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件事得罪當權者 馬雲和阿里巴巴的媒體帝國 牽動北京敏感神經

中國議題

《日經新聞》報導分析,阿里巴巴支付創天價的28億美元罰款,可能足以使北京停止揮舞「反壟斷」大棒,但是這家中國電商龍頭並未擺脫困境,因為阿里旗下龐大的媒體資產仍然受到北京關注。

阿里巴巴的線上購物平台淘寶和天貓名滿天下,但這家總部位於杭州的公司也建立一個媒體帝國。它包括報紙、數位和廣播媒體、社交網路平台、影片播放網站、電影製作公司和廣告代理商。

對於阿里巴巴來說,這些媒體平台是有效的工具,可幫助科技巨頭競相建立從電子商務到娛樂業的龐大生態系統,將用戶引向其他業務。但是,阿里對內容創建和發送的影響力日益增加,使北京當局越來越感到不安。

馬雲以前常發表前瞻的看法,挑戰當權者

曾經直言不諱的億萬富翁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尤其令對北京感到擔憂。56歲的馬雲自詡為「首席教育官」,以前經常發表前瞻的看法,挑戰當權者。但是,北京加大控制科技巨頭,馬雲天馬行空的想法被認為具有破壞性。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在去年馬雲的螞蟻集團(阿里旗下金融科技公司)370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被叫停之後,北京方面也要求阿里巴巴減持媒體資產。

阿里巴巴擁有香港報紙《南華早報》、影片播放平台優酷、社交媒體網站微博的30%股份。阿里巴巴及其關係企業投資影片分享平台Bilibili(類似YouTube)、第一財經集團、數位新聞網站36Kr、Huxiu.com(虎嗅網)、中國最大的線下廣告公司分眾傳媒。

兩個事件讓中共「變臉」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的副院長朱寧說:「阿里巴巴對中國的訊息、媒體和個人數據的控制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的科技巨頭。」

最近發生的兩起事件突顯阿里巴巴對輿論的影響,據信這是政府大「變臉」的主因。

去年12月,在螞蟻金服的支持下,商業新聞網站虎嗅網刊登一篇文章瞄準北京的反壟斷法規,警告稱打壓可能扼殺互聯網公司的增長,並損害中國經濟的競爭力。

市場監管機關對阿里巴巴展開調查後,該文章明顯偏向阿里巴巴,但是在4個月後,監管機關依然對阿里巴巴處以180億元人民幣(28億美元)的天價罰款。

虎嗅網悄悄下架偏向阿里的文章

然而,沒多久該文章已從虎嗅網悄悄下架,該網站長達一個月停止上傳新的內容,通知用戶,該網站「進入維護模式」。

另一起事件涉及微博,阿里巴巴是微博第二大股東,也是最大的廣告客戶。微博去年為了平息阿里一名高管的婚外情醜聞,幫忙刪除留言、關閉評論區、下架熱門搜索主題。

中共的喉舌《人民日報》在評論這一事件時,痛批這是「粗暴和過於簡化」的做法,「阿里引導輿論的力量令人瞠目結舌。」

朱寧說,「微博事件凸顯阿里巴巴作為一家私人公司,是如何有效地過濾和控制訊息。」

他還指出,推特和臉書今年初採取行動,刪除前總統川普的帳號這也給北京敲響了警鐘。他說:「這些互聯網公司強勢影響決策和信息的發送,超出了政府所能接受的範圍。」

持有大量媒體,有助提升阿里廣告收入

與此同時,監管機關還擔心,大量媒體持股,將大大增加阿里在電子商務和線上金融服務以外的其他領域主導地位。

電子商務集團不適合持有太多媒體資產,但分析師認為,這些投資對阿里巴巴來說很有意義。競爭對手騰訊旗下短訊交流平台微信有超過10億用戶,短片共享平台TikTok(抖音)的運營商字節跳動用戶超過6億,但是阿里巴巴缺乏強大的自有媒體平台,來留住龐大用戶。

工銀國際(ICBC International)駐上海的分析師Martin Bao說:缺乏媒體平台的生態系統,將在競爭中處於劣勢。縱觀競爭對手,阿里巴巴看到擁有媒體資源的好處。

在電子商務網站拼多多的快速崛起時,騰訊的微信平台發揮作用,拼多多通過朋友推薦吸引新客戶,騰訊是拼多多的第二大股東。得益於其龐大的用戶群,抖音及其競爭對手快手已經能夠通過即時媒體快速發展電商業務。

更強大的媒體組合也有助於增加廣告收入。 「廣告收入是互聯網集團非常重要的核心業務,它提供了穩定且低成本的收入來源。」Martin Bao指出。

根據研究公司eMarketer的數據,阿里巴巴已經是中國數位廣告市場的最大參與者,2020年其市場份額超過30%。阿里巴巴表示,該集團與4000多家媒體合作夥伴、10萬個行動APP合作,分發廣告覆蓋中國98%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