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看台北》體驗復古日本味 台北人也鮮少知道的齊東街

生活美學

因為疫情國境呈現封鎖狀態,儘管接近春節假期的桃園國際機場已停滯許久不見人潮。雖然台灣疫情相較國外緩和,但是平時台灣人所愛旅遊的日本,疫情卻沒有台灣如此地樂觀,而日本政府為防止疫情擴大發布的緊急事態宣言期限至2月7日,因東京等地的疫情未大幅改善,政府內部有人主張緊急事態宣言應該延長。

隨著日本最大連鎖藥妝店「唐吉軻德」(Don Don Donki)一號店登陸台北市西門町商圈,排隊至半夜凌晨仍然不見人潮散去,可見台灣人對於出國的渴望、與日貨在台的流行程度普遍受國人歡迎。

或許也正是台灣早期受到日本殖民時期所影響,文化、語言方面都夾雜著一股日本味,除了台灣人所愛購買的日本貨商品,亦有不少人也選擇文學、踏青並享受處在日式建築的氛圍裡,趁著春節假期時走訪一番具有復古歷史風格的「舊三板橋街」,體驗一番文青風格的日治建築群。

文學融入現代都市 見證今日最完整的日治建築群

近日新開張的「台灣文學基地」,位於濟南路與齊東街之間的日式宿舍群,是台北市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日式宿舍建物,在文化部、國立台灣文學館及各方單位的努力下,包含本來由台灣文學館經營的齊東詩舍,擴充成今日「台灣文學基地」的模樣。

「台灣文學基地」的日式建築一字排開,與背後的公寓對比顯得更為凸出。(攝影/趙世勳)

七棟日式老屋排開,坐落在綠蔭蟲鳴的環境中,被瀰漫茶香的文學氛圍包圍,文學基地佔地三百坪,未來能讓創作者有平台與空間交流,並凝聚寫作者、評論家、出版人、閱讀大眾的聚會所。

文化部長李永得也指出,台灣文學基地的成立是一個里程碑,這座園區從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時期就開始規劃,而這個園區中的7棟日式建築,是由文化部文資局出經費、台北市政府整修。

位於台北市齊東街的「台灣文學基地」,保留日治時期的建築風貌與庭院。(攝影/趙世勳)
「台灣文學館基地」於近日開放,導覽員帶領民眾解說其歷史脈絡。(攝影/趙世勳)

李永得說,這座園區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讓小說、散文、詩等創作者能有平台與空間交流,激盪創作能量,「不同族群、語言、文化都可以共同變成一個文學未來生產的基地」,近年內容產業跨域的案例非常多,李永得很希望這座園區能夠成為「不同藝術領域的跨界交流的一個很重要的平台」。

不只是體驗復古日式氛圍,「台灣文學館基地」更是文青的交流平台。(攝影/趙世勳)

舊名「三板橋街」曾經是重要米道的中正區齊東街

在清領時期,齊東街主要肩負城內至臺灣北端基隆運送米糧物資之「米道」,至今在實存空間上留有不同於臺北市棋盤格道路系統之斜曲巷弄,在歷史空間意義上十分特殊。

到了日治時期,劃分齊東街一帶為「幸町」,當時多為灌溉水田與池塘;大正十一年,台灣總督頒佈了「台灣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造就了齊東街一代特殊的日式宿舍群落。

不乏有些老宅前身正是許多日本名醫所遺留的豪宅,宅院雖沒落卻不減雍容,曾在建築設計師的巧思之下改裝為迷人的人文美食會館,以時尚華麗的燈光,和殖民時期的台北影像裝置重現古典洗鍊的風格。

位於台北市齊東街的一處民宅,堆滿著各式盆裁成為另類景觀。(攝影/趙世勳)

也許三板橋街對多數台北人來說可能沒聽過,但它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產,除了日式宿舍群落完整,卻也融入了台北人的生活空間,日前部份日式建築又遭有心人士蓄意破壞,促使齊東文史工作室的居民大力奔走,力請文化局幫忙,才得以保留下來。

台北市齊東街蜿蜒起伏的巷弄,很難讓人想像此處為舊時運送米糧物資之「米道」。(攝影/趙世勳)

雖然現在的中正區早已被現代都市所環繞,舊時的三板橋街已成為現在臺北車站轉搭高鐵、台鐵或客運前往全台各地的重要交通位置,不過時不時在街角巷弄裡仍然可以找到日治時期的足跡,除了帶領讀者進入臺灣文學、換然一新的日本味也連結著現代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