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政體檢5》房價漲到太誇張、社宅進度還掛零 黃偉哲拚連任需要加把勁

六都總體檢

台南作為「綠到出汁」的代表城市,往往綠營市長在這裡都能拿下不錯的滿意度,但現任市長黃偉哲過去2年卻惹出不少爭議事件,加上施政上的一些隱憂,都讓黃成為拚連任「最危險」的市長。

南科帶來房價、交通隱憂

升格直轄市後,南科的發展一直都很亮眼,除了為舊台南縣區經濟注入新能量外,也帶動附近的房價、地價飆升。

根據不動產公司統計的數據,善化、安定和新市等地區,光是2020年的房價就漲了10%以上,有些甚至超過15%;台南整體房價也上漲了超過8%,登上六都之冠。

雖然開發案勢必會帶動房、地價上漲,尤其南科更是被看好發展,但台南的漲幅實在漲太兇,連執政黨民代都喊「實在太誇張了」,以前台南縣的農地,有些1坪只要10萬的,現在都漲到20、30萬,幾乎是翻了兩三倍。雖然去年年底中央祭出的打吵房措施稍微緩解房價的飆升,有專家仍看好台南房市能續漲5%至10%。

台南房市熱絡,但賺都不是在地人賺,往往是投資客、南漂族才會把錢花在不動產上;據了解,先前台南房地產約有9成用途為自住,現在投資客比例恐高達3-4成,主要在於近年來漲幅實在太大,地方居民根本買不起,為台南居住正義埋下未爆彈。此外,台南的社會住宅更是掛零,甚至大多都尚未興建,還在規劃、工程設計的階段,進度最快的案件預計要到2023年才會完工,顯然社會住宅上,市府需要加緊腳步。

紓解交通不能只靠蓋公路

台南跟一般城市不同,大家熟悉的通勤模式是人住郊區,到市區工作;但台南大多是人住市區,工作則在舊台南縣的工業區、科學園區等地方;隨著南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人才不斷流入,尖鋒時段的交通問題便越來越嚴重。

針對台南交通建設,包括國道1號至至北外環快速道,讓南科到市區的路程從40分鐘縮減成15分鐘;還有台86線快速道路東延、台3線工程、台61線曾文溪橋新建工程、永康區新灣橋改建工程、中西區臨安橋改建工程等,總計獲得370.61億元的經費。

然而,立委郭國文認為,要解決交通問題不能只靠建設,還要搭配南科周邊新市、善化、安定等地區的生活機能提升,讓民眾能就地而居,以減少通勤人流。郭國文指出,南科的生活圈還沒建立起來,目前沒有醫院、沒有雙語學校、甚至連一間像樣的購物中心都沒有,他強調,若加速發展南科的生活機能,在舒緩交通的壓力上就不用這麼大。

捷運進度慢,郭國文直言「不滿意」

提到台南交通,郭國文便忍不住表示,「我很不滿意」。

他認為,市府應該注重大眾運輸上的規劃,結合南科附近的台鐵新市、善化站和高鐵台南站,打造環繞台南科學園區的環狀山手線。郭國文強調,大眾交通運輸建設可以改變一個城市的面貌,透過捷運串聯市區、南科和高鐵站這三角核心,更能帶動城市與郊區的人流和發展。

然而,市府對於先進運輸的規劃態度消極,進度最快的藍線也才進入綜合規劃期中階段;進入市中心的綠線連可行性研究都尚未完成,最快要在2023年底才進入綜合規劃作業。據了解,相關規劃是從前市長賴清德任內就開始規劃,但至今卻未有定案,讓郭國文不滿地說,「市府沒有計畫來,我怎麼去中央要經費?」

對於捷運時程的進展,市府除了有乘載量上的考量,也因台南沙崙成立智駕測驗實驗室,市府對自動駕駛的發展頗有信心,希望相關建設能等技術夠純熟後,再和大眾運輸一併做通盤規劃。但這仍無法說服郭國文,他認為交通問題已擺在眼前,不應因自駕車發展而一延再延。

另外,郭國文強調,捷運建設的運量不能只考量地方居民的需求,還有台南每年吸引約2000萬人次的旅客,他們也會是大眾運輸的重要考量。台南以小吃、古蹟、文化歷史聞名,這些景點大多都集中在市區,但郭國文強調,其實舊縣區有很多自然景觀,也都非常值得遊玩,只是距離市中心太遠,目前的大眾交通工具或是騎車都不方便;因此,郭國文呼籲,市府應該加速捷運規劃上的進展。

馬籍女大生命案、爐碴的危機處理都闖大禍

黃偉哲執政2年多,有人評價說,他面臨最大的挑戰不是市政問題,而是「危機處理」能力。據了解,目前傷黃偉哲最重的議題,就是去年發生的馬籍女大生的命案。

有地方人士透露,民眾也能理解市長的層級不可能什麼都管,而該案與警界系統較有關係,照理而言,火不至於燒傷市長;然而,黃偉哲就因「路燈只壞兩盞」的言論,搞得自己灰頭土臉,危機處理能力令人擔憂。

除此之外,黃偉哲另一項「出名事蹟」則是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猛攻的爐碴案。

據市府人士透露,學甲爐碴不當堆積,和中央的產業政策有很大的關係,不能全部算在黃偉哲頭上,前台南縣長蘇煥智也強調,經濟部與環保署對於爐碴案要付很大的責任;然而,黃偉哲原先一再撇清的行為,不免讓民眾質疑有包庇嫌疑,甚至連綠營幕僚都挖苦地說,「難道他想要當『渣男』?」

台南作為民進黨最有力的票倉,只要首長「穩扎穩打」,通常民眾不會有太多抱怨;然而,黃偉哲的差錯經常成為全國新聞,從地方到中央都被拿出來鞭打,也難怪黃第一任都還沒做滿,黨內挑戰他的勢力早已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