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力離岸風機葉片操盤手 出身自IDF戰鬥機研發高手

風力發電

台灣惟一達國際級風機葉片製造商天力離岸風電科技,13日宣布派遣50位技術人才赴丹麥接受3個月的風機葉片製造培訓,由天力總經理蕭維成領軍,台灣也因此邁入亞洲惟一9.5MW發電標準的葉片製造國,全球惟二的葉片模具也將在今年3月抵達台灣,值得一提的是,蕭維成出身當年台灣自製戰機IDF的研發團隊,而且還是「風洞測試」的高手。

目前亞洲只有兩家國際標準的離岸風電葉片廠,一家是中國的的LM風電公司,雖然規模大,但技術能力僅到6MW,台灣的天力則獲三菱重工維特斯(MHI Vestas)授權,全球已量產最大MW級(9.5MW)和最長(85公尺)的碳纖維葉片大批量生產的製造商,也是MVOW在亞太地區唯一的離岸風機葉片廠,未來則有韓國、日本、越南相繼投入離岸風電市場。

一個葉片高26層樓,地表最巨型碳纖維產物

離岸風電葉片為高度進入障礙產業,蕭維成表示,離岸風機葉片長度等同於26層樓高,採碳纖維材質,「台灣碳纖材料多用在高爾夫球具、腳踏車、釣竿等,即便是波音777客機的機翼,都不及風力發電風機葉片85公尺。」

蕭維成曾加入開發台灣第一架自製戰鬥機經國號IDF的研發團隊,負責風洞的模擬,意即模擬機體在空氣中的風力狀態,也在漢翔公司就職數年,他對航太常用的碳纖維、空氣動力學這兩項專長,恰好可以投入台灣從未有過的產業:風力發電葉片。

「台灣岸上風力發電葉片大約發電6MW就可以,也可採成本較低的玻璃纖維,但離岸風機的葉片著重更強大的發電能力,一個長85公尺、有如26層樓高的葉片,遇到時速15到20公里的風就能開始轉動。」蕭維成指出,重量只有鋼鐵的四分之一,結構卻更強的碳纖維非常適合作為風機葉片的主要材料。

葉片高度技術障礙,總經理是製IDF老將

離岸風機的葉片必須有更強的耐風力,「你想像一下把手舉平,你多久以後感到手會酸,一個長85公尺的葉片要在離岸風機上維持運轉,因此它的結構必須夠強,一個葉片出廠以後可能要測試一整年。」

他再以直升機做比喻,離岸風機葉片如同直升機葉片,但動力方向是相反的,直升機由馬達驅動葉片,讓機身懸浮,風力發電由風來驅動葉片、帶動馬達,產生電力,因此整個葉片的外型關係著發電效率,也是各離岸風電廠商最關心的部分,所以單外型就有專利,經過風洞測試有好的發電效率者優先採用。

負責營運彰芳西島、中龍風場的CIP總監許乃文表示,已向天力下訂300片訂單,今年3月全球唯二的風力發電葉片模具將運來台灣,天力離岸風電董事長吳坤達表示,未來可望每年生產180片風機葉片,供貨給台灣菱重維特斯(MHI Vestas),成為全台唯一的本土生產風機葉片,預估今年6月就會啟動量產,訂單已排至 202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