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同一天!離岸風電產業協會成立 大彰化東南離岸風電環差成功闖關環評大會

產業脈動

台灣規模最大的離岸風場「大彰化東南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環差案」,先前因水下噪音問題屢遭環委打回票,歷經6次環評專案小組初審,10日終於成功闖關環評大會。開發單位沃旭能源表示,原訂期程是今年完成水下基礎建設,也與船舶廠商協調,希望能趕上進度。

大彰化東南離岸風電計畫位於彰化縣線西鄉及鹿港鎮外海,離岸約30公里,為能源局公告的第15號風場,面積達108.7平方公里,最大裝置容量為613MW,於107年8月通過環評審查,本次是因變更風機與離岸變電站基礎設計,及海床防淘刷保護工面積等原因而申請環差。

歷經6次初審,大彰化東南離岸風電環差過關

除了「大彰化東南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環差案」過關,離岸風電產業協會(TOWIA)10日也舉行「成立大會」記者會,宣布致力於推動離岸風電產業發展,落實能源轉型,隨著產業發展、景氣復甦,全國電力消費量逐年成長,風電產業所帶來的綠能顯得更重要。

台灣的離岸風電商機龐大,外商磨刀霍霍,在更多風場接連動工、加上市場臻於成熟後,相關產值可望突破兆元規模。

10日行政院副院長長沈榮津、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理事長許乃文與風電開發商代表們皆出席,主辦單位特別放上鳳梨合影成為亮點。沈榮津則笑著說,用行動展現「愛台灣」的決心,特別擺上鳳梨給在場的外國開發商代表們品嚐。

今日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成立,聚集了八家開發商代表。(攝影/趙世勳)

推動風電產業國產化,盼今年年底前完工

經濟部推動離岸風電產業國產化政策,從海底電纜、塔架、風機零組件等,一共列出27個項目,要求風電開發商應協助建立本土產業鏈。

為此,今年有多個風場正在施工,其中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彰芳、西島與中能離岸風場以有限的裝置容量尋求突破,多數項目都提早超前超買下單,以做為本土供應廠商投資技術人力的誘因,目前彰芳西島風場所有本土供應商正進行工,盼年底前能完工。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抵達,與開發商代表一一握手致意。(攝影/趙世勳)

沈榮津表示,面對國際減碳趨勢,台灣製造業購綠電的需求也持續升溫。離岸風電正好也祝增加綠電供給、企業採購綠電的選擇。經濟部未來將與協會一同努力,透過離岸風電帶來的投資、產值與發電量及就業機會,兼顧經濟成長與永續發展。

許乃文則說,提出風電政策穩健發展、區塊開發多參考過去遴選階段經驗、納入風電新科技發展等3大建言,未來也會推動人才培育,促進技術交流,為台灣帶來實質經濟貢獻,強化台灣亞太離岸風電領航者地位。

任TOWIA理事長、CIP董事總經理許乃文於致詞時是向政府提出建言。(攝影/趙世勳)

除了風力發電,綠能所需的水資源危機正在發生

目前風力發電正在國內蓬勃發展,不過就再生能源當中的慣常水力發電卻大幅度減少了46%,這也是今年受到降雨不足、水情不佳影響,原本2019年的總發電量還有55.4億度,2020年卻僅剩30.2億度,創2002年以來新低。

去(2020)年台灣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用電量卻創下歷史新高,根據能源局公布2020年能源統計資料,全國總用電量達2710億度,較前(2019)年成長55億度,漲幅約2.4%。

隨著外資的資金、技術投入,協會願景是讓台灣成為亞太地區領航者。(攝影/趙世勳)

能源局也預測我國年用電量將於2024年突破3000億度,為穩定供電,除了太陽能、發展離岸風電產業正在蓄勢待發,不過眼前還有更大的缺水問題需要解決,否則會讓台灣失去現階段最穩定的綠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