸悶、心悸等。

至於哪些檢査可以得知是否有心臟衰竭問題?黃瑞仁指出包括:

1.抽血檢驗:了解肝、腎功能是否有因為心臟衰竭受影響,以及檢査電解質、心臟衰竭指數(NT-pro BNP)等。

2.胸部X光:了解心臟的大小,以及有沒有肺水腫或是肋膜積水。

3.心電圖:觀察是否有心律不整,也可以從心電圖了解是否可能有心臟缺血或是心臟肥大。

4.心臟超音波:觀察心臟的收縮功能和結構(例如:瓣膜)有沒有異常。

5.心臟壓力測試:透過活動(走跑步機或是腳踏車)或是藥物使心臟負荷上升,觀察心臟在有壓力的情況下的收縮功能、心電圖變化,或是缺血的狀況。

黃瑞仁也舉例,臨床一位60多歲的心衰患者,前年因急性心臟衰竭住院,醫師檢查他的左心室射出分率僅有30%,僅有正常人的一半水準,「因他的身體循環極差,學校評估他的身體狀況後,希望可以提早退休,但這位教授捨不得放棄一生志業,努力配合醫囑進行治療控制,結果不到2年時間,他的左心室射出分率已回到60%-70%的水準,順利重回校園。」

心臟衰竭常見症狀為累、喘、腫,黃瑞仁提醒民眾,目前有許多治療選擇,建議患者應規律回診並穩定用藥,才能重獲機會重拾精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