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沿用川普印太戰略 習近平被兩件事束縛現階段必須「以和為貴」

兩岸國際

拜登上台後,美國是否會延續川普時代的印太戰略成為各方關注焦點,遠景基金會今(2)日舉辦台灣在美國印太戰略中之角色與台美潛在合作議題座談會,遠景基金會董事長陳唐山表示,武漢肺炎爆發使兩岸往來大幅降低,意外讓台灣得以降低對中依賴、走出自己的路,並在美國印太戰略扮演要角。

儘管印太戰略是在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任內發揚光大,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指出,拜登政府並未否定這個架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郭育仁認為拜登的美中關係將採「修正川普主義」。

健行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顏建發表示,今年是中共建黨百年、明年是20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雖會訴諸仇外意識為自己衝聲量,2021-2022這兩年對習近平而言「穩定」高於一切,因此儘管對外氣焰囂張,他的底線仍是「以和為貴」。

中國會繼續長胖,但長不高

英國準備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航母部署太平洋,顏建發指中國與英美兩陣營對峙事態成形,中國雖欲擺脫這個框架,但發揮空間有限。

拜登勝選後北京不斷試探,藉前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投書畫出「南海」和「台灣」兩條底線,又透過制裁川普官員、在世界經濟論壇批評美國「搞小圈圈」給拜登下馬威,顏建發認為這些做法導致「拜登才上台,美中蜜月期已經結束」。

顏建發指出,秉持「多邊主義」的拜登若聯合其他與中國有過節的國家圍堵北京,中共對外雖會採取更挑釁的姿態,但習近平底線仍是「以和為貴」,同時繼續對台軟硬兼施。

中國對台「來硬的」,台灣民眾早已習以為常,顏建發認為對執政黨影響不大,而「甜頭」方面,中共1月對台工作會議提出將台商納入一帶一路,可能讓親中人士和政黨有發揮空間。

根據澳媒日前披露的美國印太戰略文件,顏建發強調「位於第一島鏈的台灣,(在美中之間)選邊站無可避免」,台灣必須繼續加強自身民主、內政、經貿投資等面向,同時與美國、英國及其他印太國家深化關係。

 美國可能在台部署IAMD? 

「美軍在北南海沒有機場,飛機起降只能依靠航母,這便凸顯了台灣西南角的重要性」郭育仁認為,中共幾乎日日進犯台灣西南空域,可能迫使美國將台灣納入其「整合防空與飛彈防禦」系統(IAMD)。

郭育仁甚至說,若美國想有效控制第一島鏈,在台灣設置IAMD「在不久的未來是非做不可的事」,第一步是讓台灣擁有神盾艦,第二步則是讓台灣現有防空與反飛彈系統升級,與美軍系統連接。

郭育仁同意賴怡忠看法,拜登政府仍沿用川普的印太戰略架構,觀察重點是2021年的「馬拉巴軍演」(Exercise MALABAR ),指標包括是否有其他盟國加入軍演,以及範圍是否擴及南海?

郭育仁認為中國會繼續「以和養戰、以戰逼和」手法,例如與俄國、北韓聯手在東海軍演,透過製造區域緊張獲得和美國談判的籌碼,同時轉移美軍對南海的注意力,因為「南海仍是中國最大焦點」。

台灣每天都在面對「看不見的戰爭」

近來有分析稱金門、東沙島將成「新古巴危機」衝突地點,郭育仁倒不這麼認為,他指現在態勢還不足以讓北京去做這種博弈,中共目前採取的是「切香腸」策略,破壞現狀、創造新現狀,然後將新現狀合法化。

當被問及解放軍是否會「偷渡攻台」,把士兵、軍火偷偷送進台灣島內再一舉起兵,郭育仁指其失敗率和政治成本太高,比全面開戰更魯莽,與其擔心這種奇襲,不如擔心「看不見的戰爭」,因為「這才是中共每一天都在對台灣做的事」。

顏建發同樣認為習近平不會攻台,一是台灣科技工業舉足輕重,一旦興戰其他國家勢必會出手;二是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衝突點太多,一處起火,其他地方也會順勢點火,習近平難以承受隨之而來的政治代價。

然而,透過假訊息擾亂內部的「無形戰爭」確實必須嚴肅應對,「中國自己發展有問題,他也不要讓你台灣好過,這也是一種策略」顏建發說。

習造就中國,還是中國造就習?

美國一名處理中國問題經驗豐富的前高層官員日前匿名投書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其文〈更長電報〉(The Longer Telegram)主張,美國不僅應清楚區分中共政權與中國人民,更應將習近平個人與中共政黨分開看待。

該文強調,華府必須更加精準,劃分習近平與中共黨內其他菁英,然後針對習近平進行重點打擊,言下之意,似是在期待能有溫和派人士取代習近平。

顏建發指出,美國的鎖定確實能讓習近平壓力更大,「國際社會雖不會樂見中國陷入(領導更替的)混亂,但一個習近平繼續執政的中國對各國都不利」。

然而,賴怡忠警告「中國的問題是出於習近平,還是整個結構?」

賴怡忠提醒,2012年習近平之所以上位,就是因為他被視為將「胡規習隨」的「安全牌」,當時根本沒有人預見他竟會變成今日的「習皇帝」;而2013年後中國大規模擴張,難道只是習近平一個人的選擇?是否有內部勢力在推動著他?

「處理掉習近平就能解決問題嗎?」賴怡忠指出,希望藉此讓中國恢復2013年以前的模樣,恐怕是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