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公投衝破50萬連署》這是環團變了心?還是民進黨成了負心漢?

政治

藻礁公投連署破50萬大關,給了民進黨政府極大壓力。本來他們不以為意,認為公投很難成案,但現在不僅極可能成案,而且還不斷衝高連署人數,並帶動其他公投案的氣勢。

這是環團變了心?還是民進黨成了負心漢?抑或府院高層錯判情勢?

誰變心?誰負心?連洪申翰都使不上力!

為了攏絡社運團體,廣納弱勢意見,民進黨總是將社運代表放在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內,而且常常是排在前幾名。在藻礁這件事上,連代表環團的現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洪申翰都使不上力,遑論身負重任、代表民進黨政府前去跟環團溝通的陳吉仲、曾文生、詹順貴、李俊俋,目前看來,他們都沒有達成任務。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孰輕孰重、孰先孰後,是永遠爭論不休的話題。因為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政策,決定在桃園觀音大潭的觀塘工業區新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一來可供應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燃氣複循環發電機組,以及北台灣其他燃氣電廠、工廠鍋爐及民生家庭用氣需求,屆時台灣北、中、南各有一座接收站,可以減少南電北送的成本,並且降低台中燃煤火力發電造成的空污。

歷經4任總統,「三接」是能源轉型指標

目前台灣只有兩座天然氣接收站,一在高雄,一在台中,「三接」規劃歷經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前後共4任總統,雖然環保團體還有些不同聲音,但在2018年環評會議通過後,已是迫在眉睫的能源轉型重大政策。

回溯到2018那個時空環境,當時台中季節性空污嚴重,那年年底有九合一選舉,來自地方要求改善空污的壓力極大,而且蔡英文競選總統時有2025年非核家園的政見,能源轉型是既定政策,加上當時已運作近20年的深澳電廠也關廠減污,在這情況下更顯得「三接」勢在必行。

大潭生態稀世珍寶,換址台北港工程更浩大

不過,大潭附近是全球少數僅存的淺海藻礁生態區,物種多樣豐富,包括保育類螃蟹、柴山多杯孔珊瑚,也蘊含抗癌藥物種源,一旦破壞難以挽回,因此環保團體才提出換址「台北港」這個替代方案。

只是「三接」若換址到台北港,不僅需要填海造陸,曠日廢時,恐怕工程會延宕超過10年才能完工,而且需築長達數公里的天然氣管才能接到觀塘,沿線經過的又都是人口稠密地區,造成新北市各級民代同聲反對。

「迴避替代方案」詹順貴、陳吉仲都同意

在那種情況下,當時環團、環評委員壓力都很大,經濟部也帶著中油到行政院報告,討論之後提出了迴避藻礁的改善方案,把原本工程所需填平的232公頃縮減為23公頃,並把儲氣槽從海上移到陸地,碼頭則外推海上不近藻礁,希望用這個迴避替代方案來爭取環評委員支持、通過環評。

當時參與行政院內部會議的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據轉述都有特別被徵詢同不同意這個迴避藻礁的替代方案,他們同意後,當時的行政院長賴清德才責成政務委員張景森督導經濟部、環保署、農委會等相關部會繼續與環團溝通。

本來環團只要聽證會,最後搞成大公投

後來環團大動員,要求環評委員不要出席環評會議,在人數不足情況下流會。由於環評會議定期召開,出席人數越過開會門檻,官方代表就以人數優勢通過迴避替代方案。但身負與環團溝通重責大任的詹順貴卻請辭,引起輿論一陣譁然。

此時此刻藻礁公投氣勢如虹,但從三接環評通過至今兩年多,民進黨政府跟環團究竟如何對話、如何激怒環保人士,這恐怕很值得深究。

因為環團要的不多,無非就是一個有法律效力的聽證會,搬台階給大家下;但民進黨政府想得太多,要他們自己去連署公投,又錯判情勢認為他們應該搞不起來,再加上綠營網軍提油救火,看到國民黨抓住機會助攻藻礁公投,就把昔日環保戰友全部打成敵人,更讓連署人數快速上衝,連小學生都在幫忙連署。

過去兩年,有誰還持續跟環團溝通「三接」?

100分的公共政策在真實世界裡幾乎不存在,理性決策通常也不是「最佳決策」,而是「次佳決策」,但「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應該就很接近理性決策。

在「三接」這個公共政策的討論上,民進黨政府曾經努力過,但後繼無力,也夾雜太多政治算計,捨良性互動不為,只想省事抄捷徑,最後就是全民付代價用公投收場。偏偏公投通過也不具強制性,只要拖個幾年,又可以透過政治操作「敗部復活」……這種政治輪迴不是良性循環,而是造成台灣政策不確定、原地踏步的根源。

蔡英文總統要兌現自己的競選政見,需要行政團隊全力協助才能辦到。但藻礁公投成案該怪賴清德拍板強行通過?他不當行政院長已久,現任閣揆蘇貞昌、政務委員張景森、升任農委會主委的陳吉仲都還在內閣,難道兩年多來溝通工作完全沒人在做?如果真是那樣,那衝破50萬人連署也只是剛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