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亞洲劇場:中國、印度、日本

書摘

我們必須了解昔日亞洲面臨歐美工業化的故事,因為正是這個故事形塑了我們繼承、並於今日迅速重新洗牌的世界。1820年擁有全球高達37%人口的中國,發現自己被數個疆域不及自己1/10的國家羞辱了。雖然中國成功避免在19世紀被直接殖民,卻未能避免混亂、軍事挫敗、主權遭歐洲帝國列強侵蝕。

人口占世界20%的印度更慘。從18世紀中葉開始,印度一步一步被東印度公司併吞,到1858年完全淪入大英帝國之手,帝國正式從東印度公司承接殖民統治的工作。

日本是亞洲相對成功的故事,不僅保住主權,也順利在19世紀末開啟工業化之路,儘管所得仍低於歐洲甚多。拜工業化所賜,日本從19世紀末開始成為亞洲的軍事強權,直到二次世界大戰戰敗為止。解析這三國路徑大不同的原因,是經濟史和政治史最艱鉅的任務之一。

中國軍事挫敗,主權遭歐洲列強侵蝕

中國的故事從1793年開始,當時英國使節團請求中國開放中英通商,遭到清朝皇帝斷然拒絕。清朝皇帝不認為兩國通商有何好處,便打發了使節團。第二次的出使任務在1816年鎩羽而歸。而當英國人下一次回來,就是來尋仇了,他們在1839年發動惡名昭彰的鴉片戰爭。這一次,英國人不接受拒絕,中國被迫開放對英貿易——不僅是一般的買賣,還有來自印度、由英國商人兜售的鴉片。當中國官員反對並打算沒收被帶進中國水域的鴉片,英國便以發動戰爭作為回應。一支英國遠征軍連連進犯沿海城市和港口,逼清廷於1842年簽下《南京條約》——開放包括上海在內的四個港口通商,並將香港島「永久」轉讓給英國。而英國食髓知味,在1850年代增加要求,因此爆發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至1860年);這一次,英法聯軍攻進北京,放火燒了圓明園。

歐洲帝國主義者的侵略讓中國陷入百年難以掙脫的經濟困境。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蒙羞後,史稱「太平天國之亂」的內亂在1850到1864年間爆發,清廷與自稱耶穌的支持者針鋒相對。叛變最終演變成一場全面戰爭,多達數千萬人死亡。中國試著從流血屠殺中恢復,並於19世紀後半進行「戊戌變法」,期盼能與歐洲人抗衡;但清廷始終無法制定一貫的改革計畫,也無力抵抗歐洲帝國主義者變本加厲的要求。1899年,另一場反對清廷對歐洲人讓步的叛亂爆發,「義和團之亂」再次引來歐洲列強的武力威懾。1901年,清廷在列強脅迫下簽訂「辛丑條約」,允許外國強權駐軍北京,並支付賠款。

中共成立後動盪並沒有結束,1978年才開始經濟轉型

清朝的權力終於在1912年崩潰,孫中山宣布建立中華民國;但不出幾年,整頓秩序、改革和經濟發展的機會再次因內部動亂煙消雲散。中國的國土四分五裂,軍閥割據爭權。1927年,國民政府對中國共產黨發動攻擊,引爆一場將持續至1949年的內戰。日本在1931年進犯中國,蠻橫地占領中國的部分區域,直到1945年日本於二戰戰敗為止。以毛澤東為首的人民解放軍(共產黨軍)在1949年擊敗蔣介石率領的國民政府軍(國民黨軍),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圖片來源/大塊文化提供)

