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區 熱鬧城市的豐富終篇

地方美食

《美印》到臺南各區的菜市場任務,這是最後一次了,刻意安排位於東區的崇德市場,因為它是我渴望前往的豐富之地。我的計畫:刻意選擇在星期一,非假日,因為星期六日肯定人潮洶湧,無法優雅地與店家閒聊採訪,甚至觀察。結果我是對的!

崇德市場所在地,屬臺南市「第四期重劃區」,換言之它不是百年市場,年資超過三十年的攤家算是老店了。市場的前身是成大勝利路附近的「兵仔市」,當年屬於供軍營採購的傳統市場。三十多年前,它蛻變了。

一來附近的軍營佔地陸續成了成大校園,二來新的重劃區需要公有市場,於是遷移來此。1985年12月正式定名之後,一直是頗富盛名的東區市場,販售蔬果之外,外圍街弄與市場內的熟食店家,多元豐富又精彩無比。

東區人多,消費力強,先在市場外的店家信步踅走,我一路與一些店家閒聊蔬果產地、美食特色,徵得同意拍照,深深察覺這是個買菜覓食的快樂天堂。臺南是美食之都,這座市場已然證明,當令蔬果齊全,品質不俗,陳列搶眼,我的相機不斷按下快門。走到一攤古早味竹筍包店家,只見蒸籠熱煙裊裊,粿皮半透明,內餡筍丁清晰可見,清香外溢。

不遠處一攤現做的鮮肉、蝦仁餛飩,皮薄大顆,熱鍋裡有貢丸、餛飩與油花共舞漂浮在湯汁裡,雙手動個不停的老闆很大氣,我試吃了餛飩、捲仔、芋粿巧等等滋味,也決定開始採買。菜市場任務,過去都是先飽食早餐才一攤攤買了過去,今天提早動手。

轉身就是玉米專賣攤,先研究了今年的新品種「黑米仔」,紫粒白粒相間,個子比其他更顯粗大,我買了六根,刷過鹽水,先試試滋味,果然鮮甜糯嚼,令人驚艷。更令人驚喜的是不遠處「現磨芝麻醬」,吳老闆倒入今年剛剛採收的善化芝麻,綿密細緻的濃稠麻糊便緩緩垂滴入桶,伴隨香氣轟然而出。

一邊是黑芝麻,一邊是白芝麻,看著神奇的大桶芝麻糊,問著怎麼吃?可以直接倒入蜂蜜,攪勻了後塗抹烤吐司。如果是芝麻麵,醬汁調製簡單:芝麻醬、醬油膏(蠔油亦可)等量,再一些黑醋、少許的冷開水一起拌合即可。我的想法是,明天早餐把剛剛買了的豆漿加熱,加入兩匙白芝麻醬攪開,滋味應該非比尋常吧。

我終於找到早餐攤了,32年的老店,大大黝黑平底鍋上正香煎著白胖肉粿,這是大臺南的南端幾個鄉鎮(關廟、歸仁、仁德、永康等)的傳統早餐,以在來米磨漿製成,絞肉內餡是香煸過的。一份五粒,我另外多添了一顆雞蛋增味,入盤後淋上獨特的微鹹醬汁,香菜、蒜泥自己動手,這個傳統風情的早餐滋味我熟悉,但是外表煎得香酥的粿皮,滋味卻是異常綿嫩宜口,風味絕佳。

崇德市場空間很大,因為星期一有些攤架公休,但是我依然目不暇給。周遭巷弄有許多店家三十多年來與市場共生共榮,或許說是更添光彩吧。榮譽街290巷,就是巷仔內人的覓食天堂。我先光顧了春捲老攤,這是府城古早味的經典,從內餡的煸肉、蛋絲、豆乾、皇帝豆、花生粉到我認為最精彩的高麗菜脆味,全是中規中矩的滋味。

又到了標榜「崇德市場好吃的市場麵」的張家涼麵,先小聊一下店家的涼麵身世,在臺南的涼麵店是講究「滋味傳承的眷村出身」,接下來上桌的涼麵一碗,我從麵條的新鮮層度與咀嚼感、香腴麻醬的濃稀,到研究醬內其他滋味調和與醬汁多寡,還有小黃瓜絲的新鮮口感⋯⋯同時眼觀其他客人桌上的其他麵品種類⋯⋯像極了米其林的神秘客。

繼續前進,讓我駐足的「慶雲」燒餅豆漿專賣店,除了架上的各種口味燒餅,一旁有人正奮力攪動熬煮中的紅豆泥,超過一米直徑大鍋,不斷翻攪著,已經接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豆香伴著白煙騰騰飄出。我開心地想,在這裡結束「美印市場任務」,是完美的!

本文轉載自《美印臺南》第55期。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美印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