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倫敦比不上 房價所得比最高的城市在亞洲

國際

高房價是個談論已久的老問題,在以往當人們談到此項議題時,腦海中首先浮現的通常都是紐約、倫敦與東京這些已開發國家的大都會,不過根據牛津大學的最新研究,如今世界上房價所得比最高的主要城市幾乎多數都是落在亞洲地區,也反映出近年來全球經濟發展重心正逐漸由歐美轉移至亞洲的現象。

彭博社(Bloomberg)報導,由牛津大學商學院成立的研調機構「牛津經濟學」(Oxford Economics),日前發表了亞洲主要城市房價的研究報告,報告中以房價所得比作為比較基準,結果發現香港、孟買、北京與上海乃是全世界房價所得比最高的主要城市,當地居民平均都需要用上超過30年的累積收入,並且在不吃不喝完全沒有其他消費的情況下,才能購買一間大小在90平方公尺(約27.23坪)的公寓住宅。

台北市房價所得比高達46年

在其他亞洲主要城市當中,東京與新加坡的房價所得比均在20年以上,首爾與德里則在15年左右;該份報告並未將台北列入比較行列,不過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14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台北市民的個人年所得中位數約在35.4萬元左右,而信義房屋統計2016年台北市平均房價約為一坪60.6萬元,換算成27坪的房價後,可以得出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高達46.6年!

報告中提到,由於孟買、北京、上海與德里這些城市的房屋租金回報率普遍過於偏低,甚至比不上10年期政府公債的實質收益率,代表這些地方的房價恐怕已經沒有多少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撰寫該份報告的經濟學家Tianjie He與Louis Kuijs表示,由於受到房市供給增加與政策降溫的影響,加上利率上揚所帶來的壓力,他們預期未來幾年亞洲各地主要城市的房價漲勢將會逐漸趨緩,甚至不排除部份市場出現大幅修正的可能性。

美國升息將使熱錢流出亞洲

在長期低利率的環境下,大量國際資金在過去幾年湧入亞洲地區尋找投資機會,幫助推高了各地城市的房價,不過隨著美國聯準會(FED)預期將在今年採取三次升息行動,這些熱錢很可能會跟著回流美國,讓亞洲各國的房市失去一股重要的支撐力量。

不過如果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經濟成長與都市化發展預料將為亞洲各國,特別是開發中國家的都會區房市創造更多需求,並對當地房價構成一定的支撐;然而在東京與首爾這兩座城市當中,由於未來幾年的人口數量有可能會逐漸減少,反而將會面臨房屋需求下降的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