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與愛 就是家的所在

文化

新住民在離鄉背井之際,語言溝通和工作生計成為首要面臨的挑戰,接踵而來的是飲食習慣、日常作息與宗教信仰的文化差異,而桃園的新住民人口名列全國第四,為了打造新住民友善城市,桃園市政府將原為市定古蹟的武陵派出所活化再利用,促進新住民文化會館的落成。

「族群融合必須從消弭隔閡開始,我們每個月會調閱初入境資訊,安排通譯人員電話關心剛入籍桃園的新住民,館內共有40多名通譯人員,語言從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緬甸到柬埔寨等國家都有,在第一線關懷新住民,告知他們桃園提供的服務。」

新住民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張瑜庭分享,大多數的新住民都是因為婚姻關係而來到台灣,館內設有新住民聯合服務中心與家庭服務中心,指引國籍歸化與戶籍登記的流程,也提供社會福利、衛生保健、語言學習與才藝技能等資源,「新住民的權益不會因為語言隔閡而喪失。」

除了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務以外,新住民也可在親子空間聚會休憩。

新住民文化會館的任務是以滿足新住民生存所需為目標,整合市府各局處,將民政、社會、勞動、教育、衛生和文化各面向需求都囊括其中,減少橫向聯繫的不便。

舉例來說,若是遇到虐待、冷暴力或性侵害等情形,法律諮詢室能提供法律扶助的專業協助,社工也能及時介入;移工服務中心則可以針對移工的進修,舉辦研習課程,或在勞資爭議發生時,進行申訴轉介。透過全國首創一站式公共服務的推動,能讓新住民與移工的照護與權益擁有完整的保障。

親子空間有不同語言的繪本與圖書,讓來訪的大小朋友都能更深入瞭解多元的文化。

位於會館3樓的HOUSE 135則是藝文交流空間,不定期舉辦特展,過去曾策劃「跨國牽手-新住民婚姻特展」,以越南婚俗的方式佈置會場,展示由檳榔盤、茶酒盤等組成的六禮以及傳統服飾奧黛(Áo Dài);也曾以泰國童玩作為主題規劃「泰好玩!時光旅行團-新住民童年展」,展現泰國人童年時的樂趣。「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檔展覽,邀請移工在心願牆上寫下自己的夢想,人氣最高的可以獲得圓夢基金,當時的第一名希望能返鄉開一間雜貨鋪,後來他也真的回國開店。」張瑜庭也分享,去年菲律賓的五月花節,許多新住民及移工穿上菲律賓藝術家手工製作的華服,沿著火車站漫步一圈,彷彿身臨當地五月花節的熱鬧盛景。

交通便利且服務完備的新住民文化會館,吸引各縣市參訪學習。

張瑜庭表示,2021年下半年,將會在中壢成立新住民培力中心,「現在新住民自行開的店多為餐飲小吃、美容美甲或商品買賣,但可能因為缺乏稅法等知識,容易在不瞭解法規的狀況下違法。」張瑜庭指出,中壢的新住民培力中心除了將提供相關法規知識,也幫助新住民強化技職,二來也可做為微型創業的孵化,幫助新住民實踐理想。

會館也有展覽空間,讓不同文化能互相交流。

新住民為桃園挹注活力與熱情,讓張瑜庭樂見異國與在地文化交融的光景。「桃園許多在地市場開始販售東南亞料理需要的香料,新住民帶來的東南亞料理風味逐漸接近台灣當地的飲食習慣,這些文化交融在不知不覺中逐漸發生。」張瑜庭期待,在新住民文化會館的服務下,新住民能免去「外來客」的恐慌害怕,而是作為「在地人」,在桃園安然自在地生活。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