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膽固醇過高才會「動脈硬化」!醫提醒:「這8類人」也是高危險群

醫療保健

「胸口覺得悶痛,偶爾伴隨喘不過氣...」你或身邊親友也有遇過這樣的現象嗎?

一名6旬婦人近期發現有這樣的症狀出現,健檢時透過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CTA)發現,心臟管狀動脈左前降枝中段已出現明顯鈣化及有粥狀斑塊阻塞的現象,「阻塞程度將近90%,後續立即到醫院進行安裝支架手術。」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科部主任、前台北榮總胸腔部特約主治醫師蔡聰聰指出。

蔡聰聰表示,在台灣,多數人會迷信誤以為這樣的現象是「鬼壓床」,其實可能是身體健康出現警訊。她進一步指出,「這位婦人本身有體重過重及慢性病糖尿病問題,這些都是會造成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成因。」

不過通常只有聽到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還有哪些因素也會影響?又有哪些族群要特別注意?

有「這病」罹冠心症機率比一般人高2倍

蔡聰聰解釋,造成冠狀動脈血管阻塞的原因,主要是心臟供應養分的冠狀動脈因長時間膽固醇及糖尿病控制不佳,形成不規則粥狀斑塊堆積,「讓動脈硬化、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嚴重時堵塞冠狀動脈,阻斷血液流動並造成冠心症,還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是相當可怕又棘手的疾病,發生主因是急性血栓阻塞了供應心肌細胞氧氣與養分的冠狀動脈,因而導致心肌細胞缺氧壞死、心臟功能急速衰退、心輸出量減少,最終甚至可能造成心因性休克或死亡。

蔡聰聰表示,有三高問題(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民眾,若長期控制不佳,且未改善生活型態,就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形成冠心症。「若有糖尿病問題罹患冠心症的機率是一般人至少2倍以上的風險,男性會增加2-3倍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女性則增加3-5倍。」

不只膽固醇高...「這些人」也是動脈硬化高危險群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膽固醇過高,患心臟疾病的機會比普通人多3倍,因為體內過多的膽固醇會積聚在血管內,使血管日漸狹窄,妨礙血液流通。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李貽恒表示,「三高、膽固醇和抽菸是元兇,一般民眾對於血糖高、血壓高會特別尋求醫藥協助,但對於膽固醇高並沒有特別在意。但我們可以知道,壞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硬化最主要的原因。」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祕書長、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暨重症加護內科主任黃柏勳解釋,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而血脂異常升高是動脈血管硬化的主因,將增加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機率。

不過蔡聰聰指出,一般大多人認為只有膽固醇過高問題才會造成動脈硬化,「其實冠心症的危險族群還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肥胖、停經後女性、有三高問題、生活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

她也指出,糖尿病患較不容易發現冠心病所引發的疼痛感覺,「他們也較不容易發覺自己是否罹病,所以積極預防和定期安排檢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相當重要。」

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也會造成動脈硬化。(圖片來源/Kruscha@pixabay)

醫:入秋做好「5件事」降冠狀動脈疾病發生

國健署資料指出,如果冠動脈阻塞,斷絕心肌血液供應量超過15-30分鐘,心肌即因缺血而壞死,疼痛加劇而且延長,可擴散至左臂內側或頸顎部,常伴隨冒汗、呼吸困難、無力、及恐慌。

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早期可因心律不整而猝死,晚期可併發休克或心衰竭,死亡率約10%,發病第一小時死亡率最高,以後遞減,5天後漸趨穩定。蔡聰聰提醒近期正值入秋之際,日夜溫差略大,血管也較容易收縮,若出現胸悶、胸痛需提高警覺。

蔡聰聰也建議民眾,平日應養成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正常生活作息、維持理想體重、戒除抽菸習慣以避免血管硬化,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