中國的動盪沒有就此結束。新中國在1950年代實施蘇維埃式的中央計畫經濟,但同年代晚期,毛澤東對其成果感到不耐,遂發動「大躍進」來加速工業化,結果引發混亂與飢荒,農人被迫離開田地,為毛澤東以土法煉鋼建國的幻想投入貧乏的資源與勞力,約有四千五百萬人因此餓死。但毛澤東惹的亂子還沒完,因為他隨即發動文化大革命,導致另一波十年混亂——從1966年到他1976年去世為止。直到1978年(第一次鴉片戰爭130年後),中國才終於展開以市場為基礎的經濟改革與轉型。而此時的中國是貧窮的農村經濟體,人均所得不到西歐的1/10。

印度從世界最大製造國到被東印度公司併吞

印度也是一則長期衰退的故事。17世紀時,印度還是蒙兀兒統治的一統國家。它是世界1/4人口的家園,產出也約占全球1/4。當時印度顯然是世界最大的製造國,紡織品廣受歐洲消費者欣賞和喜愛;但一如中國,印度相較於工業國家的人均所得,以及在世界經濟的分量,都從崇高的位置一落千丈,到20世紀後半才開始復甦。

印度的衰退始於蒙兀兒政權在17世紀晚期遭遇的重重難關。在印度西部,蒙兀兒的統治受到諸多強敵挑戰,包括波斯、旁遮普的錫克人(Sikh)邦聯、德干高原新崛起的馬拉塔帝國(Maratha Empire)。馬拉塔帝國在數場戰役中打敗蒙兀兒人,進而掌控印度大半地區。在東部的孟加拉,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私人軍隊在1757年的普拉西戰役(Battle of Plassey)中打敗統治的王公,為該公司取得對孟加拉的實質控制與徵稅權力。該公司也成功在東南沿海的戰役中擊敗法國(此為英法七年戰爭的全球戰場之一)。自此,蒙兀兒的統治可說名存實亡了。

1974年獨立但經濟已經積弱不振

從普拉西戰役到1857年印度民族起義(Indian Rebellion of 1857)為止,東印度公司打了無數場戰爭,包括1775到1818年間與馬拉塔帝國的三場戰事,因而掌控了印度全境。英國人的統治嚴酷且極具破壞力,數場飢荒和冷酷的暴政導致數百萬人喪命。公司官員腐敗成性,使英國政府在18世紀末出手接管部分公司事務與政策,因此19世紀前半,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可說是公司與王室共治。1857年,反抗英國統治的印度叛亂被徹底擊潰,英國政府利用此事直接接手對印度的控制,創立英屬印度(British Raj),直到印度在1974年脫離殖民統治獨立為止。

英國的經濟政策導致了印度的經濟與社會積弱不振。歷史學家普拉桑南.帕塔薩拉蒂(PrasannanParthasarathi)說得生動:英國於整個18世紀實行貿易保護制度,讓印度著名的紡織品無法打入英國市場,最終使得數百萬紡紗及編織者在19世紀落入貧窮,這絕非自由市場的勝利;英國是透過一連串的措施才在18世紀打敗印度紡織業,包括越漸嚴格地禁止印度紡織品進口。帕塔薩拉蒂這麼總結這一連串的政策:

從17世紀末,英國製棉業就與國家保護政策並轡擴張。1700年禁止印度染色及印花布進口,大幅提振了英國的織物印花產業,也壟斷國內市場的供給。1721年禁止印度白棉布(calico)進口,促使英國製造業者尋找並發展當地製造的代用品,以頂替先前從次大陸進口的產品。1770年代,隨著阿克萊特(Arkwright)水力紡紗機和克朗普頓(Crompton)走錠紡紗機的發明,替代任務圓滿功成。但保護年代並未就此結束。1780年代針對印度平紋細布徵收的關稅,協助英國平紋細布製造業者擴張及改善他們的製造能力。貿易政策是英國棉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塊。

從1858年到印度獨立,英國的政策旨在將印度變成英國市場的原料供應者,而非紡織成品製造業的競爭對手。英國殘酷地統治農村,袖手旁觀數場飢荒發生——那既反映自然天候,也反映英國有多麼漠視印度人的性命。基本的健康、教育、糧食救濟等服務付之闕如,任憑廣大的貧窮人口和大抵不識字的農民自生自滅。當全球於二十世紀前半出現好幾個工業化(例如鋼鐵),印度的工業化和發展則要等到政治獨立才能起步。而在獨立之際,印度的不識字率高達80至85%,1950到1955年期間的預期壽命只有37年。

