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3天無本土病例》民眾警覺性高 專家:桃園醫院危機可望2週內結束

武漢肺炎

距離中國武漢封城已過了整整一年,武漢肺炎(COVID-19)在全球已染疫人數已突破1億人,奪走超過215.6萬條生命,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表示,恐怕要等到3月之後,國際疫情才有可能大幅的下降。

然而,台灣目前雖然發生醫院群聚,但以人口數來數單周感染率,世界排名仍在低危險的前30名之內。

陳秀熙也再度強調,在全球大流行之下,台灣因為國際疫情境外移入個案增加,醫院感染是不可避免的,不過,他觀察到在部立桃園醫院發生群聚感染後,民眾的警覺性提高,認為這對台灣未來發生社區感染流行的可能性會降低很多,也相信民眾如果能堅持做好目前的防疫措施,那麼流行在1、2週內結束。

變異病毒對疫苗會有影響,但仍樂觀

陳秀熙27日持續在線上舉行新冠肺炎科學防疫說明會。新冠肺炎病毒變異造成全球疫情大流行情況再度擴增,對於被視為解藥的疫苗是否有影響,成了全世界都迫切希望得到答案的問題。

陳秀熙表示,從目前的資料來看,變種病毒對於疫苗有影響,但是不代表疫苗就完全無效,他目前持比較樂觀的態度,認為疫苗仍持有保護效果。

講師張維容首先說明,病毒變異的推動力取決於族群整體的免疫程度,免疫的程度越高,病毒產生變異的可能性就越高,全球目前多數人仍尚未接受疫苗即被感染,在免疫程度低的情況下,產生大區域變異的可能性就會比較低。

而疫苗製作上利用了大部分的棘突蛋白,她認為,只要藉由監測系統確認免疫識別逃逸情形,若非完全免疫識別逃逸就代表疫苗仍具有效力,目前輝瑞(Pfizer)和楊森(Janssen)疫苗亦有研究證實在病毒變異存在下,仍存在有效性。

不過,亦有試驗顯示施打輝瑞疫苗對於南非變異株的突變可能發生免疫力識別脫逃情形,此外,英國發生一名老翁在去年4月感染無突變病毒株後,12月再次感染武漢肺炎,透過基因定序確定為英國變種病毒,且期間6次檢驗其武漢肺炎抗體均無減弱,顯示新的變種病毒確實可能影響疫苗效益。

群體免疫在巴西經驗破滅,堅守防疫措施才有用

至於全球離群體免疫有多遠?或者說群體免疫有可能嗎?「族群免疫」表示,於族群內有一定比例人口被感染或具有免疫力,讓病毒不易傳播。

不過,日前有研究顯示巴西亞馬遜首都瑪瑙斯,利用捐血者的血清陽性率推算,當地6月新冠肺炎肺炎盛行率為66%,並在10月上升至76%,講師范僑芸說,利用R0值為2.5-3推算,當地應已達族群免疫之閾值,但疫情仍持續擴散,更何況巴西政府也加強防疫管制措施,因此,群體免疫的發生可能不如我們想像中簡單。

陳秀熙表示,巴西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要利用群體免疫來阻擋大規模流行,要付出的代價是相當高的,也就是為甚麼一直在提倡NPI(非藥物的防疫措施),當然今天有了疫苗,但要在短時間內提高接種率是很大的挑戰,且疫苗的強度與持續時間,加上新型病毒是不是會提高達成族群免疫的門檻,這都是未知數。

在國際疫情的部分,陳秀熙特別提到,疫情重災區美國,近日疫情有趨緩的趨勢,不論是確診數還是住院人數均有下降,另外,也期待在總統拜登上任後,推出一連串防疫措施,包含宣布100天戴口罩挑戰,美國的疫情可逐漸受到控制。

此外,年關將近,將有民眾才中國返台過節,陳秀熙特別提醒,中國疫情再起,在黑龍江、吉林、河北、北京,及上海都出現本土個案,兩岸之間往來要特別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