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評鑑停了 醫院評鑑何時要停?

政府政策

教育部長潘文忠在農曆年後(2月6日)宣布將停辦大學的系所評鑑,簡化校務評鑑,獲得基層教師界的掌聲跟好評,許多教授、老師私下都說,「過去的教育部長不敢動這一塊,現在基層的聲音,潘部長終於聽進去了!」

在台灣有兩大評鑑相當著名,也相當的「擾民」,一個是教育部旗下的「大學評鑑」,另一個則是衛福部旗下醫策會的「醫院評鑑」,儘管基層教師或是醫護人員不斷出面指出整個評鑑制度已經淪為紙上作業,大家都在作假、有多麼的荒謬,不過這兩大評鑑系統一直以來還是難以「撼動」。

兩大評鑑淪為「紙上作業」

公民老師黃益中就曾說:「教育評鑑已經是一個『產業』,很難廢掉。」顯然過去基層教師們對於「教育部停辦大學系所評鑑」根本不敢抱希望,但基層教師為何會說「教育評鑑」是一個「產業」?

過去,教育部為了處理大學系所評鑑相關事項,成立了一個評鑑中心,名稱叫:「財團法人高教評鑑中心」,這算是一個財團法人性質的機構,換句話說,教育部不願意直接去大學評鑑,但是又想要介入主導,所以就成立了類似「白手套」的機構:「財團法人高教評鑑中心」。

一直以來,高教評鑑中心的主任大多是國立大學校教授借調過來擔任的,當然「評鑑中心主任」的位子競爭也相當的激烈,「這個評鑑中心主任的權力很大,等於掌握了大學很多系所的生殺大權。」台師大教授范世平說。

怎麼說「評鑑中心主任」權力很大?范世平表示,一個系所如果兩次評鑑沒過關,這個系所就要關門大吉,加上這些負責評鑑的人又大多是「評鑑中心主任」找來的,所以他掌握了「生殺大權」,這有很多「眉角」在裡頭。

教育、衛福高官下台後到私校、醫學中心當門神

「高教評鑑中心」旗下有各個學門,每個學門有一個召集人,這個召集人通常都是由評鑑中心主任找來的(通常也是國立大學教授),接著召集人可以組成一個評審委員會,而評審委員會的成員則是由召集人從各學校系所找來,這個評鑑委員就可以到各個學校各系所去評鑑。

通常評鑑中心主任會找自己的好友來當召集人,召集人又找自己的好友來當評鑑委員,這樣的結構長年運作下來逐漸產生弊端,那就是「如果今天要去評的學校的該科系主任剛好是評鑑委員之前的老師,那當然全力護航啦,都是這樣的。」范世平透露。

范世平表示,早期的評鑑的確有它的功能在,這不容否認,特別是私立大學,過去有些私立大學不太上軌道,透過這個評鑑制度,確實是讓一些私立大學制度逐漸上軌道,早期有這個效果,不過多年下來這樣的評鑑已經逐漸流於形式,很多都是在做「書面工作」,都是在作假的,簡直「勞民傷財」。

甚至因為「評鑑」牽涉到系所的存續,久而久之已逐漸成為一個可以「操縱」的工具。他不諱言,許多私立大學為增加通過率,找退休教育部長到學校當校長,找公立大學退休教授到系所當門神。

退休公立大學教授領雙薪,年輕人淪為流浪博士

「退休教育界高官及教授紛紛到私立當門神,導致許多年輕博士找不到教職。」范世平說,因此他建議,教育部應該清查私校,進一步瞭解有多少教授是領雙薪,既有軍公教月退,還拿私校月薪。除非這些教授有特殊專長,無法取代,否則應該把機會讓給年輕博士。

其實教育界因為「評鑑」所產生的弊端,在醫界的「醫院評鑑」也一樣出現這些問題,就有基層醫師曾經比較「教育評鑑」跟「醫院評鑑」的相似度之後說:「為什麼歷屆衛福部長都認為醫院評鑑,一定要做?因為,基本上醫療也已經是一個龐大的共同利益組織。」

衛福部何時會檢討醫院評鑑?

現在「醫院評鑑」是衛福部委由「醫策會」來做,這個「醫策會」就類似「高教評鑑中心」,握有各大醫療院所資源分配的生殺大權。目前衛福部的官員不少人卸任後立即成為醫策會董事,退下來的前衛生署長們被請到私立醫學中心當院長擔任類似門神的角色,握有權力的人雖然換了位子,但卻還是同樣的一群人在開會,在決定政策,形成萬年的「利益共同體」。

當教育部長潘文忠不畏保守勢力喊停了「弊端叢生」的「大學系所評鑑」,那早已流於形式又大大增加基層醫療人員負擔的「醫院評鑑」,衛福部難道不應該有所動作?