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幸福嗎?別以為他們對疫情無感 現代孩子面臨的三大煩惱

教育議題

從2020年開始的covid-19疫情,衝擊了全世界,也讓孩子的童年變了調?許多的緊張和不確定性、帶著口罩和被限制的日常都造成孩子的壓力,也讓更多孩子覺得更不幸福!

兒福聯盟在兒童節前夕公布的「2021疫情時代下台灣兒童幸福感調查」,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沒有在「生活裡感到快樂」(21.8%),與2017年的結果相比,幸福感下降,尤以10歲兒童「我喜歡我自己」這項退步最多。

進一步從生活各面向去觀察孩子幸福感減少原因,和過去幾年調查相同,學校氣氛與同儕互動以及家人相處關係和孩子的幸福感最有關聯;但值得注意的是,休閒生活也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幸福感。

調查發現有超過三成的兒童煩惱休息與休閒時間不足(33%)、多數孩子(66.4%)晚上7點以後的時間才屬於自己,甚至有一成的孩子表示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除此之外以手遊為主的娛樂日常,調查發現10-12歲兒童平均一周玩手遊13小時,12歲玩的時間幾乎是10歲的兩倍。

缺乏足夠的戶外活動與運動的休閒品質,也讓孩子的幸福感降低。值得一提的是41%孩子表示煩惱來源是covid-19疫情,僅次於課業壓力(82.5%);另有61%兒童表示因為疫情可以去玩的地方變少,顯然疫情對許多兒童來說,已造成生活的影響,甚至成為煩惱與壓力的來源之一,恐影響孩子的幸福感受。

兒童個人主觀幸福感減退

兒福聯盟引用「兒童世界報告」(CHILDREN'S WORLDS REPORT,簡稱CW REPORT)的心理健康量表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CW-PWBS)作為本研究的個人幸福感指標,並與該報告2017年的結果相比。

結果發現台灣10-12歲兒童平均拿到7.60分,與「兒童世界報告」2017年台灣的結果相比略為退步(12歲7.98→7.46),其中尤以10歲兒童「我喜歡我自己」這項退步最多(滿分10分,減少0.55分)。

學校和家庭與兒少個人幸福感的關聯度最高

與幸福感最有關係的是「學校氣氛與同儕互動」,大致上10-12歲的兒童在學校生活都還不錯,同學、老師都樂意協助、幫忙,但仍有一成左右的孩子表示在學校不覺得安全,11.4%不認為自己跟同學相處愉快。

除此之外家人相處關係也影響孩子的幸福感受,調查發現雖然65%平日跟家人相處有3小時以上,但有一成六相處不到1小時(15.5%),這短短的一小時要用餐、洗澡、盯功課,剩下可以互動的時間寥寥無幾。也難怪近一成(8.5%)感受不到跟家人相處的幸福時光,甚至有近兩成(19%)不覺得家長有聽進他們的心聲。

課業壓力、疫情和休閒不足夠孩子的三大煩惱

調查讓孩子自陳壓力狀況,平均分數為5.29,但有三成六以上達七分以上(36.3%)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壓力來源,三大煩惱第一名毫不意外是課業壓力(82.5%) ,其次今年的covid-19疫情(41%)也讓孩子備感壓力,除此之外玩不夠和不好玩似乎也讓孩子的壓力難以抒發:

1.休閒與休息時間不足

兒盟發現,多數孩子(66.4%)晚上7點以後的時間才屬於自己,如果自由時間扣掉他們睡覺時間發現,四分之一的孩子(24.9%)能自由放空的時間僅剩一小時,甚至有一成的孩子表示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也難怪35.5%孩子希望玩的時間再多一點,13.5%希望再多很多,孩子休閒時間不足令人擔憂。

2.休閒類型與頻率不足

兒盟發現,10-12歲兒童主要休閒類型僅37.3%兒童是選擇「運動類」,有兩成左右是較為靜態的益智類 (21.5%)與藝文活動類(19.8%)。

進一步去看選擇「運動類」的兒童當中,有三成三平均頻率未達到每周兩次以上,遠低於美國運動醫學學會與兒科醫學會的運動建議指標,更別說其他以靜態休閒活動為主的兒少,活動量明顯不足。

3. 以手遊為主的娛樂日常

調查發現如果每周玩手遊18小時以上(約莫是平日玩2小時、假日玩4小時以上),個人幸福感分數則最低,可見當兒童將生活中的自由時間全部拿來玩手遊,不僅排擠其他運動休閒,更減少與家人、同學的互動,令人擔憂的是,本次調查12歲兒童平均玩手遊16小時,其實已經很接近18小時。

白麗芳執行長說明調查結果的發現,這一代的父母雖比過去更用心,幫小孩積極安排,但剩下太少時間陪伴、傾聽孩子,讓小孩空閒思考和做自己的機會越來越少,尤其過去一年因為疫情,生活在口罩、酒精不離身的不確定性恐慌中,兒少可以出去休閒運動的空間又被限制,缺乏「玩、樂」的童年,也難怪越來越不幸福。

白麗芳表示,後疫情時代讓大家有更多的時空回歸家庭,也讓家長有更多機會可以重新檢視親子關係,思考要怎樣可以增進親子相處的品質。良善的親子溝通,可以搭配高互動性的親子活動,讓孩子的幸福感倍加提昇。透過適當的休閒活動去創造心流,能減少兒童不快樂的感受;研究顯示運動可以增加血液中的鈣質,促進並刺激大腦內多巴胺的分泌和吸收,增加腦中的「快樂激素」!疫情期間雖出國不便,家長更應珍惜這段聚在台灣寶島的時光,與他們共同討論空閒時間的活動,忙餘可依規劃帶小孩出外活動、運動強身,也藉此增進家人相伴的幸福感!

兒盟呼籲:

家人陪伴

家人互動與兒童個人幸福感息息相關,兒盟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愛孩子333」,即每天擁抱30秒、傾聽陪伴30分鐘、週三不加班。透過擁抱這種肯定孩子的身體語言,以拉近親子間的距離;此外,亦增加傾聽陪伴孩子們的時間,記得在陪伴的同時,給予孩子正面的稱讚與鼓勵。

充足休閒

孩子們休閒與空閒時間的不足,長期下來不僅影響其身體亦影響心理健康,兒盟建議家長應留意孩子休閒的時間與品質,特別是手遊不該是兒童唯一的娛樂來源,應引導孩子多從事運動與戶外活動,才能有效改善休閒品質,提升兒童的個人幸福感。

自主空間

本次調查發現孩子們能自我決定的空間與時間並不足,兒盟建議家長在傾聽兒童意見時,應適時將其想法納入考量,以促進親子間有效的溝通與互動。

2021疫情時代下台灣兒童幸福感,兒福聯盟於2020年12月25日至2021年1月18日,施測方式以實體問卷進行調查,本調查採用分層多階層叢集抽樣方式,將全台分成北中南東四區依人口比例進行抽樣,總計抽出21所學校共發出807份問卷,最後回收676份有效學生樣本,回收率為83.77%,在96%的信心水準下,誤差不超過正負0.04。樣本中49%為男生,50.1%為女生,0.9%選其他;34.3%、16.6%、49%分別為10、11、1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