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台大生 Z世代青少年的情緒難題 教育部資源、人力準備好了?

教育議題

台灣大學在上周發生3起學生輕生事件,淡江大學也在周末傳出有學生墜樓意外,讓青少年心理健康輔導與自殺相關緊急處理機制重新被社會檢視。

教育部長潘文忠要求,各校要落實三級輔導,第一級由教師來關切學生,第二級是了解那些是需要高關懷的學生,若有進一步需要可透過第三級轉介,並強調若校園輔導人力不足,教育部在預算會給予支持。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呼籲,不要因為現在是發生在台大,有名校光環所以大家才注意,實際上從數據上來看,全球青少年都面臨相同的問題,亟需關注。

自殺意圖人數攀升,教育部投入的資源足夠嗎?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6日審查預算案,潘文忠與台大校長管中閔等國立大學校長備詢。

民眾黨立委高虹安指出,2009年到2017年大專院校自殺死亡人數從52人降到47人,但2019年卻升高到59人有自殺意圖並付諸行動的人數成長,從前一年不到800人到2019年爬升到1350人。而潘文忠亦坦言,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各級學校有76人因自殺死亡,1千多人意圖自殺。

顯見學生自殺問題絕非個案,但學校甚至社會有注意到問題的嚴重性嗎?事發之後,最多關注的學校的心理輔導資源,以台大為例,心理師資專任25位、兼任21位,符合《學生輔導法》,專科以上學校輔導師生比1:1200,但面對已破萬人次的需求,仍供不應求,更何況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全國有25所大專校院未達標,其中有7所是國立大學。

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認為,明年專業輔導人力預算編列1.66億,扣除9成人事費,僅剩2千萬資源明顯不足,尤其要特別注意到15-24歲的青少年是唯一自殺率在上升的年齡層。

他舉例,長照2.0上路後,65歲以上長者的自殺率明顯下降,教育部應投入更多資源,做輔導紀錄連結、高風險家庭列追蹤輔導個案等,不是像過去發生情殺案件,做情感教育只是請名人演講,而沒有針對真正有需求的人進行輔導。

青少年的自殺率逐年攀高,政府應多加重視。

Z世代深陷情緒困擾,全台心理衛生課程少之又少

對此,潘文忠承諾,目前全國25所大專校院未達標,其中有7所是國立大學,教育部會檢討相關經費,「明年一定達標」。

管中閔則強調,台大明年會再增聘6位兼任輔導老師,且若同學緊急有需要,到心輔中心都可以直接與老師對談。

國民黨立委林奕華表示,除了自殺防護網外,應該更積極建立心理健康促進網,再者,心理衛生協會曾做過統計,106學年度全台大專校院開有心理健康課程僅27門、21系、16校;心理衛生課程為37門、26系、22校,換算下來,全台約只有千分之2的學生有上過類似課程,且大部分都是專業系所開設,請教育部在通識課程設計上要多加留意。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盤點全球青少年自殺情況,日本2018年18歲以下自殺案件數共332起,比2017年增加33%,創下1988年以來最高紀錄;南韓2016年自殺成為兒童及青少年首要死因;印度2016年有9474名學生自殺,換言之,在印度每55分鐘就有一名學生身亡;美國過去10年內,年輕人口產生自殺想法、計畫和自殺未遂的比率亦大幅上升。

楊聰財從整個Z世代(1995年以後出生的人)來看,他們為網路原住民,而網路很容易讓人得到很多資訊,加上社群媒體有美化效應,大家都會分享自己好的一面,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有些人的特質是比較低自信、比較追求完美,或冠軍性格,這樣他就容易把自己置於風險之中,且世界衛生組織發現,不論是開發中國家還是已開發中國家都有同樣趨勢。

不是只有頂大才有困擾,所有人都可以伸出援手

他也不諱言,放諸全球都有名校光環的環境效應,而「上週剛好事情發生在台大,台灣大學的龍頭,且接二連三,所以大家才這麼矚目」,不然從數字上來,台灣兒童青少年的自殺死亡確實在增加。

楊聰財觀察,多數學校輔導教師是供不應求,往好的方向想台灣年輕人願意去尋求管道、希望獲得協助,所以適當增配心理諮商有其必要,此外,台大有意開放夜間輔導專線,他也很認同,24小時的專線有時候適當的陪伴傾聽是對求助者而言是有意義的。

楊聰財建議可以加強運用導師制度、以及學生族群間的家族制,甚至校方可以鼓勵學生善用校外資源,有些學生在學校會不好意思講,可以提供經費,讓他去用外面的資源。

而身旁的同學則可以「傾聽、陪伴、帶動」來幫助有困擾的朋友,楊聰財說運動,可以讓腦袋增加多巴胺、血清素、新腎上腺素,還有腦內啡的分泌,都會對精神狀態產生正面效果,一起到校園走一走就是好事一件。

自殺防治協會則提出,「一問二應三轉介」,如果察覺你周遭的人傳遞出不太想活的訊息,增加與他的互動,但若持續觀察到狀況有明顯的睡眠障礙、食慾下降等症狀已持續2周,可以幫他轉介到學校輔導室、向導師反映、各縣市的心理衛生中心,或到醫院就診。

楊聰財強調,不論是不是前面的學校,大學生都會面臨課業、同儕、家人等難題與壓力,需要各界共同關心青少年。

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