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30年來首次超過中國 台灣是全球晶片需求激增的最大贏家

半導體

中國採取果斷的措施囤積晶片和半導體設備,以保護自己免受美國擴大的科技禁令的影響,因此,2020年進口的電腦晶片和晶片設備數量激增。

全球晶片需求激增的最大贏家是台灣,台積電(TSMC)和其他半導體廠商的訂單攀升,台灣2020年經濟增長為30年來首次超過中國。

2020年台灣經濟成長約2.98%

主計總處1月29日公布2020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4.94%,202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2.98%,由於防疫成功,逆勢締造亮眼成績,全年經濟增長率傲視所有已開發國家。

反觀中國,202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較2019年僅增長2.3%,達到101兆5986億元人民幣,創下中國30年來最低的經濟成長率,但是在疫情下為全球極少數正成長的國家。

比中國慘的國家比比皆是,像是美國2020年GDP萎縮3.5%,為74年來最糟糕,新加坡去年經濟萎縮5.8%,為史上最慘,歐元區去年衰退6.8%,也是史上最慘。

中國2020年貿易順差創70年來最高

中國仰賴電子、防疫物資、消費等商品出口大增,去年外貿仍交出亮眼成績單。

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0年出口同增3.6%,進口下降1.1%,使得中國的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至5350.3億美元,創1950年以來第二高紀錄,而以人民幣計價的順差創下歷史新高。

《彭博》對中國官方貿易數據的分析顯示,2020年中國企業從日本、南韓、台灣和其他地區購買近320億美元的設備,用於生產電腦晶片,比2019年增長20%。

在美國制裁裁之前,華為等部分中國科技公司儲備原料,導致2020年電腦晶片進口額攀升至逼近3800億美元,約佔當年中國進口總額的18%。

中國2020年晶片進口額逼近3800億美元

美國逐步限制中國公司獲得美國科技的機會,促使北京扭轉之前緩慢發展態勢,變成加倍努力發展本國晶片產業。川普政府的制裁行動暴露中國在這一關鍵領域的脆弱性,在美國拜登總統上台後,北京仍在推進一項全新的計劃,希望實現半導體自給自足。

「從短期來看,中國仍依賴進口來促進半導體製造,中國沒有能力生產所需的先進晶片製造設備,中國國正在大力投資,但需要努力10多年時間,才有可能成功。」 上海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的科技業分析師王丹(Dan Wang)表示。

中芯國際(SMIC)等中國公司已經增加採購製造矽晶圓和電腦晶片所需機器的數量。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去年12月的報告,中國已成為2020年半導體設備的最大市場。

中國2020年晶片進口猛增約14%

《彭博》報導,由於華為和中國其他科技公司在美國實施禁令之前囤積大量晶片,因此,晶片進口在2020年猛增約14%。華為被美國政府列入黑名單,被禁止直接從美國供應商購買晶片和其他組件,這些都是智慧手機和通訊設備必備的零組件。川普政府還進一步收縮規定,阻止任何使用美國技術和設備的公司向華為供應產品。

由於大流行期間全球對電腦和居家上班設備的需求強烈,中國的晶片採購量跟著猛增。中國進口的晶片大部分用於智慧手機、筆電等行動裝置,組裝為成品後出口。

晶片需求飆升,也導致全球汽車製造商短缺晶片,迫使一些車廠停止生產。

2021年全球晶片銷售額將增長8.4%

今年需求將繼續增長,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在12月預測,今年全球晶片銷售額將增長8.4%,繼續使台積電;英特爾和三星電子等公司受益。中國公司也將繼續購買尋求生產更多自己的半導體的設備,這可能繼續提升東京威力科創和ASML Holding NV等半導體設備的銷售。

Forrester Research的科技業分析師Charlie Dai表示:「我們希望中國在進口晶片組方面採取更加軍行的方法,跟國際供應商採購中國目前無法生產的高端晶片組。同時,中國官方也本國進行戰略投資,以加速高端晶片組製造的本地化進程,這是為了解決地緣政治的挑戰。」

中國發展自給自足的半導體產業成功與否和步伐的換慢,將決定未來進口晶片和設備數量。

中國政府將在3月份公布5年經濟戰略藍圖的細節,將依靠自給自足技術作為國家戰略目標。該目標的核心是中國能夠自己製造晶片,並減少對外國特別技術的依賴。反過來看,這可能會使外國公司失去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而中國的競爭對手會變得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