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荒難解》河川整治千億預算、再生水廠24億 前瞻建設也缺海水淡化計畫

缺水危機

水情告急,台中市已率先宣布「供五停二」的限水措施,從新竹到台南的科學園區卻仍持續面對缺水威脅,「前瞻基礎建設2.0」再提水資源,但大致結構依循「前瞻基礎建設1.0」版,國發會主委龔明鑫24日出席南港智慧城市論壇時被問起國發基金是否投資再生水、海水淡化等產業,他表示,「國發基金開放各種廠商的提案。」

護國神山台積電可能面臨缺水危機,已經上了國際財經媒體版面,行政院18日通過「抗旱水源2.0計畫」馬上建置台中緊急海水淡化系統,但仍不忘提到前瞻計畫1.0做得好,有超前佈署,行政院官網18日寫到,「過去4年於前瞻計畫投入經費加速辦理水資源建設因此…因此缺水狀況持續8個月以來,民眾生活及產業尚能穩定供水。」

稱超前佈署水利,但台中還是準備限水

水利署長賴建信18日也對媒體說,過去4年前瞻基礎計畫中的桃園支援新竹幹管、防災備援水井、高屏溪伏流水等建置,已適時發揮功效,再加上抗旱水源1.0計畫,合計緊急增加每日78萬噸水源,有效延長水庫供水,缺水持續8個月,民眾生活及產業尚能穩定供水。

但是,台中市還是得宣布限水了,雨量再不足,下一個縣市是誰?台積電在台南的新廠怎麼辦?以後還要在缺水的新竹蓋2奈米廠呢。

不禁令人質疑,為何當年喊的水資源規畫沒有發揮作用?前瞻計畫1.0版的水資源是怎麼規畫的,根據行政院官網「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計畫完整版」,當時政務委員吳宏謀的影面,水利的重點放在「雨水」,如何把雨水導引到該去的地方,而計畫三大重點是防洪安全、保護水資源,還有提供民眾優質的「親水」空間,再生水廠、海水淡化廠完全不是重點。

第一版前瞻基礎建設重點,在防洪和雨水的規畫

而所謂保護水資源的重點在雨水下水道、汙水下水道各自分流,或者水庫之間連通道的串接工程,431億元預算在「中央管河川區域排水及一般性海堤整體改善計畫」,720億元預算在「縣市管河川、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包括做攔河堰、水庫清淤、智慧管線,例如石門防淤、烏溪鳥嘴潭。

18項評估計畫中包括防災備援水井、伏流水、智慧管理及節水、集水區保育、白河水庫改善、大安大甲聯合、離島供水改善、雙溪水庫、天花湖水庫、曾文南化聯通、湖山第二原水管等,僅約略提到再生水廠,對海水淡化廠一個字都沒提。

水利河川整治1千億預算,再生水廠24億預算

相較於水利工程整治超過1千億元預算,再生水廠的預算多少?勉強算24億元。根據2019年的會議中,決議暫停彰化福田再生水廠計畫,持續推動中科需要的水湳再生水廠、台南仁德、台南臨海再生水廠,中央公務預算編列 21.425 億元,加特別預算,合計23.49億元(最早提的預算是35億元),目標日增5萬噸再生水。海水淡化廠議題是放在關於離島的章節。

在海水淡化廠部分,到了今年科學園區不得不動用水車之後,經濟部要在桃園、麥寮、嘉義、台南與高雄等蓋6座海淡廠的舊計畫,才重新被提起。弔詭的是,政府提出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中,半導體被視為發展重點,還有專屬的培養半導體人才專案,卻沒有規畫半導體業的用水怎麼辦?

過去,經濟部水利署曾提出本島海淡廠評估計畫,從桃園、新竹、台中、高雄等共規畫7座,但是因為海水轉淡水成本每度高達30到40元,高成本與高耗能,根本沒有放進前瞻基礎建設裡面,經濟部本土的海水淡化廠計畫有新竹、六輕、台南將軍三座。

束之高閣的海淡廠計畫,因水情嚴峻重見天日

這次乾旱從去年就開始,行政院所謂的「超前佈署」休耕的休耕、減量的減量,也補不上用水缺口了,還是緊急在新竹蓋了一個臨時的海水淡化廠。六輕的海淡廠預計2022年完工,卻僅給六輕廠區內使用,台南將軍的海水淡化廠還在環評,要等6、7年以後。

「再生水、海水淡化或者成本高,誰要買單的問題,但當沒有水可用的時候,還是得用啊。」一位半導體廠業者說,半導體會願意付比較高的成本,因為本身產品的附加價值就高,如果連用水的基礎建設匱乏,而威脅到「護國山群」,也難怪國際媒體已經警告台灣缺水可能危及全球供應鏈的聲音,台積電被迫海外設廠的壓力,可能就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