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斷橋最終調查報告出爐:這些問題恐成為全台橋樑工程隱憂

公共安全

去年10月1日上午9時30分發生南方澳大橋斷裂重大事故震驚社會大眾,當時墜落的橋面壓毀3艘停靠於南方澳大橋下的漁船,造成6名船員罹難,9名船員、1名油罐車駕駛員及3名執行搶救的人員受傷。

今(25)日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也公布最終調查報告,事故主要原因是鋼索鏽蝕承載力不足,加上管理不當,檢測方式不完備,事故前3年多都未檢測。

運安會在最終調查報告中指出,南方澳大橋位於漁港出海口,屬重鹽害、高濕度區域。大橋於使用多年後,吊索系統防水設施逐漸劣化,橋面端錨與鋼絞線長時間處於具鹽分的積水環境中,導致10、11、12、13號橋面端錨處數束鋼絞線於事故發生前陸續銹斷,吊索有效殘餘截面積僅剩22至27%。

今日公布南方澳斷橋事故最終調查,委員葉名山說明斷橋原因。(攝影/趙世勳)

橋面結構受破壞,造成錨頭「連續斷裂」釀傷亡

根據調查,當中油油罐車行經大橋10號吊索附近,11號吊索系統生銹鋼絞線之殘餘強度因無法承受負載而斷裂,接著相鄰之10、12號吊索及9、13號吊索系統橋面端錨處之銹蝕鋼絞線陸續斷裂,後續造成8號錨頭,6號錨頭及7號吊索,4、5號錨頭,3號錨頭,2號錨頭,及1號錨頭等其他吊索系統之連鎖破壞。

同時,橋面大梁鋼構應力隨著吊索破壞數目之增加而逐漸上升,當吊索全數破壞時,橋面大梁鋼構已產生顯著破壞,導致大橋斷裂崩塌。

2020年10月1日,搜救人員下潛至漁船內搜索受難漁工。(攝影/趙世勳)

避免再次出現斷橋案例 運安會提出更完善人員訓練

由於南方澳斷橋的主因,是因為鄰近沿海地區,受到鹽害與高濕度日積月累的影響,所以在表面上的檢測是無法一下檢測出問題的。

運安會調查官王興中也指出,端錨與鋼絞線鏽斷部分,檢測人員必須進入隱蔽處才會發現,但過去的公路橋樑檢測規範,並未要求檢測人員一定要進到隱蔽處進行檢查,南方澳大橋在98年曾有檢測人員進行檢查,但當時並未發現鏽蝕,之後的幾次檢測都未有檢測人員進入隱蔽處查看,也就未發現鏽蝕問題。

今日公布南方澳斷橋事故最終調查,運安會顧問與調查官正在審閱資料。(攝影/趙世勳)

此外,運安會也建議交通部應儘速盤點所屬單位轄下所有橋樑,納管未歸類於公路系統之橋梁並建立養護機制。檢討「交通部公路橋梁檢測人員資格與培訓要點」,針對特殊性橋梁檢測之培訓課程內容,提供橋梁檢測人員適當之特殊性橋樑檢測方式及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