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新北》讓孩子不用再跨區讀國中 新北加值高中職特色受老師肯定

教育議題

古代有「孟母三遷」,為了給孩子良好教育環境而多次搬家;現代父母也還有這樣的心情,家長若有屬意的學校,有的會在孩子出生時就鎖定學區買房,有的則靠遷戶籍排隊就讀,但父母「求好心切」可能也增加孩子的通勤時間。

尤其台北市明星國中吸引不少外縣市家庭跨縣市就讀,2018年台北市教育局局長曾燦金還曾失言說出,希望鄰近縣市教育「可不可以辦好一點」,當時被點名的新北市跨區就讀情況有改善嗎?讓新北市家長「孟母三遷」的原因又是什麼?

全教總副秘書長李雅菁觀察,會影響家長選擇學校的原因越來越多元,不過,家長望子成龍、考試成績至上的心態也還在,因此雖然這現象有比較和緩了,但仍然存在。

109學年度額滿小學創紀錄,特色小學成亮點

雖然面臨少子化衝撃,但新北市今年國小額滿學校卻是逆勢上揚有21所。除了因為人口移入迅速發展,如淡海新市鎮、林口重劃區及北大特區就有12所小學額滿,為因應額滿需要增班的林口東湖國小、規劃新設的淡海國小外,主打雙語教學的汐止區白雲國小、三重區集美國小、板橋區莒光國小與海山國小,在招生上也都有好表現。

光復國小校長張明賢也透露,隨著學校實施雙語實驗教學的成果逐漸展現,近3年學生也都是接近滿額的狀態。

另外,李雅菁也發現,新北市的特色小學如雲海國小、雙峰國小、屈尺國小等未必是傳統的明星學校,但因為特色課程反倒吸引學生從都市到山林就讀。

位於新店往坪林方向的雙峰國小,因有綠樹環繞、生態豐富,特色課程反倒吸引不少學生從都市到山林就讀。(攝影/張瀞文)

北市國中入學比戶籍時間,新北學生提早轉學

按照台北市公立國中入學規定,國小畢業生必須要與父母或法定監護人設籍台北市同址,並且有居住事實,不過,實際上仍有學生虛設戶籍未有實際學區內居住事實之情形,造成學生跨區就讀影響睡眠及生活作息。

李雅菁指出,台北市國中一旦額滿就不收學生,因此會按照設籍時間長短進行排序,所以若新北市的國小畢業生想到台北市國中就學,必須提早遷戶籍,過去是5、6年級人數會減少,但現在這種情況提早到3、4年級,可能少掉2個班級的學生數,甚至學校部分老師也會將小孩送到台北市就讀。

而根據新北市教育局統計,107、108學年度新北國小畢業生升新北國中比率約為9成3。

北市國中辦的真的比較好?資深教師:家長有迷思

新北市教育局局長張明文表示,北北基桃本為共同生活圈,部分家長因地緣工作等相關因素,於甲地居住至乙地就業就學已經是常態,此外,針對與北市交界區域,為了便利家長就業需求,部分學校可免遷戶籍就可就讀,如汐止區學校即有與台北市學校互為自由學區。

李雅菁是新北市新店區北新國小的資深教師,她有感而發說,「其實有辦法移動、社經地位較佳的人都在想辦法移動,如烏來地區的同學會跨到新店來就讀,而新店的同學會跑到台北市就讀。」

李雅菁表示,首先要釐清部分家長認為台北市比較好,到底是師資好、教學好?還是台北市的學生程度比較好?她認為,雙北的師資與辦學並不會落差太大,其實家長也知道,但總會覺得孩子到台北市就會更有動力、更用功讓自己變得更好,也就是同儕的影響,「當很多學生都是刻意要去念這所學校時,其實某種程度就已經經過篩選。」

打造特色學校,提升在地就學率

她認為這種現象要改變很難,不過李雅菁肯定新北市政府在高中階段的教育投資,假設社區高中辦得好,國中跨區就讀的需求就會降低,而現在新北市打造很多有特色的社區高中,尤其現在講究學習歷程檔案,社區高中越來越受矚目,還有一些特色社團、實驗班、體育班等,也可能吸引到不同家長。

新北市在2016年進入第二期高中高職旗艦計畫,7年共投入24億提升學校軟硬體設備,輔導學校發展各類特色課程在高中推動,並於108年轉型推動新北創新教育加速器計畫,支持學校進行「跨國」、「跨校」、「跨學制」(包含大專院校)、「跨領域」(包含產業界、NGO)的各項教育合作。

舉例來說,新莊高中獲得此計畫支持,與專業影像團隊建立一套給高中生的影像課程,跨域攜手拍攝紀錄片《翡翠少年》,以宜蘭縣南澳鄉武塔村的泰雅族部落為紀錄對象,讓城市的高中生走進部落;穀保家商則成立新北市烘焙伴手禮研發中心,以瑞芳地方特色為發想主軸,打造地方品牌。

張明文表示,目前學生就讀新北市公立高中職比例,已從100學年的大約5成,大幅成長到109學年度的7成,目標在地就學率提升至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