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骨鬆...還能預防巴金森氏症!護理師:做對「這些事」補充維生素D

醫療保健

維生素D(也稱維他命D)是一群脂溶性的維生素,是維持正常生長及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之一。維生素D可幫助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許多研究證實還具有調節細胞生長,調節神經肌肉功能、提升免疫能力及減少炎症、降低癌症死亡率;同時,若維生素D不足也會影響男女性生殖能力,是近幾年來特別受到關注的微量營養素之一。

根據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教授李美璇分析衛生署國民營養健康資料發現:「高達98%的人,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不足(標準是33μg/mL),尤以19-44歲年齡層濃度最低。」主要是因為對維生素D的認知不足及「一白遮三醜」的觀念影響,國人不喜歡曬太陽及怕曬黑有關。

康健雜誌第147期中報導「長期研究維生素D的波士頓大學醫學中心維生素D、皮膚和骨骼研究室主任MichaelF.Holick指出,維生素D缺乏似乎和癌症、心臟病、糖尿病、憂鬱症、免疫疾病息息相關。」同時也提到「芬蘭學者追蹤3000人的血液樣本長達30年後,發表在2010年美國神經醫學期刊(Archives of Neurology)的研究發現,維生素D對人體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的調節都有重大影響,血液中含量較低的人,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3倍。」由報導中可看出維生素D對人體的重要性。

如何知道自己的維生素D是否足夠?  

台灣各醫療院所幾乎都設有「檢測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的檢查項目,但目前健保還沒有給付,需自費約800-1000元不等。

要如何補充維生素D?

一般民眾除了補充維生素D食物(維生素D3:鮭魚、鮪魚、鯖魚、沙丁魚、蛋黃、乳酪;維生素D2:蘑菇、黑木耳、香菇等)及保健品外,維生素D是人體可以自行合成的,只要一天暴露在陽光下10-15分鐘,人體自身即可合成足夠的維他命D3。

研究建議每天早上10點到下午3點之間,至少讓臉、手臂、腿或背部曬10-15分鐘的太陽,讓身體自己合成足夠的維他命D,不過因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應避免曬傷。提醒有特殊疾病、更年期婦女、小孩、老人及哺乳產婦,建議對於維生素D補充需經由醫師或藥師專業建議喔!

原文作者為新光醫院 健檢中心 張曉婷護理長,本文轉載自第350期《新光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