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質薪資不再倒退嚕民眾卻無感...長年超時工作到中風三寶爸拚求職

職場話題

行政院主計處昨(19)日公布2020年全體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2498元,年增1.47%,增幅為近4年最低;但在剔除物價因素後的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1538元,年增1.7%,創下21年來最大增幅,薪資也創歷年新高,並終結2003年以來薪資倒退的情況。

去年在疫情壟罩之下,實質經常薪資還創新高,不過,一份調查顯示,上班族對於薪資不滿意度高達91.6%,創下8年新高。

今年42歲的阿修,是名三寶爸,其中一位新成員在3月誕生。一家五口生活開銷大,但他的職涯卻始終不順,去年還不幸中風,幾乎近一年的時間都在醫院度過,目前正努力求職中。

阿修的上一份工作是公車司機,下班後就兼差送快遞,之後也開過Uber、做旅遊包車,幾乎全年無休,每天的工作時長高達15-18萬小時,硬拚出每月13萬的收入,這樣的生活過了5年多,終於身體承受不住,在去年2月中風,直到12月才出院。

然而,這不是他第一次因為工作搞壞身體。年輕時他擔任手機模具工程師,也是天天加班到凌晨2、3點,靠提神飲料趕進度,最後罹患糖尿病,併發酮酸中毒在辦公室昏倒送醫。

中風後,阿修手腳蜷曲,平時需要佩戴護具,找工作也比之前更加困難,應徵舉牌、發傳單被拒,前一陣子到醫院應徵身心障礙名額的助理員,也因為手無力,即便通過筆試與電腦測驗,在最後一關失敗。阿修細數,生活費、房貸、保險、小孩的補習班費等每個月的生活開銷少說5萬,目前只能吃老本度日,只求趕快找到一份平常的工作。

平均被凍漲3.8年,薪資不滿意度創新高

阿修的經驗雖不能說是多數,但生活不易絕對是勞工們共同的心聲。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若衡量每天「投入工作的時間與獲得的報酬」,有高達91.6%的上班族透露,「不滿意」目前工作的薪資待遇,比例不但高於去年的90.2%,更創下8年以來的新高。

此外,調查發現,薪資更是長期停滯不前,合計在一年(含)以上「沒調薪」的,共佔了87%;其中甚至有9.6%是高達「十年(含)以上」;平均下來,則是「被凍薪」了3.8年,遠高於上班族平均「能忍受」1.8年完全不加薪。

而回顧過去一年,有74.6%的人透露,覺得自己的調薪進度有受到疫情影響,而在去年曾經遇過「變相減薪」的,比例也佔了59.3%,其中62.5%是遇到「年終獎金縮水」;37.2%屬於「刪減加班費」;28.7%為「分紅縮水」;有的則屬於「刪減三節獎金」(26.6%),以及「刪減績效獎金」(24.7%)。

實質經常性薪資不再倒退嚕,民眾卻無感的原因在...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去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創新高,且終結2003年以來倒退的情況,上班族薪資滿意度卻創下8年新低,主要有3個原因。

他指出,第一、對上班族而言,薪資的滿意度,不能光看薪水高低的「絕對值」,還要考慮到工時長短,以及職場壓力大小等;第二、加薪有沒有感是在可支配所得的部分,雖然薪水增加,但還是買不起房子,要持續租房子,甚至也不敢婚或生小孩;第三、全球疫情的關係,科技業出現轉單到台灣的情況,相關從業人員在去年薪水確實有顯得提高,不過,在沒有解封的情況下,很多內需型的產業,比如觀光業、餐飲業比較無感,調薪還是比較兩極化。

談調薪的最佳時機?人力銀行:把握「5(ㄐㄧ)」策略

調查更指出,回顧整個職涯,其實僅35.1%的人透露,自已曾主動開口向老闆要求加薪、升職,而成功率也不高只有31.4%,可見在實務上而言,勞方的薪資議價空間並不大。

楊宗斌建議,想和老闆或主管談薪水、求升遷,不能光靠談心、論交情,必須拿出實際的工作成績,且光看「KPI達成率」並不夠,要突顯與其他同仁不同的表現,像是某些專案成果,能整合內部團隊,並善用外部資源,結果替公司省下多少成本,或者創造多少營收、獲利,拿出具體貢獻數據,作為要求升職、加薪的依據。

至於到底何時是「最佳時機」?楊宗斌認為,每年的第一季一定是比較好要求調薪的時機,因為是新的業績開始,至於每月下旬,因為口袋的錢比較少,則可嘗試訴諸情感;楊宗斌更透露最大關鍵,就是掌握談薪水與升遷的「5(ㄐㄧ)」策略:首先「職場有戰績」,並表現出「努力學習新技能的痕跡」,再搭配「公司有好業績」和「選到對的提出時機」,同時「展現經營職場人際關係(人和、人脈)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