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買金融股「賺了股息但賠了價差」 若股利政策再限縮投資人恐越存越哭

金融

央行一紙房市信用管制新規定,讓有承作房屋貸款的金融、銀行股8日股價疲軟,包括新光金、第一金7日股價皆下跌超過2%以上;但更讓存股族擔憂的是,金管會正在考慮是否仿效英國,針對銀行業及保險業限制發放現金股利的作法,啟動「雨天儲糧」計畫。

投資人恐越存越哭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7日在財委會上坦言,金融業經營須審慎,最快今年底、最晚明年初就會宣布新監理政策。換句話說,屆時若金管會採取高標準來限制金融業配發現金股息,也表示金控、保險股明年配發股利時將會更加審慎,存股族荷包恐縮水。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直言,過去市場總是教育投資人「買金融股就是存股」,但是現在這個邏輯是否還存在值得繼續被討論,因為今年買金融股的投資人幾乎都賠錢,「雖然賺了股息,但是賠了(股)價差。」今年若是同樣的資金去買電子股,勝率可能就有差異。

黎方國指出,過去金融股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擁有穩定配息的能力,但是如今若主管機關政策再限縮,拿掉存股族少數「小確幸」的話,恐怕投資金融股的誘因勢必會下滑。

公股行庫獲利不妙,股利配發更為保守

隨著今年大環境不但面臨超低利率的逆風,銀行利差下滑衝擊整體金融業的獲利能力,又受到外資賣壓衝擊,被不少法人看壞後市,投資專家也紛紛示警應該採取謹慎保守操作。

攤開公股行庫銀行前10月自結獲利表現,包括台企銀、彰銀、華南銀、兆豐銀、一銀、合庫銀等獲利皆比去年同期下滑,尤其台企銀以及彰銀衰退幅度更超過3成之上。

一名銀行主管解釋,今年銀行業比較辛苦的原因是,因為央行降息,率先反映在放款利率下滑,但是存款利率因為有部分定存尚未到期因此無法馬上下降,造成存放利差縮小,因而衝擊銀行獲利,這個趨勢不論公股或民營銀行皆是如此,只不過民營銀行還有金控母公司支撐,包括有保險公司實現債券利益收入、證券子公司獲利爆發,又或是民營銀行的財富管理事業不受影響。

反觀公股行庫,平均靠著存放款的利差收入占整體獲利至今仍達50~60%以上,也因此當全球央行輪番降息後,更使得公股行庫飽受利差縮水之苦。

金融業又來一隻黑天鵝

此外,中央銀行7日再度針對房市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總裁楊金龍此次特別瞄準建商,針對餘屋貸款限制成數,外界預期,此舉恐怕將衝擊土建融承作較高的銀行。

但一名公股行庫董事長則表示,根據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不得超過存款總餘額及加總金融債券發售額後的30%,「現在大家距離30%天條都已經快滿了,不會因為原本貸給它7成,現在變6成就造成錢去化不了,不會!因為現在建築業的貸款幾乎都滿水位了。」

他認為,央行祭出新的信用管制措施,對於銀行不會有什麼影響,「反而萬一出事的話,擔保品的品質會更好。」但他坦言,今年國際情勢對銀行業最大的衝擊就是降息,公股行庫全年獲利確實不會比不上去年獲利。

一名長期投資金融股的劉先生則說,金融股在獲利好的年度也只配發部分股利以保留部分盈餘於獲利較差的年度發放,顯示出金融業應有保留盈餘可以用來此時支配,若明年完全不配發股息,等於投資收入將縮水,呼籲主管機關應該再三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