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有「異位性皮膚炎」?如何預防和治療?皮膚科醫師一次解析

醫藥保健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持續或慢性反覆發作疾病,主要特徵為瘙癢、濕疹性皮膚炎(急性、亞急性或慢性),並具有典型的形態如嬰兒時期主要影響面部與手肘與膝蓋,兒童與成人時期則影響頸部、肘窩與膝窩並伴隨慢性苔癬化粗糙與顏色不均的皮膚表現,嚴重者甚至可以影響全身。

異位性皮膚炎常會伴隨一些特色,包含個人或家族過敏病史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皮膚乾燥與皮膚障壁缺損,同時具有免疫球蛋白E活性。異位性皮膚炎病生理機轉目前認為部分是因纖聚蛋白filaggrin (FLG)基因突變驅使皮膚屏障缺陷與外界環境影響,造成T細胞、發炎細胞激素、宿主防禦蛋白、過敏原敏感性和感染的免疫反應發生改變。簡言之,先天缺失與後天環境共同造成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由於皮膚障壁缺損易產生感染併發症包含較為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疱疹性濕疹或克沙奇濕疹、急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的緩解率不一,多數患者持續或反覆發作至成年。

如何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平時皮膚照護很重要,適當的皮膚保濕和使用潤膚劑,避開可能刺激皮膚的物品(如清潔劑、化學刺激物),確認並避開已證實的過敏原。

關於治療,包含照光治療、局部擦拭藥物與系統傳統口服與新的針劑治療。局部藥物包含類固醇藥膏(Topical Corticosteroids)、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藥膏(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s)與Crisaborole(台灣目前未上市)。傳統口服藥物包含鎮靜效果抗組織胺與免疫抑制劑,系統免疫抑制劑大多需要定期抽血監控藥物反應,甚至有少部分人可能會發生嚴重副作用。以往異位性皮膚炎似乎無其他更好的選擇,但近幾年杜避炎(Dupixent)問世,大大改變了先前治療的局限與選擇。

杜避炎可用於治療大於12歲(含)以上患有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且對局部處方治療控制不佳或不適合使用該療法的病患。杜避炎是第一個透過抑制IL-4與IL-13訊息傳遞,專一性調節異位性皮膚炎關鍵免疫機制的生物製劑,可幫助解決免疫系統失衡問題、調節潛在發炎與解決表皮異常問題。根據實證研究顯示杜避炎可快速且持續(52週)改善病灶與嚴重程度(約80%)、搔癢程度(約60%)與生活品質(約80%)。

另外,相對傳統口服免疫抑制劑,杜避炎不須檢測或監測器官毒性,長達52週良好長期安全性與耐受性。杜避炎也可用於氣喘與慢性鼻竇炎,甚至有藥品仿單標示外使用(off-label use)於過敏性接觸皮膚炎、手部濕疹、慢性蕁麻疹、結節性癢疹、類天疱瘡等等,部分效果值得期待。

隨著時代進步,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有新的藥物選擇,但仍需視疾病嚴重度與患者狀況調整,並且由專業的皮膚科醫師評估與互相溝通,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同時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絕不可忽略平常的保養與照護,不然再好的治療都可能功虧一簣。

原文作者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皮膚科暨美容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李采暹,本文轉載自《北醫附醫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