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的全球經濟 胡定吾:看好電子支付與通膨下的原物料行情

全球經濟

「今天演講的稿子,我10天前就已經寫好,本來寫疫情已經趨緩…」生華生技董事長胡定吾28日在「COVID-19對台灣生技產業挑戰」論壇上說,沒想到現在全球第二波疫情大爆發,就馬上改了內容,言畢台下聽眾大笑。

28日胡定吾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之邀分析疫情對整體經濟的衝擊,早年曾經出任中華開發總經理、是台灣最早的創業投資銀行家之一的胡定吾,對投資方向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面對美國2020年第二季GDP衰退31%,胡定吾表示,到目前為止消費者信心還沒恢復,原因很簡單,因為天氣變冷了,第二波疫情又來了。

經濟數據衰退但美股卻跌不下來

「講個好笑的事,中國地母經裡對庚子年很多預言,第一,中國有大水,第二,會死很多人,今年冬天看起來危險。」胡定吾說。

經濟數據衰退但美股卻維持高檔,跌不下來,胡定吾解析說,因為美國政府每個月幾乎是120億美元挹注市場,股市維持高檔而利率維持低檔,美國政府這一波寬鬆救經濟,可能是史無前例的,因為上一次美國政府強力救經濟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第4季,當時美國當時用6年、3次的量化寬鬆,花了4兆美元挹注市場,然而這次卻是上一次的4倍規模。

「今年3月美股創最大跌幅後,美國政府才3個月時間就花了3兆美元救市,非常驚人,美國政府手筆是全世界很少見的大手筆。」

他分析說,聯準會一方面印製鈔票,然後向財政部買公債,財政部拿到錢以後,做了幾件驚人的事情,第一,每個美國人一千兩百元美元津貼。第二,中小企業只要員工保留住就給津貼,自己一位朋友公司員工不到20個人就領了100萬美元救助,第三,對大企業補助。

美國政府其實在拯救金融體系

如果失業率高、公司營運不好,在全球不景氣最脆弱的是金融體系,胡定吾指出,美國政府其實拯救的是金融體系,當然,這麼多美元釋放出來,將重演一次世界大戰後通貨膨脹的結果,投資人對債券市場需求下降,因為同時有違約風險,又有通膨風險,公債利息將低到不像樣。

胡定吾從產業面分析說,非核心消費產業,例如郵輪、旅遊業、工業能源,在這一波受創最深,但美國倒閉的公司家數,並沒有比平常多,美國政府還在支撐。

這次受惠最多伺服器,因為宅經濟的需求大爆發,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也是大爆發。再者,這次疫情發展讓電子商務成長的非常快,他強調「尤其零接觸經濟最夯,成長第一如電子支付產業,大家可以用…用街口。」台下聽眾馬上想到他兒子胡亦嘉,引起一陣笑聲。

非接觸經濟大成長,電子支付前景看多

胡定吾說,專業機構已經預測到2024年電子商務占全球零售業可到20%,疫情成為有史以來推動力最強的因子。第二高速成長的是快遞和配送業,可以免出門,自己的朋友從美國回台接受隔離,覺得旅館供餐不好吃,都外叫Foodpada。

疫情之後,他認為兩大產業反彈,第一,原物料行情會回來,原因是美元走弱,第二,這次遭到重創的非核心消費產業也會反彈「已經有朋友跟我說,明年7月以後郵輪以後已訂不到位置了。」

還有,他認為,在主要國家加速5G網路建設下,資訊科技業將有表現機會;持續低率環境使金融業利息收入承壓,然呆帳提存將因景氣逐漸復甦而下降,整體獲利可望改善。

至於台灣,第二季GDP近四年來首次負增長(-0.58%),但在美中貿易衝突下,全球產業供應鏈已開始重新布局,資本形成自2019年即顯著增長。

下半年消費性電子新品、5G通訊應用陸續推出,加上台商回流擴產效益延續,有助於整體經濟穩定。整體失業率已連續3個月走低。疫情對台灣資本市場後市影響,美、台股市已完全收復失地,台幣匯率受益於強勢科技股與弱勢美元,疫情也讓台灣生技類股表現出色。

研發出疫苗或藥品,各國邊境才能放心解封

然而要真正解決各國經濟問題,邊境開放才是最後解方,這點又仰賴疫苗,然而即使疫苗問世,疫苗防護力並非百分之百,新冠病毒不斷變異,疫苗保護力效期無法太長,最終還是需要有效的藥物如瑞德西韋(Remdesivir))才是解方。

針對民眾提問「COVID-19除了瑞德西韋,還有其他解藥嗎?」,胡定吾說「有的」。   目前美國FDA只有核准二項緊急授權(EUA)使用的藥,分別是瑞德西韋,唯這項核准只限於12歲以上以及體重40公斤以上的住院病人使用。

第二項是COVID-19康復者血漿(COVID-19 Convalescent Plasma, CCP),其中可能含有可以幫助COVID-19患者的抗體。但這項療法其實也有許多爭議,包括安全性以及抗體有效性。

另外,常聽到的地塞米松(類固醇)是一種推薦使用呼吸機或補氧設備的COVID-19住院患者使用的抗炎藥物。COVID-19重症患者可能會出現全身炎症,導致肺損傷及器官衰竭。在一項對COVID-19住院患者的試驗中,服用過地塞米松的患者死亡人數更少,因此成為FDA建議藥物。

各國醫療供應鏈重整,醫藥創新得以加值

至於其他候選藥物皆在臨床試驗中,包括抗體藥物的雞尾酒療法(川普推薦,但缺點是就算成功,製程很難放大且非常昂貴)另外就是備受期待,在cell雜誌發表,被發現為新冠病毒的阿基里斯腱的CK2 抑制劑Silmitasertib(CX-4945)也即將進入臨床,一起為解決新冠疫情而努力。

就中長期來看,新冠疫情爆發,對⽣技製藥的商業化帶來非常巨⼤的威脅,原本應該進⾏的臨床試驗受到延誤⽽導致⼤量的資⾦流失,如此趨勢之下⼤藥廠將開始收購較為脆弱的公司,2020年疫情使生技製藥產業授權也更加活躍。

全球醫藥支出成長率短暫震盪後,預期長線仍將穩定成長,而疫情下的患者與使用者行為改變,將可望為醫藥創新加值。長期說來,全球供應鏈將更重視自給自足,醫療照護系統因承受龐大的壓力,將重新獲得當局檢視;另外,各大藥商在醫藥研究資源應思考是否應重新分配也是項重要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