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17件重大兒少性侵調查》過半數受害者為男性 完善揭弊者保護機制在哪裏?

社會議題

「第一個鈕扣扣錯的時候,必須有人去提醒,不然後面整排都扣錯了,已經侵害很多人,再來做責任通報已經為時已晚」兒少性侵案件層出不窮,監察院分析過去10年調查的17件重大兒少性侵犯罪案件,發現政府對於吹哨者保護不足,導致揭弊者揪性侵狼困難重重。

監察委員葉大華指出,如果校園中沒有一個友善環境支持揭弊,可能造成的後續就是演變成一個集體、持續性的性侵。

受害者多達247人,身心障礙兒少尤其需要關注

根據衛福部統計性侵害通報,2019年共8160人受害,其中0至18歲共5272位被害者,占64.6%,而兒少性侵害通報案件中,小學至高中就學階段被害者占94.3%。

監察委員紀惠容、王美玉、張菊芳,及葉大華今年8月啟動「政府對防範兒少性侵案件執行成效之探討」通案調查研究,於8日舉行期中專題發表會。

在過去17件重大兒少性侵犯罪案件,監察院彈劾4件(28人)、糾舉1件、糾正16件、檢討改進17件,及建議議處失職人員8件。

監委說明,其中11件發生在學校、6件發生在安置機構內,包含2件兒少機構與4件身障安置機構,被害人多達247人,非身心障礙者12件共135人,身心障礙者5件共112人。

共計113名加害者,其中1人加害者性侵多名被害者案件計12件,5件屬互相集體性侵害件,並有4件由被害人轉為加害人;14件為非身心障礙共22人、3件為身心障礙共91人。

值得注意的是,衛福部統計身障障礙者在機構內發生性侵害案比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紀惠容表示,身心障礙者的脆弱處境尤其值得關注。

男性受害者不少於女性!無即時處理恐讓被害人成加害人

在受害者性別分析的部分,男性共124位、女性123位,男女並無明顯差異,甚至還多出1人。

葉大華指出,性侵害是非常隱私的傷害,不論男女在社會文化壓力之下,要主動揭露尤其是年紀偏小的受害人,其實非常困難,再加上男性他不符合完美被害人的刻板印象,更不容易主動求助或站出來舉發。

葉大華表示,雖然我們比較容易在媒體上看到女童或少女被性侵的問題,但男性兒少性侵害人數逐年增加,特別是在身障學校或安置機構中,男性受害者的比率更加顯著,而男性受害者兒少一個更大的議題就是,如果無法及時去提供輔導或處理,很容易從被害者變成加害者。

「男性的受害兒少,尤其年紀偏小學或國中的兒少,他們的處境更為弱勢。」葉大華說,揭弊文化非常重要,跟法律上所賦予的通報責任是不同面向,政府應該思考如何建立揭弊制度。

揭弊者壓力大甚至身心出了狀況!監委呼籲健全吹哨者保護

調查發現,揭弊者常因勢單力薄、礙於權勢、機構文化、生活壓力而不敢把案件講出來;一旦講出來,在職場上又屢不利對待,可能是同事與長官的指指點點、被迫調職、調校、離職或退休等,亦有受訪者表示,在揭弊後產生「替代性創傷症候群」或憂鬱症等心理疾病。

不過,當揭弊者已經鼓起勇氣揭發後,紀惠容指出,他們最不能接受的還是案件未被妥善處理,這些都可能導致有機會成為吹哨者的人裹足不前。

監委建議,應完備性侵揭弊程序及保障揭弊者的工作權及身分保密等相關保護措施,至於是否要專法?王美玉說,監察院為事後權,是將問題呈現給行政院與立法院,揭弊者多來自學校的老師,其壓力可想而知,我們只是提供給大家參考,該如何給予保障,是否要立專法,都可以進一步思考。

然而,《揭弊者保護法》去年草案送入立法院審議後,由於各委員對保護範圍界定有歧見,僵持不下,今年新國會上路,行政院尚未通過有關揭弊者保護的草案。

監委也認為,要建立機關外的第三方調查與審議機制,以降低兒少性侵害犯罪黑數,彰顯我國維護兒少人權與人身安全的決心。

完整的研究報告預計於明年7月31日完成,屆時4位監委間針對政府防範兒少性侵案之施政提出完整建議;此次調查最特別的是,為了廣泛收集社會大眾意見,以形成此通案的周全結論,已於監察院全球資訊網設置「兒少性侵害防治問卷調查」專區,利邀民眾不吝上網提供意見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