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會不會成為川普中美貿易戰的重災戶?

國際

川普上任後第一天所發布的行政命令就包括退出TPP。由於美國國會沒有通過加入TPP,因此我們不知道美國要如何退出一個自己從未正式加入的組織。但川普不顧黨內外反對而堅持退出TPP,顯示他是意志堅定、言出必行的總統。之前大家認為川普在執政後會採取與競選時不同的主張,或是川普面臨大家反對後會改變立場的期待,可能都落空了。

國內對川普存在彼此矛盾的解讀。一方面認為川普是個不信奉價值的商人,任何事物都是交易的籌碼,因此不認為川普在就職前對中強硬的主張會被履行,台灣會可能會成為被川普與中國交易掉的商品。但另一方面,又對川普的主張充滿疑慮,認為美國會因此從亞洲撤離使中國勢力坐大,有人因此建議小英政府必須承認九二共識以爭取中國認可,以便在後美國時代的亞洲得到喘息。前者不信任川普的承諾而認為台灣會被賣掉,後者擔心川普履諾而使台灣被邊緣化。最有趣的是,台灣可以拿前者來解讀川普以警告台灣,但以後者作為因應的政策建議,邏輯錯亂莫甚於此。

川普退出TPP,起碼告訴我們川普就職前的作為不會是說說而已。也因此他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與其武力威脅的批評,以及他不接受一中限制的發言等,就更值得注意。以其對中鷹派佔據政府主管經濟與外貿的關鍵位置,顯示對中貿易戰可能性不小。台灣要注意是否因其對中經貿依存度過高而成為美中貿易戰的重災戶。這是比TPP嚴重十倍以上的問題。

中國企圖引導全球反美風潮,但不會成功

原先中國對希拉蕊落選大喜過望,但從川蔡電話以及之後對北韓、南海與一中政策的發言後,中國對川普政府反而充滿疑慮。對此中國兩面下注,一方面派馬雲與川普見面宣稱會提供美國百萬工作機會,藉此展現中國創造就業的巨大能力,另一方面習近平親赴世界經濟論壇高舉經濟自由化大旗,一副中國要領導世界僅存的自由理性國家來對抗川普的民粹反智路線。

但這終究不會成功。馬雲宣稱要透過電商平台提供百萬就業機會,是讓加入這個平台的美國中小企業撥出人力與電商連結,因此是轉移既有的工作內容,不是創造新機會,更何況這需要會中文以參與經營,因此會增加中國人去美國就業,不會中文的美國人機會更有限。而阿里巴巴在中國經營電商所帶來實體商店的崩解,因此會毀滅包括百貨與雜貨等商店在內服務業的就業機會。所以這是個既不創造製造業就業,還減低非中文使用者在美國的就業機會,並減損服務業就業的「三殺」提議,川普不會看不懂。

習近平在達沃斯高舉自由化的姿態令人發噱。中國對內管制的嚴厲,對市場的干預,以政治決定經濟的做法,都與其自由化代言人的身分背道而馳。現在中國想利用反美、反川普、反英國脫歐等聲勢來強化中國與歐盟部分國家的關係,但與歐盟存在的經濟爭議不會消失,甚至還可能擴大,而歐洲今年各國的選舉結果很可能會更強化川普的聲勢。這是個基礎十分脆弱,存在本質矛盾的結盟。中國一方面想以投資美國爭取與川普合作的空間,但同時又支持反川普的國際結盟,沒這種得了便宜又賣乖的好事,You just can not cut the cake and eat it too !

日本企圖扛起TPP領導責任,亞洲經濟版圖再度洗牌

川普宣示美國不加入TPP後,TPP並未因此終結。因為包括日、澳、加、紐、星、智利等各國領導者為了加入TPP都花了相當多的政治資本以說服國內反對者,要其離開無異是宣判他們政治死刑。日本也主動扛起推動TPP的責任。這個沒有美國的TPP-11雖然不若原先的閃亮,但仍有可觀之處。

毫無疑問,在美國宣布不加入TPP後,東協加六的RCEP就相對炙手可熱,原先以TPP為主的日、澳、紐、馬、越等國家也轉向RCEP。包括其他在TPP內的美洲國家也對RCEP表示興趣。但原先RCEP出現是作為對抗TPP的武器,當TPP失去美國後,RCEP成形的壓力就消失了。原先擔心在加六後會被中、日、韓、澳、紐、印度等邊緣化的東協國家,也很可能會把重點放在先強化內部的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因此與其說RCEP會取代TPP,在未來我們可能會先看到AEC以及中日韓三國FTA各有進展。

沒有美國的TPP對台灣依然有相當吸引力

這個沒有美國的TPP雖然吸引力不若以往,但如果日本決心領導而且其他國家也願意承接的話,TPP-11還是可能會成局。由於歐巴馬政府雖然歡迎台灣對TPP的興趣,但從未正式說歡迎加入,而且把美豬與美牛議題擋在前面,台灣不僅要先談完這些問題,而且談完後美方也不保證願意支持台灣加入TPP。這不禁令人懷疑歐巴馬政府根本無意支持台灣加入TPP,只是利用台灣對TPP的期待,施壓台灣在美豬與美牛議題讓步,這種對台灣的態度實在是非常沒誠意。

但另一方面,當是由日本出面領導時,由於日本公開支持台灣加入TPP,因此台灣加入的機會就相對增加。即便越南、馬來西亞或汶萊不願進入這個沒有美國的TPP,一個包括日本、紐西蘭、新加坡、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等的迷你TPP依然對台灣很有吸引力。台灣就不用分別與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談FTA,還能把台紐與台新的自貿協定整合。如果不會以排除台灣,或延緩台灣加入為代價,我們也可公開歡迎中國進入這個TPP,因為這也可以將兩岸經貿協議整合到這個區域FTA中,對台灣會更有保障。

