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幸福 腦科學這樣說

書摘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圖書館裡閱讀一本好書,不知不覺就忘記了時間;健身的時候越來越開心,壞心情好像全部消失了;路過的行人突然對你嫣然一笑;對某事頓悟,困擾你很久的問題因此迎刃而解……在這些時刻,你體會到一種特別溫暖的感覺,那種興奮的狀態能持續好久。

幸福是一種綜合性的體驗,其中少不了的感覺是愉悅。很多人覺得,開心、快樂作為一種感覺似乎來去匆匆、難以捉摸,然而正向心理學發現,積極的心態是人類的天性。

例如:人類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神經系統叫作迷走神經,它是人體內最長、最古老的神經迴路,發源於腦幹,透過咽喉、頸部到心肺及其他內臟,止於賁門附近。長期以來,科學家認為迷走神經只跟呼吸、消化、心臟活動和腺體分泌有關係,現在我們發現,迷走神經跟我們的道德感和快樂、幸福的表現密切相關。當迷走神經張開時我們會特別開心,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這是因為人類在站立起來以後,自然而然希望迷走神經處於舒展的狀態。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你在看到美好的事物時會有什麼反應呢?答案一定是抬頭挺胸、身心舒暢,此時迷走神經充分舒展。你在發現糟糕的事情時可能會喊出「哎呀」,你的聲音短促、急迫,而此時迷走神經便是處於受壓迫狀態。

哲學家康德曾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就越會在我心中喚起日新月異、不斷增長的驚奇和敬畏—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則。」

為什麼星空和道德法則會讓人產生一模一樣的反應?康德是個哲學家,他不知道原因,但是他知道這種體驗—其實就是迷走神經張開之後的自然體驗。所以,人類在進化時選擇的是積極的天性。

幸福躲在大腦裡

跟很多人想像的不同,幸福並非一種抽象的概念、哲學的思辨。神經心理學家在研究大腦的物質基礎後發現,幸福並非源自外在世界,而是取決於我們大腦內部的感受。幸福絕不是虛幻的概念,起碼有三個特別重要的生理指標和幸福密切相關。

第一,幸福的人的杏仁核不會特別活躍。

快樂感產生的第一個神經生理條件是我們大腦裡一些區域的活動,包括邊緣系統、杏仁核、快樂中樞,這些腦中的組織結構直接影響我們對愉悅的感受。

杏仁核位於海馬體和側腦室下角頂端稍前處,形狀大小如同一顆杏仁,它是人類腦組織中的一個很小的存在。如此不起眼的小玩意卻是我們情感行為的核心,是儲存恐懼和焦慮資訊的重要神經組織結構。當我們由於憤怒而揮拳相向、由於傷心而泣不成聲、由於沮喪而唉聲嘆氣時,都是這個小小的杏仁核在驅使我們這麼做。

因此,當杏仁核特別活躍的時候,我們會處在比較強烈的負面情緒之中;當杏仁核的活動受到抑制的時候,我們則更容易感到幸福和快樂。當然,完全失去杏仁核的警示作用是非常危險的,不過短暫地抑制杏仁核活動可以消除我們的消極情緒。所以從生理指標監測上來看,一個幸福的人的杏仁核絕對不會過分活躍。

第二,幸福離不開一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

大腦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神經加工中心叫作VTA(中腦腹側被蓋區),它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也叫神經傳遞物、神經遞質),如腦內啡、多巴胺、催產素、血清素等,和幸福的體驗有密切關係。

什麼是神經傳導物質?大腦的神經細胞並不是緊緊相連的,而是存在很小的間隔,就像古代兩個國家在邊界線建造各自的城牆,彼此相隔一定的距離一樣。神經細胞相互連接,就好比兩個國家之間的溝通需要有傳話的信使和收信的大臣。神經傳導物質就像信使,它將前一個神經細胞的訊號傳遞給下一個神經細胞。而在下一個神經細胞表面存在著特定的收信大臣,叫作神經傳導物質受體,它們會將這些信使的訊號翻譯成自己國家的語言,從而調控自己所在細胞的活動。

每個人在剛出生時,並不是天生就知道什麼是快樂。相反,大腦會根據過去的經驗,透過與之相關的腦神經迴路,來決定什麼時候釋放與快樂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換句話說,我們的每一次體驗和感受都是在訓練大腦,讓它下一次在面對某種外在刺激時,能準確判斷是否值得釋放與快樂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

這種大腦神經迴路的形成主要發生在幼兒時期,所以我們小時候經歷的開心事對於幸福感的建立非常重要。每當這樣的事情發生時,與快樂相關的神經化學聯繫就會建立。透過不斷重複,大腦對於幸福感的神經連接就會加強。

舉個例子,饑餓對於孩子來講是很不愉快的體驗。如果媽媽給孩子一碗麵或者一塊餅乾,讓這種不愉快的感覺得到緩解,孩子的大腦就會建立這些食物和快樂感之間的神經化學聯繫。當這樣的事情重複很多次以後,這些食物給孩子帶來的快樂感就會得到強化。這樣的關聯一旦被建立,就會影響我們很長時間。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成年人在難過和憂鬱時,會很想吃自己在童年時吃過的食物,因為那是他們記憶中「快樂的味道」。

