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首祭打炒房措施卻被學者看衰..因最有效的殺手鐧沒拿出來用

房地產

財政部日前預告修正《房屋稅條例》,企業將不再適用「住家房屋現值低於10萬元以下」享有免稅優惠,另外,自然人也以全國3戶為限可免稅,預計今年7月1日上路、明年5月申報適用。這也是繼政府祭出打炒房措施之後,財政部首度祭出的短期租稅手段。

財政部遏止炒房歪風,先朝大戶著手

根據現行《房屋稅條例》規定,現行不論法人、自然人,只要房屋現值在10萬元以下就可免課房屋稅。但近年卻發現,有部分法人會透過此規定,將出租不動產分割為小坪數來避稅。

財政部官員指出,為了避免多房族、包租公、包租婆有意透過將房產分割為小坪數、增加房屋的門牌號碼,藉此讓房屋現值低於10萬元的免稅門檻,來規避稅負,因此修正《房屋稅條例》,除此之外,此次的修法重點也將把法人排除在免稅範圍之外,換句話說,未來法人即使持有房屋現值低於門檻,也不具有免稅資格。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解釋,房屋現值低於10萬元以下的概念不外乎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又舊又雨漏的老房子;另外一種則是明明是一戶門牌卻分割多戶且細碎,例如分割套房,企圖避稅因此形成租稅漏洞。不過,徐佳馨認為,目前住家房屋現值落在10萬元以下的物件並不多,影響層面僅限於少部分的多戶持有人。

除了《房屋稅條例》修正之外,財政部也正在研擬檢討房地合一稅修法,據了解,修法的方向預期將以現行持有期間1年內課45%重稅,調整為持有2年內就課45%稅率,等於將短期持有期間從1年調整為2年;另外也擬修法將境內公司交易房產也一併納入房地合一稅,最高稅率同樣45%。

由於目前現行的規定,境內法人交易房產是併入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課稅,最高稅率僅20%,但財政部觀察到有個人藉由成立投資公司以炒房的情況發生,因此也擬一併修法將境內公司交易房產納入房地合一稅的範圍內。

張金鶚:「囤房稅」修法更能有效抑制房市炒作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先是也指出,防止少部分屋主分割逃避稅負的修法,固然予以肯定與支持,但這個打炒房政策對於房市炒作的影響不大,也對促進房市公平與效率的成效相當有限,關鍵還是在於囤房稅才是真正的核心。

張金鶚也認為,房地合一稅對於遏止房價飆漲或帶動房價持續下跌的效果確實是有,但是畢竟房地合一稅屬於交易稅,只要買賣一次後就不用再被課稅,宣示性效果比較大;再者囤房稅屬於持有稅,國外也認為持有稅相對重要,且若對照過去在 2014年房價快速成長期間,六都中只有台北市實施囤房稅,數據顯示台北市的降價效果顯著。

因此,張金鶚說,相較於囤房稅的重要性,此次財政部相繼祭出修正《房屋稅條例》、房地合一稅修法,「我覺得是在避重就輕、抓大放小。」,呼籲財政部應該進一步落實囤房稅修法,由中央統一稅率、地方制定稅基,同時由中央以補助款來規範地方政府適時調高房屋評定現值。

打炒房突擊,學者:房價還是無法抑制

2020年底中央跨部會大動作祭出「打炒房」政策,不過,若從2020年第四季的國泰房地產指數狀況可發現,儘管新竹與台南12月的推案量下降,不過銷售率卻仍是反向上揚,顯示出現階段買方與賣方對於資金行情、貨幣寬鬆都有高度共識。學者認為,有低利率環境支撐房價,政府現有的打炒房措施無法抑制房價。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則直言,先前部分紅單熱炒的區域,有些建商選擇暫時避避風頭、「別讓長官不開心」,因此暫時延遲推案,他認為,那些暫避鋒頭的建商,最快今年第2季或第3季就會逐漸出來,除非中央還有更大的打炒房動作,比方說像是更具體、有感的囤房稅重稅,才有可能讓市場真正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