因此與其和部分國家一起唱衰這個沒有美國的TPP,台灣更應該鼓勵TPP的持續進行,並表明加入這個TPP-11的意願。在包括日本在內其他TPP國家的正面肯定後,台灣更可以歡迎中國加入TPP。畢竟與不知何時才會成形的RCEP來說,已經有十一個國家簽署的TPP還是最穩健的投資,台灣沒理由捨近求遠。

歐洲今年政治走勢可能會對川普有利

去年英國脫歐與川普當選被號稱是國際政治的兩大黑天鵝,但今年三月荷蘭選舉、五月法國總統選舉,以及九月的挪威選舉,基本上疑歐右派都可能獲勝。法國雖不會因此脫歐,但反移民的聲勢肯定會大漲,影響所及,德相梅克爾在九月選舉的位置就岌岌可危。因此今年結束時搞不好歐洲會出現一群黑天鵝,川普的聲勢會因此更大。

除了川普本身親俄外,歐洲的疑歐盟派多與普丁關係不錯(荷蘭的自由黨除外,因馬航事件至今無法原諒普丁),總體而言,很可能今年過後,俄羅斯的位置會更為穩固。這除了會鬆動既有的中俄同盟外,俄羅斯的亞洲東向政策也可能會有新的進展,對台俄關係呈現新的空間。

英國在脫歐後的亞洲動向會是另一個有趣的發展。由於法德等國擔心脫歐對自己內政以及對歐盟的影響,因此對英國脫歐後與歐洲維持關係設下多處路障,導致英國在別無他法下宣布「硬脫歐」。這在某種程度像是拿破崙與希特勒搞歐陸壁壘對抗英國的二十一世紀翻版,但也因為如此,使得英國把注意力放到經濟成長最快的亞洲,並再度重視大英國協對英國的戰略意義。英國宣布其兩艘伊莉莎白級航母之一會固定去南海巡弋,不是要去南海向著中國對幹,而是以此強化與美國的關係,並對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與南海相鄰的大英國協會員釋放訊號,英國會密切關注亞洲情勢,也希望強化英國與亞洲的經貿關係。

由於印度是英國過去在亞洲的關鍵根據地,是其皇冠上的鑽石,脫歐後英國與亞洲的交往,無疑印度會是重中之重。此次印度「瑞辛那對話 Raisina Dialogue」相對於中國不派官員、新加坡派外交部常任次長、日本來個外務大臣政務官,英國是外交部長強森Boris Johnson與參謀總長專程前來演講,可見對印度的重視。加上川普大力讚揚英國的脫歐決定,因此未來英國與美國、英國與亞洲的關係都會強化。英、俄的東向加上川普的作為,不僅會使中國的決策更為困難與複雜,也讓台灣與英、俄兩國關係的進展出現新局面。

國安體系應避免將政治交易窄化為經濟交換的誤讀

照講這是個對中國比對台灣更為複雜多變的環境,因為冷戰結束後,包括一中、歐盟整合、美俄關係等既有國際關係經營的前提都被翻動,中國在後冷戰的崛起與這個秩序息息相關,只是中國崛起後既認為這個秩序在限制中國發展,但又不樂見會改變這個秩序的其他國際力量坐大,因此是處於自我矛盾的不安狀況。但對台灣來說,後冷戰時代卻是看到國際社會對台灣民主的否認與限制,以及強逼台灣接受一中的無理。位於歐美老牌民主國家的金融資本以自由經濟為名在全球大肆掠奪,但對於台灣的參與卻頻設路障,想讓自己退休後可去私部門賺錢的歐美官員們,配合私部門去中國賺錢的期待,對台灣傲慢、不假辭色的醜陋作為更是罄竹難書。因此這個結構被鬆動對台灣是利大於弊的。

但現在國內對此討論卻還是困頓在如何使台灣不要成麻煩製造者以讓川普安心,或是如何安撫中國以閃開中國壓力,或是擔心商人川普會漫天要價讓台灣付出沉重損失。甚至還有不具名的政府高層說未來是經濟,而不是安全,會在台美關係扮演更重要角色。這些都暗示著在在川普時代,台灣要更優先處理兩岸關係,而不是台美關係了。

這絕對是錯誤的建議,川普不是笨蛋,他認定的合理交易不會只有經濟,而是綜合項目。台灣不像日韓,美國不僅要駐軍,自己還要負擔四分之一到一半的費用,還不一定受歡迎。美國沒在台灣駐軍,台灣也沒要求,還頻買美國武器。一個既沒要求駐軍,沒要你負擔軍費,還抱怨買不到美製武器的國家,對川普簡直是好賺到起肖。還想會把他交易掉以換取一個言之無物的中方承諾嗎?而當川普已經準備要對中國動手,還會在乎台灣是不是兩岸關係的麻煩製造者?

如果川普只在乎狹義的經濟,那麼包括越、馬、星、波蘭等GDP弱於台灣的一百六十多國家不就都沒戲?沒沙烏地阿拉伯有錢也沒石油的以色列,為何會得到川普的支持?這種種自我矛盾的分析,顯示對川普政策及團隊的掌握很有限(當然很多國家皆如此)。

台灣不會沒有TPP就完蛋,參與日本領導的TPP依然具吸引力,增進台美關係的代價也不是多花錢,而是在促進彼此的就業需要上找到共榮的永續模式。當川普磨刀霍霍要教訓中國,傾中只會讓台灣捲入戰火,強化台美關係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