17世紀亞洲唯一工業化的地方

17世紀的工業化在亞洲只發生於一個地方:日本。只有日本不但能避免屈從於歐洲,還以內部改革推動早期的工業化。日本的成功反映了它的歷史、地理和面對歐美帝國主義威脅時的有效改革,三者缺一不可。日本的早期近代史可追溯到1603年,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將日本一統於他的封建統治。德川幕府從1603年統治到1868年,定都江戶(今東京),天皇則在京都擔任象徵性的元首。1635年,日本斷然限制國際接觸和貿易,阻止基督教和西方列強對日本政治和社會與日俱增的影響。貿易僅限少數港口,也僅限從中國、韓國、荷蘭歸航的船隻。

德川時代是內部和平的時代,也是文化、基礎教育、農業強化、都市化和原始工業(高勞力密集工業)發展的時代。根據麥迪森的估計,日本的人口從1600年的1850萬,增長到1870年的3440萬。到德川時代晚期,約有40到50%的男性和15到20%的女性識字,以那個年代而言相當高。早在1750年,江戶的人口就有120萬人,另外四個大城(大阪、京都、名古屋、金澤)的人口也都超過10萬。

日本在1853年以後的發展是史上最驚人的歷程之一。那一年,美國海軍軍艦在培里准將(Commodore Perry)率領下進入江戶灣,培里要求日本比照中國和印度對歐洲列強開放的方式對美通商。日本一如中國和印度,面臨著西方帝國進犯的嚴峻威脅;但只有日本回應得夠快、夠一致,讓它能夠阻止外人入侵、捍衛主權,進而開啟成功工業化的階段。

地理也為日本的成功扮演要角。群島地形讓日本較能抵禦侵略,農業生產力確保糧食能自給自足,本土出產的煤礦也提供早期工業化的基礎。而作為一個聚落密度高、部分都市化的社會,日本遠比中國或印度更能決然且有效地實行經濟、政治、社會改革。憑藉著幸運和得當的策略,日本得以在19世紀後半維持統一陣線,對抗歐美的威脅,並且在20世紀初成功現代化。

廢除封建制度,20世界初成功現代化

決定性的事件發生在1868年,德川封建體制下的一群氏族以擁立天皇、反對德川幕府統治為名起義。之後的明治維新便企求以現代化的日本因應西方的挑戰。封建制度遭廢除,封建領主(大名)轉任地方行政官,受新的中央集權政府管制。封建社會的四個階級也隨之打破,其中包括武士階級的解體。

日本政府也派出岩倉使節團(Iwakura Mission)進行傑出的外交計畫:資深日本外交官員周遊世界,與歐美建立新的外交關係,並研究海外的最佳實務,以作為日本許多關鍵領域改革的基礎,包括政府架構、中央銀行、軍事、高等教育、工業化等等。

於是,這造就了一場幾乎風平浪靜的成功轉型(除了1877年短命的西南事變﹝Satsuma Rebellion﹞外)。這樣的結果或可稱作一場反對德川時代封建制度的「資本主義革命」。工業開始成長、基礎建設扎根、外國專家為日本帶來新的機器技術、帝國大學設立,到了1890年代,日本已成為亞洲的工業重地。

在1870到1890年間,日本的人均GDP以年均1.6%的速度成長;軍事實力的成果則在1894到1895年甲午戰爭中展現:日本打敗了中國,在臺灣建立帝國統治。接著日本在1904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擊敗俄國,復於1905年在韓國建立帝國統治。儘管日本在人均所得上仍遠遠落後於歐美,但1913年時,日本的人均所得大約是中國的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