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科技共生 看數位科技的應用如何改變我們的醫療與照護

書摘

全球醫療保健系統都面臨類似的問題,包括:人口高齡化、慢性病負擔加重、醫療保健資源短缺以及低收入國家的醫療基礎設施薄弱。

根據我國衛福部於2020年1月發布國民醫療保健支出統計資料,2018 年台灣在醫療保健相關支出達1.2 兆元,平均每人一年約需花費5.1 萬元,醫療健保支出的年增率為5.03%,高於GDP 年增率2%,未來負擔將愈來愈加重。

(圖片來源/天下雜誌提供)

也就是說,儘管在改變人類生命品質上的診斷和醫療有突破進展,但醫療保健實際提供方式的改善卻往往進展緩慢。

對此,正是數位科技可以產生關鍵影響的地方,比如,及時取得有意義的醫療保健資料可以幫助醫療人員制定有效對策,改善醫療保健服務。

2019年4月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發布數位健康指南,建議各國使用數位科技來改善人類健康狀況和基本服務,同時強調導入數位科技到醫療照護體系中。這要能夠證明相較於傳統服務方式具有長期改善的影響。

數位科技對醫療照護體系帶來的影響,可以就以下幾個面向來檢視:

(一)提升生產力

1. 緩解醫護人力失衡

世界衛生組織(WHO) 建議醫師人口比(Doctor-Population Ratio)至少要每千人1名醫師,亞太地區許多國家的醫師人口比仍未達WHO 的標準。而根據衛福部「108年醫療機構現況及醫院醫療服務量統計」,2019 年台灣每萬人口有20.97 位醫師,相較於瑞士42.263 位(2016年)、法國32.349 位(2016年)、德國42.084 位(2016年)、美國25.948 位(2016年)等先進國家,台灣雖然持續投入醫療能力和基礎設施的建設,仍無法立刻解決當前醫師工作負荷的問題,而這正是數位工具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

(圖片來源/天下雜誌提供)

2016年發表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平均而言,醫生將49% 的時間花在填寫電子病歷(EHR)和做辦公桌工作上,而只有27% 的時間用在與患者進行臨床的面對面互動。

另Lancet 於2019年發布一項研究預測,隨著癌症發生率的上升,腫瘤科醫生將短缺,這些醫生必須篩選驚人數量的資訊才能為每位癌症患者做出治療決策,面臨了巨大的時間壓力。然而,透過結合AI 等數位科技,可以加快收集、分析和解讀資訊的任務,進而讓專業醫護人員騰出時間執行其他的職責。

此外,相較於人或機器獨自解決健康問題,人機合作的醫療效果會更好。例如,哈佛醫學院一項研究顯示,透過深度學習進行資料分析與人類病理學家對識別轉移性乳腺癌的診斷相結合,可將人為錯誤率降低85%。

2. 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數位科技提供自我管理健康的方法,重點是預防疾病,而不是簡單的治療疾病。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表在《老年醫學雜誌:醫學》的研究(2019)指出,可穿戴設備(如健身追蹤器、智慧健康手錶、心率監測器和GPS 追蹤設備)可以準確反映老年人的總體健康和死亡風險,在提供死亡率的關鍵預測指標方面,比患者調查和其他方法更有效。

需要持續監測生命徵象的患者可以配戴可測量溫度、血壓和心率的可穿戴設備,讓患者在家中亦能持續追蹤。

醫護人員則可以遠程監看,藉由可穿戴設備接收到的數據,然後可以分析數據趨勢,並在確定需要進一步治療時通知患者,減少跑急診室次數和相關費用。

這些設備提供了獲取和使用健康相關資料的方式,可以幫助民眾過更健康的生活;同樣的,可植入式裝置如除顫器,不僅可以檢測並報告患者的心跳不正常時間,還可以第一時間引發電擊以恢復心臟的心律,無須透過醫護人員的介入即可進行治療。

在優化老年者的生活品質上,美國密蘇里大學創建一個系統,該系統可以監測老年人在其居住地方可能出現疾病的跡象(NIH.gov,2015年),如果發現任何症狀,便可立即通知醫療保健機構。

此系統的目的是利用技術促進老年者的獨立性,同時為早期發現疾病提供安全網絡。

3. 降低醫療資源不均

偏鄉地區的醫療資源與人力不足,一直是許多國家亟需解決的問題,即使是高度工業化國家如美國,同樣面臨相同的問題。

遠距醫療則被視為可行的解決方案,對患者來說,遠距醫療提供更便捷的醫療保健途徑。患者在家中就可以接受醫生看診,無須在醫生門診室門口等候,並降低患者在候診室相互感染的風險。

