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政體檢5》走了10年航空城還是「空城」 鄭文燦如何導正「炒地」風氣實質建設?

六都總體檢

史上最大徵收面積的桃園航空城徵收案,目前還有許多爭議未解決,桃園市政府與交通部卻預告,在11月9日就要發布徵收公告。對此,當地居民29日到行政院前抗議,並呼籲前來開會的鄭文燦市長,應該暫緩徵收,解決爭議,也要求影響人口多達4.4萬人的桃園綠線捷運土地開發計畫,應該終止審議,退回計畫。

台灣史上最大開發案就是桃園航空城,一個走了10年的計畫,歷經了藍綠執政,卻始終沒有為城市和居民帶來繁榮;反而提到航空城時,大家聯想到的竟是迫遷、炒地皮等,違背居住正義的現象,這在鄭文燦這位五星級的桃園市長成績單上,恐怕會被記下一個缺點。

市府傷害徵收戶,同黨議員不排除帶千人上街

桃園航空城開發案涉及史上最大規模徵收案,全區有上萬戶居民受影響,徵收面積約3千公頃,這樣的規模當然不可能沒有爭議;只是,鄭文燦的做法,連自家議員都挺不下去。

民進黨桃園市議員游吾和9月帶領公民監督聯盟陣線成員,從桃園徒步北上到總統府苦行、靜坐。游吾和表示,市府團隊讓徵收戶受很大傷害,不只地上物查估作業漏估、錯估,還出現個資外洩的狀況

政壇上最常用「八面玲瓏」形容鄭文燦,此特質在航空城議題上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游吾和說,即便迫遷爭議多,鄭文燦卻能把議員、里長安撫好好的,政治手腕相當靈巧。

然而,民代沒聲音不代表民眾滿意,游吾和強調,11月9日市府將公告區段徵收;依他的判斷,徵收戶應該不會滿意宣告結果,「到時候可能是1、2000人上街頭」。

市府只在乎美化數字,議員批安置居民做得比40年前糟

鄭文燦上任前,桃園市政府大約有10年未調整攸關土地徵收價錢的「評點值」。直到去年,桃園都市計畫拆遷補償評點參考新北的制度進行調整;照理而言,制度參考新北,評點值也應比照新北的15.1元,但桃園目前只調升至12.2元,也不符合中央物價總指數,導致徵收戶會不滿。

徵收案上,市府看似給出優惠措施,但游吾和指出,以「優先區獎勵金25%」為例,25%看似金額很高,但其實母數只有部分補償金跟救濟金,而非整體迫遷補貼金,實際上不像表面那麼優渥。游吾和認為,與其提供迫遷戶最好方案,市府比較注重表面功夫,思考如何「美化數字」。

安置工作的部分,游吾和認為,市府做得不夠齊全,作為40年前「中正機場」的徵受戶之一,游說航空城案是將人民安置放在最後,待遇甚至比40年前還糟,「當時至少有興建安置街墎供徵收戶入住」,然而,這個意見至今都沒被鄭文燦採納。

航空城成效:藍營執政一年虧7百萬、鄭文燦一年虧2千萬

航空城光是「前置」的徵收作業就爭議纏身,但最大的考驗恐怕還未浮現,也就是招商問題。航空城因為土地還沒到位,無法進入實質招商階段,目前為止都只能簽訂合作備忘錄(MOU)、意向書,都不是實質「合約」

換句話說,航空城至今走了10年,但實質進入的資金還是掛鴨蛋,目前還是「空城」。市府預計明年5月會有部分地區先開始招商,但是哪些地區、面積多大都未定案;整體預估要到2027年才會完成土地交點。

航空城進度緩案,不禁讓人質疑,成立約8年的桃園航空城公司到底做了什麼?航空城公司由桃園市府100%持股,從國民黨執政時代,一年虧損約700萬,到鄭文燦執政後,一年虧損暴增至約2000萬,其中超過4成花在人事上,也讓至今累積虧損超過1億的航空城公司被視為「酬庸」。

原先該公司主要負責土地的區段徵收,但此部分已改由地政局執行,所以目前公司的業務是「預招商」;然而,桃園市無黨籍議員牛煦庭質疑,這些工作經發局可以做,在土地徵收完成前,應該凍結航空城公司預算,而不是一路虧下去,甚至還擴大規模,變成二級機關「航空城工程處」,根本是浪費公帑。

錯過台商回流,桃園條件好到招商能填滿航空城?

