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突大轉彎 《私校退場條例》變「師生退場、董事發財」方案?

教育議題

少子化衝擊已從大專校院蔓延到高中職,教育部「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自2017年11月行政院院會通過後,就一直躺在立法院等待審議,因為立法院屆期不連續,教育部重新研擬,4月預告「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草案(簡稱《私校退場條例》草案》),並在9月23日送進行政院審議。

不過,高教工會發現送院會版草案出現「漏洞條款」,讓整個立法精神大轉彎,變成了「師生退場,董事發財」的方案,呼籲行政院長蘇貞昌要全面改正,管好教育部與私立大專。

2年後大一新生將跌破20萬大關

根據教育部統計,2022年大學大一新生人數將跌破20萬人大關,又2028年因出生當年逢虎年,出生人口數大減,相較2012年(出生年為龍年)新生減少約11.6萬人,減少幅度高達4成。

大專院校逐步退場是不可避免,也是正在進行式。10年內已有5所大專校院停辦退場,分別為2014年的高鳳數位內容學院與永達技術學院、2018年的高美醫護管理專科學校、2019年的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及今年的南榮科技大學。

這5所學校的共同點是均發生學生還沒畢業就遭惡性清空,更有學生是看電視才知道學校要倒了。隨著私校問題層出不窮,訂定《私校退場條例》雖然有點晚,但有其必要性。

出現漏洞條款,教育部在教大學趕快把師生趕走?

高教工會檢視《私校退場條例》卻發現,表面被教育部列為「專案輔導學校」的大專校院輔導滿3年依舊未脫離輔導名單者,應立即停招、一年後停辦,2個月後解散校產全面歸公,9月送入院會的版本卻多了一條,讓專案輔導學校可以在3年改善期間內,「依私立學校法向學校主管機關或學校法人主管機關申請改制、與其他學校法人或學校合併、停辦所設學校後改辦其他教育、文化或社會福利事業」。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直言,這根本就是在教私立學校如果被列專案輔導,3年內一定要趕快把師生趕走、執行惡性退場,就可以全面規避公益董事,不用校產歸公。「最後的結果是,這樣的法案無法解決任何既有的問題」。

專案輔導門高,學校只會想盡辦法規避

此外,林柏儀指出,在2017年版本,若學校學生人數未達3千人,註冊率連續2年未達6成,原則上就會被專案輔導,但此次草案「預警」與「專案輔導」門檻過高,一所大學竟然要5成以上系所師資質量違反法定規定,才會「預警」,未改善才要被「專案輔導」。

「反過來說,你有49%的科系都違規,一個學校11個科系5科系都違規,但他沒有到5成,就連預警都不用。」林柏儀表示,教育部規定未停招科系應聘至少7名專任教師,停招後第一年至少聘5名,但很多私校為了節省成本全部聘兼任,像是稻江正在發生,學校會想盡辦法來規避門檻,導致只要主動清空師生,大規模縮減學校規模,就能規避退場條例。

學生要原校畢業,永達停辦4成同學輟學

高教工會辦公室主任陳書涵強調,一般大眾對私校退場有3大迷思,第一私立學校從來都不是私有、私人的,不論法律上還是實質上,私立學校長年以來的資源累積就是來自於學生的學雜費與政府獎補助,私立學校只是政府將教育委託由私人代為管理,如果今天學校要停辦,將學校的資源回歸公共使用,是理所當然的。

第二,很多大眾說台灣大學太多,讓私校倒一倒也不是壞事,但從過往的經驗,「我們以為台灣少了非常多的私立大學,實際都只有師生被清空,但到現在學校董事會都還持有這些校產」;第三,教育部常表示轉型是為了資源再利用,工會也不反對,但私校停辦退場後的資源再利用,是回到公共利益,還是私校董事發大財的再利用。

台灣過去每次學校停辦,首當其衝的就是學生,林柏儀也擔心,此次草案預設停招一年即要停辦,學生將面臨強迫轉學或輟學,應讓學生原校畢業。他指出,永達停辦時仍有625位學生,但3年後追查,僅339人如期畢業,有4成同學輟學。

大轉彎!高教工會:教育部與私校之間有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

亞太技術學院在2019年停辦後,近期被媒體報導「學校用假人充當警衛」,形同鬼城,至今尚未進入清算,歸公給地方政府。

前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助理教授黃惠芝批評,董事會違法不需要負責,還進行校產拍賣,這些校產都是由國家長年補助累積下來的教學設備,被拍賣的校產裡,沒有一樣是由董事會自行捐資採購。

高教工會質疑,過去20年來教育部有大量的高官(3位部長、10位教育部常務或政務次長、4位高教或技職司長),退休後到私立大專院校擔任校長、副校長、主秘、講座教授「雙薪門神」職位,《私校退場條例》草案從4月到9月大轉彎,「刻意製造漏洞」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教育部與私立大專院校有盤根錯節的利益。

高教工會呼籲,行政院應立即改正,貿然推行現有《私校退場條例》草案,勢必將製造新一波高教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