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目降故事山林:古今交融的新化老街

國內旅遊

「Tavocan」音譯「大目降」,意為「山林之地」,近年大家開始認識了新化的西拉雅語舊稱。荷蘭統治時期,約 400 年前西拉雅平埔族已被記錄在文獻上,最早居住在臺南的族群、最多西拉雅族聚落的地方,就在大目降。

日治時代,1920 年成立臺南州新化郡,此處作為郡的最高主管機關所在,開始以「新化」稱之。 2015 年,大目降文化園區串連起老街、街役場、武德殿、日式宿舍群、古厝等老建築及文化空間,行走中正路週邊,腳步與古今連線。

市場街區甜甜的老味道

地圖繪製/林家棟

抵達新化市場已是中午,收攤的老闆們一邊收拾仍一邊熱情地招呼,忽被煎盤上的熱甜粿停住了雙腳,現煎的甜粿一小塊十五元,還可裹上花生糖粉,趕不上煎肉粿攤,趕上了冬天主打各種鹹粿、甜粿、發糕、年糕的老店「金水冷飲部」。

每次到新化,總喜歡到市場和中正路老街上、已九十多歲的「泰香餅舖」買些甜食糕餅,銅板價的水果餅、黑糖香餅可是古早的珍貴稀品。市場旁的「添福藥局」騎樓也擺著傳統香餅,幾座拜拜用的造形糖塔用透明壓克力罩著,立上「歡迎拍照」的手寫牌,保護著、提醒著消逝中的事物。

百年老屋裡過生活

中正路 336 至 441 號,老街上仿巴洛克式的洋樓建築立面,繁複的花紋雕飾記錄下 1920 日治年代的風華,相傳 435 號是當年改建的頭香,西側住戶群起仿效,日本政府則補助了東邊街,成就這條百年老街面貌。

2020 年末,西側 11 棟清洗了立面、修繕騎樓地板與天花板等結構補強,預計在農曆春節亮麗重現。別錯過深入探訪兩棟樓,一是創立於 1872 年的「晉發米穀店」,空間轉型為推廣米食教育文化的空間,除仍販賣米穀類商品,保留兩層樓高的碾米機具、各式米店工具和老店故事,傳遞稻米的人文香氣。

另一棟是斜對面的「長泰西藥房」,現為「郡九街庄」,一樓有設計小物展售,玻璃櫃裡的老物件陳列著西藥房的故事過往,還窩著一隻睡得香甜的貓咪「奶茶」,店主介紹藥房老闆娘忙碌時也曾將小嬰兒安放在貓咪躺著的所在。二樓今年新開設了小食堂「立賀佇遮」,坐上榻榻米吃碗麵和花生豆腐腦,這裡也是個閱讀空間,當下是和百年老屋共處的幸福時光。

巷子內古厝感受清幽

彎進好安靜的中正路 341 巷,找 1842 年建造的蘇家古厝,近 190 歲的漳州風格三合院,木結構呈現了古建築的智慧與歲月的痕跡,前方空地本也有

古厝建築,前幾年因地震倒塌。2020年12月初走訪,幸運地遇上第七代、自臺南大學退休的蘇友泉老師,門樑上的豔紅對聯出自其手,專精書法篆刻的他,紙上字體流轉的細膩筆觸為古厝增添活力韻味,原來大目降文化園區的題字也來自於蘇老師!各式各樣在這裡生活著的人事物,待你走著、探著進入大目降的故事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