根據市府規劃,航空城公司的財務問題會隨招商翻轉,但牛煦庭質疑,像是未來航空城土地將開發的「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以5G跟人工智慧為核心,但研發中心預計最快2023年才完工,屆時5G搞不好都普及了,市府卻還在討論研發,「火車都過站了才吹哨」。

根據經濟部「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核准申請案件的數據,投資桃園的總金額約2200億元,占台商回流總投資額20%左右;然而,即便市府極力透過招商說明會,讓這些資金能進入航空城,卻因開發案的土地仍未到位,至今沒有資金「實際」投入,這也就讓牛煦庭認為,航空城恐怕錯過了這個「台灣產業發展最好的機會」。

讓牛煦庭對航空城開發持有悲觀想法的主因就是,市府始終無法明確指出,桃園到底具備什麼條件,讓廠商非來不可?尤其航空城整治好可能是10年後的事,屆時大廠仍願意進入投資?

牛煦庭認為,市府提出的優先產業都非常「空」,像是綠能、人工智慧、國際物流等,都無法準確評估需求量到底多大,所以看市府要把泡泡吹多大就有多大,牛煦庭擔心,會不會發展到最後,航空城只剩泡沫。

從市府的說法來看,幾乎都圍繞在「交通便利」上,但除了交通以外,桃園還有什麼優勢?桃園市時代力量議員簡智翔指出,航空城位置接近海邊,而靠海的房屋容易被侵蝕,壽命較短,加上市府招商不是特別在行,真的填得滿航空城嗎?

4任市長都拒絕不了航空城,因為市府「穩賺不賠」

面對產業開發、規劃上的種種質疑,為什麼桃園經歷4任藍綠市長,都堅持推進航空城計畫?其實鄭文燦第一任競選時,曾承諾重新檢討航空城、砍掉重練;但航空城計畫已經核定,不能調整,讓他遭到痛批得了失憶症、人格分裂,他也只能用力導正,擺脫炒地爭議,快快進入實質建議。

從呂秀蓮、朱立倫、吳志揚到鄭文燦都在推動航空城計畫,等於過去20年的縣市長都不反對航空城,顯然航空城對於「執政者」有吸引力。由於航空城採「區段徵收」,代表徵收的土地有3分之1歸市府,市府能因此獲利;也就是說,市府在航空城開發案中,扮演「穩賺不賠」的角色。

當原為「農業使用」的土地轉變更為住宅或商業用途,地價就會大幅上漲,尤其開發規模龐大的航空城;此時回歸市府的那塊地便成為稅庫財源,政府便成為既得利益者。

政見開杜絕航空城炒地皮,但市府為「第一手」獲利者

鄭文燦2任競選政見當中,都把航空城列為第一項,2014時更開出「杜絕特權炒地皮」的支票,把箭靶指向特定政商集團,透過「內線交易」炒地皮;然而,現在市府同樣因「必要性」與「公益性」備受質疑的航空城計畫,大賺一筆土地交易費,這是否亦屬於「特權炒地皮」,值得討論。

雖然鄭文燦為了防止炒地,要求業者必須完成建廠,才能取得土地所有權,若要轉手他人,買家必須連同土地廠房一同接收,可望降低「二手」炒作誘因;但其實在第一手徵收過程,早就把地價「炒翻天」了。

就地價而言,鄭文燦顯然阻止不了「炒地皮」的現象,原先一坪不到1萬的農地,靠航空城計畫就漲到一坪10萬元。此外,今年上半年全台「億元級」土地交易約808件,有101件屬於航空城計畫地,其中包括交易件數前3名地段;更因為航空城將於11月公告徵收,被封上「全台土地市場最吸金區段」的封號。

這個延宕1、20年的計畫帶給桃園新希望,但市民對航空城的印象就停留在「炒地計劃」,雖然鄭文燦很努力想要導正炒地風氣,但也很難用政策去逆轉市場,這對未來有機會更上層樓的他來說,已成特大號燙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