第三,幸福需要大腦前額葉的參與。

大腦前額葉是對我們體驗幸福來說特別重要的區域,我們對意義的感受,包括靈性、悟性、德行等,都與大腦前額葉的活動有關,它在某種程度上可說是「幸福的審判官」。

前文談到,神經傳導物質及邊緣系統等腦區的活動會讓人感到特別開心,甚至還會讓人上癮,但是幸福的感受不止於此,它源自大腦對這種快感的理解、判斷。例如:一個一百多公斤重的胖子在面對美味佳餚時,雖然感官刺激和食慾可以讓他的大腦分泌各種神經傳導物質,但是這種快感對他沒有正面意義,也不會產生幸福的感受,因為沒有大腦前額葉的參與。

又如,一些人喜歡抽菸、酗酒,他們在此過程中會有一些愉悅感,但是在清醒之後又會覺得懊惱、悔恨,甚至很痛苦,這也是大腦前額葉的作用,它能讓人感受到意義、價值、目的和社會規範。

如何把快樂「激」出來?

與愉悅感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主要有四種:多巴胺、腦內啡、催產素以及血清素。每種神經傳導物質的觸發機制都不同,瞭解它們是怎樣工作的,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找到激發它們「努力工作」的方法。

第一種能引發愉悅感的神經傳導物質是多巴胺,它能激發我們的欲望。換句話說,當你有特別強烈的欲望去完成某件事情、做出某種行為時,你的大腦就會分泌大量多巴胺,驅使你繼續追尋欲望,並在此過程中給你帶來快樂與滿足。

人類很多的成癮行為都和多巴胺的分泌有關。例如抽菸、吸毒、酗酒、性行為等,都可以促進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癮的人感到特別的開心和興奮。人們在很多時候甚至都不需要做出實際行為,僅僅想到相關場景都會促使大腦分泌大量多巴胺,產生欲望。

要做什麼樣的活動才可以激發大腦釋放多巴胺呢?我的建議是去做那些讓你覺得特別有激情、有動力的事。當然,前提是這些是有益於身心健康的事,而不是吸毒、抽菸、酗酒等有害身心的危險行為。

第二種會讓我們產生愉悅感的神經傳導物質是腦內啡,它是大腦內部可以自行生成的一種類似嗎啡的生物化學物質。促使腦內啡生成的因素很特別—身體的疼痛。當然,疼痛無法給人帶來快樂的感覺,但是腦內啡可以。腦內啡可以幫你隱藏身體的痛苦,讓你堅持完成某個任務或者做出某種行為。

如果你經常跑步,那你就一定可以體會到運動給人帶來的快感。你在不斷地推動自己超越極限,咬牙堅持多跑一百公尺後得到的快感就是腦內啡帶給你的。我們常說的奮鬥之後的快樂,有很多其實源自腦內啡的作用。

做什麼樣的事情可以促進腦內啡的分泌呢?答案是:保持定期的、有規律的運動。很多人都知道運動的好處,但因為種種原因堅持不下來。運動如果沒有成為習慣,那麼對促進腦內啡分泌的作用便不大。只有在不斷重複運動這種行為,讓它內化成我們自願、自然的一種習慣時,腦內啡才會分泌。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有耐心,也要有意志力,持之以恆地運動,才會有持續激盪的快樂。

第三種與愉悅感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是催產素,它又稱「愛的激素」。也許在剛聽到這個名詞時,你會聯想到女性生孩子的情景。對於懷孕中的女性而言,催產素確實非常重要,它可以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在分娩過程中促進子宮收縮,並激發母愛。催產素也可作為注射藥物用於引產、產後止血等。

然而催產素的作用遠遠不止於此,它並非女性的專利,男女均會分泌催產素。催產素在日常生活中更重要的作用在於減少人體內的腎上腺酮等壓力激素的水準、降低血壓等,它能有效抑制負面情緒的產生,降低個體防禦和恐懼的感受,增進我們對他人的信任,從而促進社會關係的發展。

任何能夠增強我們的愛、歸屬感和信任感的人際互動行為,都會促使大腦分泌催產素,讓我們感到快樂幸福。這種人際互動行為包括溫暖的擁抱、富有同理心的對話、溫情的陪伴、與他人的聯繫或是與支持自己的家人、愛人或朋友待在一起等。特別是每天來自愛人的擁抱可以促使催產素形成,對抗憂鬱症。

第四種能引發愉悅感受的神經傳導物質叫血清素,它在某種程度上是情緒的調節劑。我們常說的寢食難安,從生理角度而言,就是由於體內血清素水準比較低。血清素影響我們的胃口與情緒,提高血清素含量有助於增進食慾、改善睡眠、振奮心情、防止情緒低落和憂鬱等。

當我們對生活有自主性、掌控感,在人際關係中能感受到自己對他人的影響力時,都會激發大腦中血清素的產生,讓我們產生幸福滿足的感覺。例如:我們應該瞭解自己的身心狀態和能力邊界,先把能做的事情做好,獲得自信和愉悅的感受後,再去挑戰舒適圈外的任務,同時根據過程中的感受和回饋等即時調整目標和期待。此外,多跟他人互動,為周圍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能讓我們獲得價值認同與歸屬感,這樣的愉悅感受持續的時間往往也會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