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小英時代的日常》常常有人被請辭 「連總統府都擋不住」

政治

在蔡英文總統沒有連任壓力後,即使她還兼任民進黨主席,但民進黨內部權力結構已經出現微妙變化,不再是「她」一個人說了算,而是趁權力出現尷尬空隙,「他」或「他們」先搶先贏再說。

在總統職權範圍內的國安系統人事改組告一段落後,蘇內閣也有零星調整,但在警政、調查局、國營事業、公股行庫領域則出現大幅調動,被視為是行政院長蘇貞昌權力的擴張與展現。引發外界好奇,蔡英文對蘇貞昌真的是「完全授權」嗎?

董總被請辭,「連總統府都擋不了」

去年12月,中小信保董事長李耀魁突然請辭獲准,農業金庫總經理、63歲的嚴漢明也突然提早退休,接著今年2月台鹽董事長陳啟昱「應高層要求」被請辭,然後3月土銀董事長黃伯川、合庫總經理陳世卿提書面辭呈,最近又有第一金證董事長葉光章、總經理陳香吟提辭。這些不被批可續任、變相「被請辭」的人事案,在黨內引起很大震撼,知情人士說「連總統府都擋不了」。

其實,蘇貞昌大動作更換官股董總已經不是第一次。去年3月,他就曾以「破除酬庸」為由,讓桃勤董事長郭榮宗、華儲董事長陳宗義、桃機董事長王明德等「桃園幫」,以及新系台水董事長魏明谷去職,引爆新潮流強烈不滿。

2018「完全授權」,如何對817萬最新民意交代?

加上今年1月警政系統調動47位高階警職人員,其中台南、高雄警長到任還不到半年就又被調走;2月調查局也調動28位站主任、簡任秘書、簡任督察、專門委員等高階職務,雖說正逢年度調動,但調動幅度很大,而且依過去慣例總統府不會沒有角色,現在則多由行政院作為,府院角色異位。

在2018年民進黨氣勢最弱的時候,蔡英文拜託蘇貞昌出來組閣,穩定大局,當時她對他的承諾就是「完全授權」。

只是2020年初蔡英文以817萬歷史最高票贏得連任後,最新民意對蘇內閣完全沒有拘束力,從萊豬、藻礁事件就可以看到蘇內閣錯判情勢,過度依賴網軍而缺乏政策溝通的能力。

依蘇貞昌偏好拍板,幕僚「超前部署」政治第二春

蔡蘇之間關係外弛內張,常常都在權力拔河,但蔡英文謹小慎微很能吞忍,蘇貞昌也積極進取很敢作為,因此很多人事案都在「總統府去說也沒用」的情況下,行政院就依蘇貞昌的偏好強勢拍板了。這情況履見不鮮,也成為「後小英時代」的日常。

在「後小英時代」還有另一種情況也很奇妙,就是幕僚推著總統向前走。

原本蔡英文並不希望黨內2024之爭太早開戰,一來怕自己提前跛腳,第二任做不了事;二來也怕黨內廝殺太過,影響政權穩定,但等不及了的幕僚卻是「超前部署」自己政治事業的第二春。

「不分區市長」鄭文燦緊黏蔡英文

全台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日前在台中舉辦理事長交接典禮,由現任理事長秦嘉鴻交接給繼任者賴博司,蔡英文總統親自出席,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經部次長林全能,以及工業局、能源局的代表,還有中部地區多位立委都到場觀禮。

其中,最特別的臉孔,應該就是桃園市長鄭文燦也專程跨縣市跑去台中陪同蔡英文出席,是現場唯一的綠營縣市首長。

鄭文燦有企圖心,反應靈敏也政治正確,是新系野百合世代的代表人物,而且蔡英文跟他相處沒有壓力,兩人經常同場亮相,足跡遍及全國,也因此讓鄭文燦被戲稱為「不分區市長」,在2022桃園市長後繼無人情況下,他如此不計譭譽力求曝光,唯一說得過去的理由就是為了2024。

蔡英文和鄭文燦常常同台演出,背後當然是小英過去的競選幕僚一手鋪排,加上各種非典型民調加油添醋,然後在媒體的呈現上,鄭文燦就被認為是2024蔡英文屬意的接班人。但真的是這樣嗎?

身為民進黨2024「工具人」的宿命

身為民進黨2024「工具人」的蔡英文,半推半就恐怕也身不由己,若她不動如山,那就是讓蘇貞昌更得權勢、更坐大;若她拉一個擋一個,正副總統基於國安考量不好常常同台,那就只好拉跟她比較有話可聊的鄭文燦了,幕僚樂意為鄭造橋鋪路,鄭也樂於配合分享光環,但這又容易讓外界過度解讀。

持平而論,蔡英文上台後一直刻意維持高度,重用、收編各派系幕僚求取平衡,極力避免重蹈阿扁執政時期的覆轍,也不介入2024。

在兩岸外交上她自制,不在美中台之間變成「麻煩製造者」;也自律,禁止家屬親信介入政商利益,即便在她伸手不及之處,政商關係早已乾柴烈火擋不住,她一直很努力維持安全距離,不讓這些複雜關係靠近她,確保自己不受波及。

不願重蹈阿扁覆轍,追求國際經貿突圍歷史定位

阿扁執政時為平衡派系,也避免自己第二任跛腳,曾特意讓黨內「四大天王」張俊雄、游錫堃、謝長廷、蘇貞昌輪流擔任行政院長,形成恐怖平衡,結果卻激化蘇謝惡鬥,導致2008年民進黨嚴重分裂無法團結,總統、國會大選一敗塗地,至今傷痕仍在。

所以蔡英文一連任成功,就要黨內要角傳話給賴清德、鄭文燦,要求兩位2024可能人選不可有成立競選辦公室、選舉智庫等「搶出頭」的大動作。

蔡英文的態度決定了她當總統、黨主席的高度,她放手的權力和資源由蘇貞昌接手、分配,她僅有的「英派」勢力則成為造王機器,她一心一意想為台灣在國際經貿上突圍,尋求自己的歷史定位,但她不沾鍋、怕麻煩、討厭黨務,不「領導」只「管理」的個性,也可能讓民進黨2022、2024陷入混亂的政權保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