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年燒健保533億奪冠》冬季如何「養腎」?營養師:必做「5件事」

醫療保健

大雪是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3節氣,大約在每年的12月7或8日,此時要避免讓身體受寒,中醫觀點認為宜養腎補氣。

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四物湯、四君子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藥燉排骨湯、小米粥等是台灣各種藥膳補湯,不過醫師表示,三高患者在食用麻油雞、薑母鴨時也要特別小心,避免過量導致中風。 

根據衛福部統計,108年慢性腎臟病全年治療費用高達533億元位居第一名,統計108年全台洗腎人數也攀升到9.2萬人,與107年的洗腎人數9萬人相較,1年之內又增加2千人,「慢性腎臟病」成為國人重要的健康課題。

而調查也發現,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有三高的民眾5年內罹患腎臟病的機率分別是非三高患者的1.7倍、2.4倍及1.6倍。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強調,三高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冬天究竟該如何正確養腎呢?

國人近5成洗腎患者是因「這個問題」控制不佳

國人罹患慢性腎臟病人數眾多,有46%新洗腎患者是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臟病變。雖然台灣糖尿病患的年齡大多為65歲以上族群,但隨著國人飲食西化、飲食精緻化,手搖飲料、精緻高糖蛋糕餅乾等甜品越來越容易取得,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顯示20-39歲年齡族群,糖尿病發生人數從2010-2014這5年間有成長趨勢,顯示年輕族群對腎臟的保健也不容小覷。

王英偉指出,血糖、血壓與血脂的良好控制,是預防和治療早期腎臟病變的基本方法,「由於三高疾病會損害腎臟血管、降低其功能,因此遵醫囑規律用藥才能保護腎臟。」

根據國民健康署103-10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19歲以上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其在糖尿病與高血壓的用藥上均有超過9成規律用藥,高血脂的規律用藥略低,為74%;但45-64歲有三高的女性,高血壓與高血脂規律用藥比例僅約6成。

大雪開始!營養師:5招正確養腎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指出,針對腎臟的保健,從日常生活中飲食的控制及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相當重要,包括:

1. 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

潘富子表示,多吃蔬菜增加膳食纖維及含豐富鉀離子,鉀離子可幫助鈉離子排出體外,可預防高血壓,進而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及降低腎臟負擔。適量攝取水分,每公斤體重喝30㏄水,可增加新陳代謝。

2. 少鹽、少油、少糖

潘富子表示,要控制鈉的攝取量,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1茶匙食鹽(6g)。常吃甜食,攝取過多熱量,會造成肥胖,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3. 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不明的藥

4. 不讓「鮪魚肚」發生,避免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

5. 定期安排健康檢查

潘富子指出,輕度中度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明顯症狀,要及早發現腎臟病變就得靠健康檢查。「常見的腎臟健康檢查有抽血、尿液檢查、腹部X光檢查、腎臟超音波、腎臟切片檢查、電腦斷層攝影(CT)。」

她也提到,採取健康的飲食型態,有助於遠離慢性腎臟病危險因子(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若等到腎臟已發展到慢性腎衰竭的階段,才想要改吃健康的飲食,必須經過與醫師及營養師討論評估,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法。」

肥胖會增加糖尿病風險,進而導致慢性腎臟病的發生。(圖片來源/Bru-nO@pixabay)

每年1次免費健檢必做!早期發現慢性腎臟病 

為了及早讓國人確認自己是否有三高與腎臟病問題,國健署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除了三高檢查項目外,也提供民眾蛋白尿及腎絲球過濾率等免費腎功能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國人慢性腎臟疾病,並給予適當治療與介入,可避免或延緩發展成末期腎臟疾病,降低洗腎的機會。

根據106年統計,40歲以上民眾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利用情形,男性受檢民眾占42%,女性占58%。針對男性利用服務少於女性的狀況,王英偉提醒全國男性朋友,打拼工作之餘,也要多多利用國民健康署免費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40歲以上未滿65歲之民眾,每3年提供1次,65歲以上則每年提供1次),早期發現三高及慢性腎臟病的問題,才能早期治療。

王英偉也呼籲婦女,在照顧家庭又忙於工作之餘,不要輕忽三高控制,「積極配合醫療團隊,採取藥物、飲食、運動三管齊下的正規治療,將三高控制在理想範圍,才是顧腎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