相較於現場就診,遠距診療所花費的時間較少,成本也相對較低。

對醫院和醫生來說,遠距醫療可以涵蓋更廣的服務範圍,原本不在地理範圍內的人們也可以得到服務的機會。

遠距醫療有望使我們的醫療保健體系更普惠,從而提供偏遠地區民眾無法獲得或負擔不起的醫療服務,並可以在需要時獲得高品質的醫療保健服務,減少健康方面的不平等。

由於遠距醫療需要網路基礎設施支撐,這通常是偏鄉地區的相對弱勢。因此,推展遠距醫療要有相應的設施環境,同時也要思考偏鄉人口結構條件,以發展可落實的遠距服務。

台灣衛福部於2018年修訂「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放寬醫師替患者做遠距醫療的規定,將遠距醫療的應用場域擴大,不僅克服地理障礙,更視為提升醫療照護效能與可近性的重要工具。

(二)形成創新服務

1. 以病患為中心的使用者體驗

醫療保健體系傳統上把病患視為接受護理的患者,將護理提供者界定為專家,或稱決策者。

然而可穿戴設備、感測器和嵌入式技術的出現,讓人們能夠採取主動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健康和數據。

就像其他服務的消費者一樣,病患需要一種便利、易於理解的使用者體驗。這也是各國積極打造的新數位醫療生態系的目標。

像新加坡已採取措施建立集中式的國家電子病歷,但還需要在整個醫療保健體系無縫、安全地整合患者數據。

一旦實現了這一目標時,患者的數據將可隨身帶著走,真正改變醫療保健。

另外,荷蘭在探索醫療保健數位化的同時,透過「遊戲化」可以讓人們更輕鬆地管理飲食。例如Canisius-Wilhelmina 醫院的營養師開發一款讓腎臟病患者計算飲食中鈉或鉀的含量是否過多的智慧手機遊戲,瞭解需要哪些營養素和避免食用哪些食物,以更好的管理與控制慢性腎臟疾病,避免急診住院和緊急呼叫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次數。

尋求透過智慧手機與患者互動的創新方法,將可能成為未來醫療技術中愈來愈重要的部分。

2. 全人照護模式

科技可以加強醫療保健提供者與患者之間的聯繫,幫助滿足不斷變化的患者需求,甚至吸引新患者。

為滿足整個「患者旅程(Patient journey)」中的患者需求,醫療保健業者需要有一套好的數位策略,該策略能夠完整的管理患者與醫療診所的關係,掌握患者整個治療路徑,並記錄和追蹤所有相關資料。

許多醫療系統已經開始與各種CRM 平台合作。這些CRM 平台開發符合患者參與並實現全系統照護管理的系統。例如,Piedmont Healthcare 是一個服務美國喬治亞州超過200 萬人的醫療系統,該平台彙集來自合作夥伴Apps 和服務的資料,提供組織共享患者的資訊,包括病史、保險、預約、偏好等。

Piedmont 護理團隊可以透過查看患者的病史、就業、社會經濟狀況和其他健康決定因素等訊息來更全面了解患者。其中,家庭醫護人員可以取得相同的患者檔案,以標記健康食品獲取或交通等可能讓慢性病患者重新入院的情況。

搭配這些資料和分析建議,外聯團隊就可以發送提醒或開展針對主題的活動如營養課程,以更具個人化的方式吸引患者。

(三)新倫理與風險

1. 維護健康資料的隱私和安全

IoT 設備在醫療保健方面的好處很多,但這些設備可能成為網路駭客攻擊的目標。如果設備和相關數據沒有得到適當保護,不僅會洩露敏感的醫療信息,而且還可能危及生命。

比如,醫療服務商在現場使用網路設備並遠端接收該設備的更新,可能打開存取的大門給未經授權的一方,此時,攻擊者可能竄改醫療設備上的設定,導致錯誤的診斷和治療。

如果使用個人除顫器的患者,在開車中受到攻擊導致無行為能力,不僅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可能會傷害他人。

無論醫療服務商或是患者使用設備,未經授權的一方都可能會存取私人數據。這存在很大的風險。

因此,為了減少醫療保健中的網路攻擊風險,必須採取團隊合作的方法。軟體開發人員、製造商、醫療機構、監管機構、使用者、學術機構和資訊專業人員都必須共同努力,採取適當的步驟來確保其安全和受保護。

2. 運用AI 帶來需被解決的道德與風險挑戰

AI 可以改進診斷能力、精準定位,以及運用和分析數據的能力,對精準醫療和個人化照護帶來好處。

根據Accenture 分析預估,到2021年,醫院將在AI 上花費66億美元。對於在醫療保健運用AI,有部分專家表示憂心,認為數據資料庫和機器學習演算法可能在診斷過程中產生偏誤,導致AI 無法按預期執行,因而對患者造成傷害。例如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透過簡單的畫素改變來測試AI,結果發現AI 錯誤判斷了人類肉眼難以辨識的圖像,導致錯誤的分類。

這種錯誤進而可能衍生出騙取保險公司理賠金或是取得手術費用的問題。

此外還有醫病信任的問題,無論是醫護人員或是病患,要願意信任AI 的診斷。

根據富比士(Forbes)引用Accenture 的調查結果,發現約有四分之一的消費者不願意使用AI 醫療服務,原因來自對AI 推理原理的瞭解不足,以及AI 可能終究無法與人類共享一個知識體系。未來必須先克服病患對由演算法而非醫師做出醫療決定的懷疑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