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疫情再起 單周死亡人數破1萬2 專家估下周全球確診數逼近2個台灣

武漢肺炎

歐洲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自10月起反彈,愛爾蘭從上週開始成為歐盟第一個恢復全國防疫封鎖措施的國家,義大利、捷克、挪威升級防疫措施,法國正考慮進一步封鎖,比利時為歐洲感染率僅次於捷克,為了防止醫療體系崩盤,一些醫院的醫護即便確診若無症狀還要繼續工作。

武漢肺炎自去年12月在中國爆發,截至28日,已逾4396萬7634人確診、116萬6923人病歿,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更預估累積至下周(11/1)全球確診數將多達4671萬,約是2個台灣的人口。

醫療緊繃!歐洲單週死亡人數超過1萬2千人

陳秀熙28日舉行線上「新冠肺炎科學防疫說明會」,並將全球的流行區域分為,北美洲、南美洲、歐洲、印度、非洲等5大地區各自面臨不同的挑戰,其中北美洲、南美洲、歐洲、印度的確診數也都將突破1千萬的感染人數。

歐洲為近2週疫情最嚴重的區域,陳秀熙分析,歐洲確診人數陡直上升,死亡人數亦有顯著成長,單週死亡人數超過1萬2千人,顯示歐洲在醫療量能上供不應求。

目前歐洲單週新增確診人數來到148萬,以法國、英國、俄羅斯、義大利、西班牙,捷克,新增最多。

與歐洲大部分國家一樣第二波疫情嚴重程度超過第一波,愛爾蘭在22日開始全國封城6週限制移動範圍,然而,德國、捷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在政府緊縮防疫措施時,均出現抗議,在民眾對防疫措施感到倦怠的情況下,如何盡速控制防疫對政府而言將是一大挑戰。

南美洲疫情趨緩;美國、印度疫情依舊嚴峻

美國的疫情持續嚴峻,相較於上周平均每日新增個案5萬5千例,本周高達6萬7千例,甚至一度單日新增確診數超過8萬例。

陳秀熙觀察,美國的確診人數與康復人數差距比其他區域來的大,顯示需要投入更多的治療。

南美洲的疫情除了哥倫比亞、阿根廷持續燒不停外,其他國家則正在趨緩中,烏拉圭為疫情控制最好的國家平均每日新增個案約20例,陳秀熙解釋,烏拉圭在首例確診出現後,迅速宣布關閉所有公共場所和潛在人群聚集場所,如酒吧、教堂等,防疫措施是否落實在南美洲疫情的控制上有相當大的區別。

非洲則是當部分國家疫情穩後,又有部分國家疫情上升,在本周肯亞、利比亞、蒙洛哥,及安哥拉新增個案又創新高,在解封之後,如何不復燃成為非洲國家共同的考題;印度為全世界疫情要得到控制的關鍵,且印度確診病例數不斷上升,死亡人數雖然趨緩,通報是否確實令陳秀熙感到懷疑。

75%的人接種,保護力至少要有70%才能避免大流行

陳秀熙表示,疫情持續大流行,開始產生兩派論點,一派學者認為,非藥物的防疫措施,如檢測、隔離,社交距離等,能有效控制疫情;另一派學者開始主張,要讓人自然感染,尤其是年輕人來達到族群免疫,避免長期的經濟損失與各方面不方便的衝擊。

不過,當然要自然感染來達成族群免疫,勢必會犧牲掉一部分人也令人感到憂心,然而,對於這兩派的論點,陳秀熙指出,共識還是加速疫苗發展。

疫苗的效益就顯得相當重要,公衛學者古玫生根據美國學者發表的模擬分析指出,當R0為2.5-3.5時,假設全部的人都接種疫苗,疫苗至少需要60%保護力才可以預防大流行的發生,然而,如果有75%的人接種疫苗,在無任何其他措施,如保持社交距離等,要避免大流行疫苗至少需要有70%的保護力,若要消滅武漢肺炎疫苗至少需要80%的保護力。

陳秀熙對疫苗發展有信心

只是目前疫苗的保護力有多少呢?博士鄭雅中表示,疫苗的保會例會隨著劑量、接踵劑數、年齡,與接踵後的等待天數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整理目前疫苗研發的資料,鄭雅中指出,若以接種者中和抗體濃度要高於25%的武肺康復者為切點,美國Moderna個案年齡在56-71歲施打高劑量的可能性高達88%,低劑量則有62%;牛津大學與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 AZ)合作疫苗在接種兩劑後18-55歲受試者有62%。

陳秀熙說,從目前的各疫苗實驗結果來看,幾乎都有50%的機率能產生與康復者的抗體的保護力相同,且各疫苗研發效益都是朝60%-70%進行,表示疫苗能夠達到群體免疫的可能性就相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