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新冠不只有疫苗!中研院找出「5款潛力藥物」...染疫初期能降病毒量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感染人數已超過1億人、並造成220多萬人死亡,全球防疫都進入備戰狀態,也企盼疫苗能趕快問世。面對新冠病毒的變異及迅速傳播,除了疫苗防護外,中央研究院也提出不一樣的觀點和發現。

「疫苗無法提供全面防護,透過老藥新用則可加速進程,快速讓藥物上線應戰。」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洪上程指出。究竟是什麼樣的「老藥」,可望預防這次新冠肺炎帶來的衝擊呢?

3千多個藥物,篩出5款潛力藥物

洪上程指出,中研院團隊透過病毒蛋白活性抑制、細胞及動物實驗驗證,從現有藥物及保健品,找出5種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效果的潛力藥物,包括抗瘧疾藥物美爾奎寧(Mefloquine)、抗愛滋病藥物奈非那韋(Nelfinavir)、中草藥靈芝多醣體RF3、全株薄荷及全株紫蘇之萃取物,此論文也在今年1月15日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洪上程表示,去年疫情初期,團隊首先收集市面上2,855個被美國食藥局(FDA)核准使用的人類或動物用藥,同時也從傳統中草藥典籍中挑選出近200種具有治療病毒感染療效的藥材,「由詹家琮博士團隊於P3實驗室進行抗病毒感染的細胞實驗,初步篩選出具潛力的15個藥物,接著再以敘利亞倉鼠進行動物測試,讓藥物實際與病毒株正面交鋒,以準確測定抑制病毒的效果。」

結果研究發現,抗瘧疾藥物美爾奎寧、抗愛滋病藥物奈非那韋、靈芝多醣體RF3、全株薄荷及全株紫蘇之萃取物等5款現有藥物及保健品,具有抑制病毒活性效果。洪上程也表示,透過倉鼠動物實驗後,證實此5種藥物能有效減少老鼠肺部的病毒量。

染疫初期服用降病毒量

論文第一作者、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技師詹家琮,以及研究技師楊文彬負責中草藥篩選,從傳統中草藥典籍中,挑選出具有病毒感染治療效果的藥材,以20毫升的熱水沖泡一克藥材,分離出萃取液將其稀釋後,測定抗病毒的活性。

詹家琮表示,其實當初從裡面挑了幾十種藥物都有效,但有效也不一定都會用,「單獨要靠藥把疾病、病毒給消滅是很困難的,但喝藥的好處是在沒有感染的時候或感染的初期、病毒量還少的時候,吃了藥多少可以把病毒的量降低,即使從70%到60%,也降低了很多。」

詹家琮也指出,5款藥中紫蘇、薄荷等萃取物若能調出合適配方並通過人體試驗,或能作為抗新冠肺炎的日常保健品服用。

中研院發現,紫蘇、薄荷等萃取物若能調出合適配方並通過人體試驗,或能作為抗新冠肺炎的日常保健品服用。(圖片來源/congerdesign@pixabay)

他進一步指出,病毒量若變少,自己身體的免疫力就能充分發揮功能,「所以我們不只是希望藥可以把病毒殺死,我們希望藉由藥的輔助,能讓身體的免疫力發揮更大的功能,這樣就能達到預防或治療疾病的效果。」

詹家琮也表示,在選藥的時候也考量了這些藥材在中藥裡面,可不可以進入到人的肺部去發揮功能,以及寒陽的藥性,而不是一味要把最有效的中藥和在一起。

完成動物試驗...期待找到類似流感口服藥抗疫

不過研究團隊表示,本研究僅完成細胞和倉鼠測試,尚未進行人體試驗。目前已先申請專利,未來若能有廠商技轉,針對此5種實驗結果表現良好的藥物,接續進行臨床實驗,調配出適切的配方,將有機會作為疫情大爆發、出現緊急狀態時的準備用藥。

台大藥學系梁碧惠教授指出,研究發現的這5種藥物雖然在細胞及動物實驗中皆展現抗病毒活性的效果,但是各自攔截病毒的時間點和方式不盡相同,其確切機轉仍需進一步釐清。目前已知奈非那韋透過抑制蛋白酶活性,阻止病毒進行組裝複製。

此論文第一作者為詹家琮,其他作者包含鄭婷仁、莊宇樸、馬秀華、吳盈達、楊文彬、鄭成偉、陳曉蕊、周廷鴻、謝俊結、鄭偉杰、陳榮傑、毛溪山、梁碧惠、馬徹、洪上程、翁啟惠。(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

洪上程強調,大家共同的目標就是期盼能尋找潛在的小分子藥物,為新藥研發提供更多可能性,最終找到如「克流感」般治療流感病毒的口服藥物。

論文全文:〈從現有藥物和保健品找出有效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藥方〉(Identification of existing pharmaceuticals and herbal medicines as inhibitors of SARS-CoV-2 inf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